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捡了个小福星后,全家旺疯了(497)

作者:闲人吃茶 阅读记录

这真是能把人怄死!

小糯宝坐在爹爹身边,摇晃着小脑袋瓜,挨个打量着众人神色。

最后她再看回穆亦寒,见爹爹一脸愉悦,开心得多干了半碗大米饭。

小糯宝勾住穆亦寒的大手,眼睛笑成两道月牙。

嘿嘿,爹爹高兴她便高兴。

她是爹爹的贴心小棉袄!

册封礼一过,小糯宝就回了姜家,陪着冯氏他们多住了两日。

近来,姜家也是忙得脚打后脑勺。

自打熟悉了京中后,冯氏也有意,要把家中的生意一一张罗起来。

虽说国师给了恩赏,还赐了宅子。

但人活于世,得靠自立自强,冯氏可不想让一家子,一直靠蹭闺女的光环闲散度日。

做人最要紧的,就是得要强,这样腰杆子才能直起来。

“仙泉居得有个好汤泉,咱一时半会弄不起来。”冯氏坐在廊下,开口道,“不过书局和老二媳妇儿的食居,却是容易上手,咱就先把它俩开起来再说。”

姜丰年笑得直搓手,“那敢情好啊娘,咱们搬来京中这么久,若再不找些事做,只怕人也要荒废了。”

冯氏点头看他,“娘也是这么想的,尤其最近,见你和老二没事就扫这院子,地都快被你俩扫秃噜皮了,娘就知道,你俩是在家憋闷坏了。”

姜丰年不好意思地摸摸头。

眼下正值春时,若是还在大柳村,早就该下地干农活了。

他们农家人不管再富,但生物钟早就与农田互为一体,这是刻进骨子里的。

冯氏看出儿子还是想摆弄地,便道,“咱再在京郊置办个庄子吧,咱靠庄稼吃了半辈子饭,地里的活可以不天天干,但手痒时能摸一摸,也总是好的。”

这话说到了姜丰年心坎里。

他也正有此意,“太好了娘,正好那波斯萝卜种子我都带进京了,咱尽快买下庄子,也好把萝卜种上。”

一时间,买庄子看铺子,姜家人忙得那是好不热闹。

这天,小糯宝躺在娘怀里,仰着白嘟嘟的小脸,看着燕子在檐下筑巢。

大燕辛勤衔枝,努力为自己的小窝,奉献汗水。

而一旁的娘和大哥,也正在商量着铺面的地段、庄子的田亩数,为日后的生活打下地基。

小糯宝也仿佛回到了大柳村时,睫毛轻轻垂下,拨弄着小袖扣玩,心头平添一分安然。

眼下虽是春日,但倒春寒的威力仍不可小觑。

不一会儿,觉得寒气上来了,冯氏就忙用衣襟盖住小乖宝,抱她进了屋里。

姜家的新宅中,全部的屋子都安上了取暖的地龙。

所谓地龙,便是在房中留有火道,再从外面的灶口烧火,不一会儿,热气就能传遍全屋的地面。

为了能取暖及时,姜家甚至还有了专门的烧火小厮。

一回了屋里,地面就传来呼呼的热气,小糯宝忙脱了袄子,就和丰景丰苗一起躺在地上,舒坦地翻来滚去。

地龙是舒服了,不过躺久了,三个孩子又嫌热了。

小糯宝脚底板都湿漉漉的,冒出一圈汗珠子。

正好,早上郑嬷嬷买了南方运来的梨子,正泡在冷水里,准备晌午做梨汁用。

于是丰苗光着双脚,一溜烟跑去灶房,揣了三个梨子进兜,来同妹妹和四哥“分赃”。

那梨子在水里镇太久,咬一口都冰牙齿。

丰景和丰苗被冰得一蹦三尺高,不过俩馋虫还是捂着腮帮子,照吃不误。

小糯宝看着他俩滑稽小样儿,咽咽口水,指着他俩直咯咯笑,却不敢轻易下嘴。

“妹妹,我帮你把梨捂一会儿,捂热了你就能吃了。”丰景拿过那最大的梨,也不嫌冷,就直往怀里揣。

这会儿,萧老太太得知糯宝回府,已经带了两匣子蟹粉酥,还有一份册封礼,前来看这小家伙了。

“糯宝,你萧奶奶来了。”冯氏站在外面喊了一声。

小糯宝一听,梨也顾不上吃了,忙一骨碌从地上爬起。

人还没有跑过去,甜滋滋的小奶音就颠颠地先到了。

“萧奶奶来啦,糯宝好想你呀~”

“快快让糯宝给你一个大吧唧!”

第417章  一个坏消息一个好消息

冯氏喊完郑嬷嬷去端茶水,这一回头就忍不住笑。

“又要送大吧唧了?敢情你这吧唧就是批发的,谁来了都要送上一个。”

小糯宝跑得像团龙卷风,“嗖”地一下,便爬上萧老太太的膝盖。

对她来说,这送吧唧可是最高的待客之道,她不稀罕的人,想求还求不到呢。

小糯宝搂住萧老太的脖颈,对着她的脸颊,一左一右各蹭了一面儿口水。

“糯宝喜欢萧奶奶,一个嫌少,要给两个吶~”小糯宝嬉皮笑脸道。

萧老太太的眼睛,笑成了两条缝,搂着这小活宝,真是怎么都喜欢不够。

她也忙礼尚往来,回亲了小糯宝两下脸蛋儿。

于是屋子里,这一老一小便停不下来了,你亲我一下,我就也香你一个,就差拿口水把彼此淹没了。

冯氏和李七巧看着直想乐。

好在这会儿,郑嬷嬷端了杯老枞水仙来,才打断了二人的“口水大战”。

萧老太太呷了口温茶,和冯氏婆媳俩唠了几句闲嗑,就说起萧兰衣来。

小糯宝趴在她腿上,玩着她的绿檀佛珠,还不忘把小手伸进点心匣,去摸蟹粉酥吃。

“自打你们回了京,我就没见过我家那小兔崽子几次,也不知这猢狲都在忙些什么。”萧老太太握着茶盏摇头。

茶香氤氲荡在空中,与斜进来的阳光交融,仿佛共同起舞。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