捡了个小福星后,全家旺疯了(557)
“许知府派了仵作验尸,又验明刀柄上的血手印,是我家老爷的,养济院的孩子也出来作证,说看见老爷挥刀行凶,这罪名便扣老爷头上,怎么都摘不掉了!”
小伙计悔得想扇死自己,当初就应该陪着秦不同,一起进去送西瓜。
眼下,就连他都不知,老爷在里面到底经历了什么。
不过有一点他可以肯定。
从老爷进去,但他看见老爷晕倒,不过就一盏茶的工夫。
可那两个孤儿,却早就血流殆尽,一盏茶哪里做得到。
小糯宝坐在椅子上,小手指抠着扶手,眼睛骨碌碌直转。
事情若真如此,那未免也太离奇了?
穆亦寒听了半晌,放下手上书册,已看出关键之处。
不过他故意未说,想让闺女自己发挥,毕竟在他眼里,小棉袄早就是可上天入地,无所不能的活神仙了。
果然,他的小棉袄就没掉链子的时候。
等小糯宝再一抬头,玲珑心思已经动了,这就摸着下巴嘟哝。
“秦叔叔是临时起意,才去的养济院,所以不会是谁为了害他,故意做这么个局。”
“那么,就只剩下一种可能。”小糯宝盘起白萝卜小短腿,脆声道,“定是有人害了孩子,正好被秦叔叔撞见,便恶人先告状了!”
要知道,血手印摸一下即可,本就算不得铁证。
至于孩子们的证词,就更难辨真伪了。
小伙计喜极而泣,衣襟都湿透了,“小贵人肯信我家老爷就好,小的敢拿脑袋起誓,方才若有半句假话,一定会曝尸荒野。”
见他这般忠心,倒是个难得的好仆。
冯氏叹口气,给他拽了起来,“孩子你别跪着了,还得留着力气,给你家老爷申冤呢。”
听出姜家肯帮忙,小伙计不仅不起,还对着满是石子的地面,又是砰砰一阵磕。
“多谢贵人们!”
“要是我家老爷能得救,小的给您家做牛做马,做猪狗羊都行。”
直到脑门快渗出血了,他这才抹抹眼睛,踉跄着站了起来。
冯氏觉得揪心,“造孽,到底是哪个缺德带冒烟的,害孩子的命做什么,而且一害还是两个,连累得旁人跟着受罪。”
小糯宝忽的睁大眼。
“别的孩子定是受了指使,才会指认秦叔叔,养济院有问题!大哥,快备马车,咱跑一趟就知道了!”
第472章 小糯宝变神探
只是眼下太阳已快落山,众人就算是心急,也吃不了热豆腐。
冯氏摁住闺女,“再过半个多时辰,天就黑透了,咱们去了也做不成什么。”
“不如等明儿赶个大早,咱再过去,趁这一宿还能想想对策。”
小糯宝看着要“休沐”的太阳公公,耷拉着小肩膀,眉眼含忧,便也只能作罢。
至于秦家的小伙计,冯氏不忍他独自赶路,就给留在仙泉居住上一宿。
等明早再一起动身。
日头西斜,霞云绽放得热烈,红艳艳地挂在远天边,像个娇羞姑娘的红面纱。
可这般美景,众人却再无心思欣赏,都为命案而焦灼着心。
晚饭,李七巧特地减了肉菜,做了凉拌海蜇头、杏仁豆腐等小食,方便解暑开胃。
不过姜家人还是吃得意兴阑珊。
只动了几筷子,就冷落了一桌美味,商量起明日的计划。
只是如此一来,众人回程的日子,就不得不往后延下去了。
这倒是歪打正着的,合了小糯宝贪恋田园的心意。
可她是宁愿早早回去,也不愿秦叔叔遭这么大罪啊。
所以一晚上都趴在冯氏怀里,时不时拱两下娘的肚皮,或是撅起小嘴,叹上一口粗气。
回了仙泉居后,阿黎稍有迟疑,向穆亦寒问了句。
“国师大人,看来咱又得多待几日了,可朝中的事情,应该无什么不妥吧。”
穆亦寒神色平静如水,抬了下手。
还是紧着小棉袄的事情来。
至于朝中事宜,他早在出来前,就全布置得当。
唯一让他介怀的就是瓦剌,不过要想彻查起来,本就不是一日两日的事。
“如今萧贼已除,朝野上下都很安宁,晚回去几天无妨。”穆亦寒合上眸子道。
阿黎想想也是,这便进了房间,为他的主子整理床铺了。
夜色浓如墨。
几只老鸦站在枝头,对着不见月色的黑夜,莫名哀叫几声。
就在大柳村入了沉睡之时,无人知晓,一份密报却正顺着瓦剌,悄然到达了京城……
韩府角门半开,一双尚显稚嫩的小手伸出,接过密报。
在看清上面所写后,那双小手明显剧颤一下,像是被内容震惊住。
但是很快,一切又恢复平静。
灯笼的微光映在韩府小路上,把那小小的影子,拉得越来越长,越来越孤寂……
……
翌日,天光刚一大亮,姜家的马车就咯吱咯吱,朝着城里去了。
夏末虽是能晒得人冒油,但好在早上还是能有些凉爽。
平日里,小糯宝最喜欢把小下巴放在车窗上,任由着外面的风丝拂过小脸,感觉惬意极了了。
不过眼下她却顾不上享受,只盼着快点到养济院,恨不得多买俩车轱辘,安在马车身下。
养济院这类场所,平日里去的人不多,便设在荒凉些的城北。
等快到了的时候,视线所及之处,所见便越来越荒芜。
周围只有一家义庄、一处茶馆,三两家做死人生意的纸扎店,再就是几家矮小的房舍了。
姜丰年停好马车,接了小糯宝和冯氏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