捡了个小福星后,全家旺疯了(345)
秦菜居的客人们,早就被吓退了出去。
冯氏看出秦不同苦恼,一行人这便没有再逛灯会,而是陪在门口,和秦不同唠起闲嗑,转移注意力,等着官府把人拖走再离开。
团圆灯会,城里第一酒楼却出了人命。
看客们好事儿,自然不舍得走,甚至茶馆说书、唱戏的都特地来围观,想着弄点灵感,好说书编戏。
人群呜呜泱泱,不少人还在嘀咕,摔死妇人是哪家的。
却没人留意到,此时就在最后,有一个十二、三岁,披着貉皮斗篷的小子,肩膀正剧烈抖动。
少年身侧站着个老仆,正压着声音叹气,“唉,这事儿闹的,老爷不过是训了她几句,她怎么就那么怕事,担心连累了你,就一时跳了楼呢。”
“不过小主人,您也别怪老爷啊,这事儿说起来,也是您这生母越界了。”老仆继续叹气。
“老爷看她投奔,给足了衣裳首饰,已是不错,可这赵氏拎不清啊,竟还拉着您去铁匠铺,非去见那成了官奴的亲爹,这不是给老爷上眼药吗,弄不好还要被牵连的。”
站在人后的男孩抽泣下,才缓缓道,“我知道了,田叔,是我娘……是赵氏,她不应该!”
老仆抬头看了眼,门前的姜家人。
他又转了眼珠子问,“对了小少爷,听说城里前几日,被封赏的那位关外侯,和您本姓一样姓姜,好像还是您堂兄?”
“……是,为何说起这个?”少年闷闷的声音传来。
老仆低声提醒,“别怪老奴多嘴,您毕竟是老爷的养儿子,为了您生父生母的事儿,老爷都跟您离心了。要是您能借上这位堂兄的力,重新得了老爷青眼,这样便能更好立足于府上啊。”
“听说府城的二老爷,一直想为独女求门好亲,前阵子,还让媒婆去过大柳村,盼着能择你堂兄为婿呢。”老仆暗示着咳了声。
斗篷下,男孩的神色晦暗不清。
过了半晌,他才抬起浑黄的眸子,“嗯,我明白该怎么做了。”
第284章 长角的小胖丫
虽是出了波折,但团圆灯会,好歹算是逛上了。
迎着夜色,姜家就赶着马车回了家,唠了小半个时辰后,便累得各自歇下。
中秋一过,天儿越发凉了。
乡下人的取暖神器,烧热炕,终于该显出用武之地了。
一夜过后,小糯宝睁开眼时,就觉小屁股“着火”了,是被生生烫醒的!
摸着汗津津的小被窝,再闻闻褥子下的糊味,她就兴奋地直拍大枕头。
“烧炕啦娘!”
“被窝里都是热乎乎哒~”
烫归烫,可热炕的舒服劲儿,还是什么都比不了的。
别看土炕平日里硬,怪硌人的,但只要烧热了,那就是越躺越得劲儿!
小糯宝立马摊开手脚,把自己当烙饼似的,在炕上滚来滚去的,巴不得每个面都被“烙”到。
冯氏摘了围裙,进来一看就笑。
“今儿是你大嫂烧的炕,她没个数,烧得有些热了,你和春哥儿去炕梢上玩吧,炕头太烫,别给你俩“烙”糊了。”
小糯宝乖乖照做,扯着春哥儿的俩腿,一路拖到炕尾,差点把孩子屁股蛋磨秃噜皮!
“啊啊!”小春哥儿惊恐张嘴。
小糯宝却只顾看着冯氏,“没事儿呀娘,烫的话垫个东西就好啦,只要不是萧哥哥烧的炕就好。”
萧兰衣正在窗外,给小家伙清洗尿壶。
这会儿忽然被“提溜”出来,才想起去年烧炕糗事,屋里屋外都传来笑声。
冯氏也乐了,“行了,别寒碜你萧哥哥了,娘给你蒸了蛋羹,还熬了点虾仁粥,快把衣裳套上等着吃吧。”
土炕一烧,哪怕是半开着窗户,整个屋子也都是热烘烘的。
小糯宝穿了件半臂小衫,露着小肉胳膊,腿上套了件短裤衩,就围着小桌开动了。
蒸得嫩滑的鸡蛋羹,上面嵌着三、四只虾仁,再淋上葱花,和一丁点酱油,看着就让人肚子咕咕叫。
海鲜粥是拿了大米、虾肉、虾皮,又掺了香菇碎和香菜一块熬的,带着点软糯。
小糯宝顾不上烫,连忙小嘴凑近吸溜,仅一口,就把她稀疏的眉毛,都快给鲜掉了!
倒是一旁的小春哥儿,受不了香菜味道。
才被喂上两口,就难受得趴在桌上,直往外吐大米。
“哕,哕!”
“绿菜菜,苦!”
冯氏耐下心来,帮他把香菜挑出来,这才哄得春哥儿,重新张开小嘴。
用好了早饭,小糯宝就哒哒下地,抱着昨日的花灯玩儿。
冯氏摸摸她小脑瓜,“乖乖在家待着,馋了就喊你大哥拿月饼给你吃,在箱柜上,娘和你二嫂,去仙泉居看看。”
这会子,姜丰泽和萧兰衣,正在后院比划着木剑,练起了身手来。
姜丰苗趁着学堂休沐,拉着旺福在灶边,用灶膛里的火烤花生吃。
孙春雪躺在东厢房,拿着针线簸,想给肚子里的孩子,缝上两个肚兜。
只可惜,她手脚粗笨,做出来的肚兜虽是能穿,但走线歪歪扭扭,像是长了两只蚯蚓。
姜丰年进屋时,还以为块抹布,拿起来就去擦胳肢窝了。
等孙春雪一回头,差点喊出声来,“你咋把我给闺女缝的肚兜,拿来抹你那酸胳肢窝了!”
姜丰年一愣。
肚兜?
再拿起手里那“一坨”细看两眼,他不由乐道,“是不是闺女还没影儿呢,再说,谁看得出这是小衣裳啊,你以后还是别碰针线活了,让弟妹帮帮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