捡了个小福星后,全家旺疯了(489)
谁是矮墩墩,还有姓矮的吗!
韩柔然脸色比墙灰还难看。
等走到前厅,听到要封神女之事,她才恍然明白过来。
她满腹的委屈,立马化成坏水,全从嘴里倒了出来。
“爹,叔父,我倒是有个主意。”韩柔然坐下后,死死拧着帕子。
“再过半月,便是外邦使团来朝,这几年外邦重视神教和术士,使团里也不乏能人异士。”
“不如,便等使团到京后,再让国师行册封礼。”
“当着众使者的面,那德不配位的东西若敢坐神女位,就算我朝能忍,但使团中的高人也定会出手,让她尝尝厉害!”韩柔然咬住嘴唇。
第409章 要为爹爹长大
此言一出,韩钰大为赞叹。
不愧是他的爱女!
这脑袋瓜和他一样好使。
韩钰简直不敢想,待萧弈登上皇位,柔然做上皇后,那天下于他韩家,岂不是探囊取物。
韩坚像个狗腿子,这就换了官袍进宫去,提议等使团来后再行册封。
出乎意料的是,穆亦寒几乎没有犹豫。
“嗯,本座知道了。”答应得很是干脆。
韩坚欢喜离开。
可回到家后,他又觉得哪里怪怪的……
……
不急着行册封也好,穆亦寒便能腾出更多工夫,用于政务之上。
这几日,他在前朝,收到的军情和急报越发多了。
前些天,西边闹了雪崩,急需钱粮赈灾。
而从上个月起,多地的军饷和粮草,也陆续发不出了。
“阿黎,去户部那里问问,国库还能拿出多少。”
“回大人,目前能凑出来的……仅够赈灾所需,军饷和粮草就顾不上了。”阿黎嗓子发紧。
勤政殿内,空气都跟着沉默了。
等穆亦寒再抬眼时,他眉间多了抹郁结。
“那就先送去西边吧,灾民活命要紧。”
南纪虽是大国,可外人不知,其实国库早就空虚。
过去多年来,慕容皇室大兴建造,早就败光了累世积攒。
穆亦寒掌大权后,为国为民,曾多次拿穆家财产添补,可仍有用完之时。
“大人。”
“若再这么下去,怕是只能强征重税了。”阿黎艰难吐字。
穆亦寒却抬起大手。
眸色深沉不见底。
“不可,百姓已经够苦,军饷的事,容本座再想想吧。”
小糯宝见爹爹总不在龙轩宫,有些想他,蹦跶着跑去勤政殿时,正好听到这番对话。
傍晚霞云很红,映在穆亦寒脸上,更显一分忧愁。
小糯宝抱着羊乳茶罐,吨吨吨到一半,恍然愣在原地。
难怪,近来几日,爹爹低头看着奏折,眉毛总是拧成麻花。
原来南纪国的日子要过不下去了啊。
若再不想法子,只怕时日久了,这锅也只能爹爹来背。
小糯宝这时想起,司命仙君曾说,爹爹若是不改命,终会被斩首于市。
她本来还觉奇怪,爹爹那么强大,为何会有人能这般伤他。
现在看来,南纪积弊严重,百姓一旦受累,迟早要引民愤。
而爹爹应是受了构陷,恰巧成了背锅侠,被群起而攻之了吧。
小糯宝有些揪心,白胖的小脸蛋垂了下来。
她也终于明白,爹爹这权掌得有多不易。
傍晚时分,姜丰年赶着马车,来接妹妹回府。
正好穆亦寒近来太忙,怕冷落了她,就让小家伙回公主府,多和姜家人住几日。
吃过晚饭后,小糯宝走在院里消食儿,忽然攥紧小拳。
她已经三岁了,不是两岁半的孩子啦!
要学会长大,给爹爹分忧才是。
从此往后,她也不能再像以前,只会贪吃贪玩了。
她得学会明事理,学着帮爹爹收服民心,还要用这双小胖手,多帮爹爹搂银子!
于是回府后第二天,小糯宝再一睁眼,就破天荒般主要要求学习。
她要跟四哥哥学认字,跟郑嬷嬷学好“铁掌功”。
除此之外,她的那些供品,也该好好理一理,派上大用场。
小糯宝认真起来,懒觉不睡了,脚丫子也不啃了。
天光一亮就狠心和被窝告别,钻进小书房里,乖乖坐着写字帖。
有时一坐一上午,小屁股都坐疼了,她也只是起来扭一扭,便继续去啃课本。
别看小胖丫还小,笔都握不太稳,字也写得像鸡爪爬。
但她也是实打实地早慧,真用心学起来,记什么都快,有时丰景都觉惊讶。
待到午后阳光最盛时,小糯宝又会跟着郑嬷嬷,打上两套八段锦,再练一练小巴掌功,嘴里还嘿咻嘿咻直念叨。
惊蛰已过,初春的午后不骄不躁,最是宜人。
春哥儿和冬哥儿被抱出来,放在大躺椅上,一块晒着太阳。
两个奶娃娃,一个奶白,一个黢黑,宛如一对黑白双煞,正继承了小姑姑的啃脚大功,在对着彼此闷头啃呢。
冯氏和李七巧坐在廊下,一边做着手里的针线活,一边时不时看两眼小糯宝,二人都觉得惊诧。
“这孩子,怎么就突然转了性子,也不知是不是在宫里经历啥事了。”冯氏高兴之余,又忍不住担心起来。
李七巧手上针线穿梭,跟蝴蝶穿花似的优雅。
“娘,小姑子好学总是好的,许是因为要当神女了,所以才想多多上进吧。”
被这么一安抚,冯氏倒也放宽心了些。
正好这会儿,萧老夫人派人,送来了快马从渤城运送的九孔鲍。
冯氏放下手上的活儿,回了一份谢礼,预备着晚上做份佛跳墙,好给小乖宝补一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