捡了个小福星后,全家旺疯了(661)
“什么老字号,呸,味道早就一天不如一天了,价钱却一日贵似一日。”
“招牌早就砸了!”
几个掌柜的老脸一白,被噎得说不出话了,脚趾抠地都快抠烂了,只能灰溜溜地走了。
很快,老字号们自取其辱的事儿,也在街上迅速传开。
而没过多久,珍馐坊就先顶不住,连夜撤了招牌,闭店不干了。
李七巧凭一己之力,干翻了几家老字号的事,在京中一时传得热闹,也算是个传奇了。
吴夫人她们听说后,都在府里羡慕不已。
想不到李七巧看着温温柔柔,竟也能靠着饭勺,搅和起这么大的风云来。
“同样都是女子,人家能在生意场上,叱咤风云,我就只能在家里生俩孩子,人和人真是不能比啊。”吴夫人裹着抹额,还在月子中,不停感慨着。
吴青忙腆着笑脸过来,“夫人虽不能去外面闯荡,但是我这后宅的安定,可全靠你了,你也是我心里的大英雄啊。”
吴夫人被哄得心里一甜。
这就捏起吴青的下巴,想要亲一口他的黑脸。
一旁的摇篮里,小司命刚睡醒睁眼,就看到爹娘要亲嘴儿,哇的一声就哭起来。
【非礼勿看啊,辣眼辣眼!】
【亲亲亲!】
【凡人真是无聊,都起来给本仙君喂奶!】
吴青被这嘹亮的哭声,吓得一激灵,只能从床榻上下来,指了指儿子的脑门,无奈地去找奶娘了。
很快,李七巧的事也传进了宫里,被御厨们知道了。
终于,他们再也忍不住了,都想会一会这个妇人。
“哼,连国师都爱吃这妇人做的饭,如今又能干翻百年老店,咱们倒要看看,她到底有什么厉害的,走!”
几个御厨突然上门,姜家虽然意外,不过李七巧也不打怵,反而笑吟吟地真做了一桌。
饭桌上,一共也就四菜一汤。
御厨们起初看时,都傲慢地扁嘴摇头,没想到,不过是些北地的农家菜。
他们还当,是什么珍馐美味呢?
不愧是小小农妇。
然而,等这几个人动了筷子后,一个个的脸上却是一滞,神色都大变了!
农家菜看似平平无奇,但吃进嘴里,不仅味道极好,而且还有一种家的感觉,这手艺实在是太好了!
于是几个御厨埋头狂吃,直到把饭盆干光,才打了个饱嗝,又对着李七巧虚心鞠躬,求她好好教一教他们,这饭菜到底是怎么做的。
李七巧本就是随和人,当然乐意帮忙,这便起锅烧油,轻松又做了一桌。
甚至连油盐的放量,她都精准地告诉了御厨。
等记下后,几个御厨拱手谢别,这便回宫“大显身手”,赶紧照着李七巧所授,做了一顿农家晚膳。
穆亦寒落座之后,先是有些期待,但拿起筷子吃到嘴里,却又露出嫌弃。
“农家菜的精髓,在于那种烟火味,只会死记配方,就显得东施效颦了。”穆亦寒微微摇头。
果然,手艺这种东西,还真不是简单一个方子,就能搞定的。
这也难怪,姜家的乌云踏雪,到现在依旧是火爆非常,无人可以替代。
日子一晃,年节就快到了。
年味像是破土而出的小芽,正在一点点,蔓延在京中大地,到处都飘着喜庆色。
小胖丫最爱热闹,也盼着这头一次在京城过的年。
所以这几日,她总带着一身奶膘,在衣箱里上蹿下跳,好挑选合心的过年衣裳。
岫城那边,灾民们的日子稳定下来了,也就不用萧兰衣他们盯着了。
姜丰泽和萧兰衣,还有阿黎三人可算能回来了,到家后,他们脸上都瘦了一圈,像是三个大猴子,看得冯氏直心疼。
“回来就好,快进屋吧,娘还担心,今年过年你们要回不来了呢。”冯氏拍拍三个孩子,心里终于能踏实了。
在这团圆时,大柳村正好来信了!
而莱城那边惦记着神女,也恰巧送来一车年货,和百姓们的请安折子!
年节热闹的气氛,这就已经是有了。
小胖丫兴奋极了,踩着虎头棉鞋哒哒跑出去。
不知这大柳村的来信,和莱城的请安折子,先看哪一个才好。
第561章 胖丫头巧试心意
不过冯氏思乡心切,这时已经等不及了。
“行了闺女,快先看看村里说什么了吧,莱城的东西你过后再慢慢看。”
说起来,上次回去还是大半年前的事。
别说是冯氏了,姜家人都想念得紧。
于是大伙都放下手上的事,赶忙凑过来,围成了一圈。
小糯宝甩着白胖的小手,也笑嘻嘻的,这就把书信拆开。
丰景立马认出,这回的信是韦院长代笔!
“是院长写的,我来读我来读!”他亮了眼睛,又因思念酸了鼻子。
韦院长笔迹柔和,人又耐心,把村里的鸡零狗碎,还有乡亲的家长里短都写了上去。
这个冬天,仙泉居的生意格外红火。
引儿和杨田梅都乐坏了,直喊着姜家快回来,好把银子拿走。
乡亲们靠着姜家给的分红,顿顿都能吃上白米了,把别的村子馋得直淌哈喇子。
村长和老李头他们也都可骄傲,整日胸脯挺得老高,巴不得把“大柳村人士”刻在脸上,他们还帮村里的年轻人,又成了三门亲事呢。
想到爷叔们的显眼包样儿,丰年他们眼前都有画面了,忍不住拍着大腿直笑。
只是,老李头还有个苦恼,直在信里催问,吴大夫到底啥时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