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捡了个小福星后,全家旺疯了(67)

作者:闲人吃茶 阅读记录

看着那灰兔皮毛柔软,冯氏走出地窖笑:“这皮子看着好,等再养大些,就剥下来给你妹妹做个兔毛马甲。”

姜丰苗抱着瑟瑟发抖的小兔们,只等着到时候跟着吃兔肉,乐得眼睛都快睁不开了。

“对了老大媳妇,你们抓兔子回来时,别人可有看见?”冯氏想起来问道。

孙春雪虽不聪慧。

但也懂得适当低调。

她小声道:“兔子是在地头捡的,我和老五抱回来时被刘婆子看见了,我只跟她说都是在山上抓的,这样行吗娘。”

冯氏“嗯”了一声。

不管捡到些啥,只要都推给山上,不引人怀疑就成。

听说姜家刚在山上抓了野兔,乡亲们都跟打了鸡血一般,往山上多跑了好几趟。

小糯宝并不吝啬,偶尔也会丢些贡品让他们捡。

毕竟过些时日,少部分村民就会开始缺粮,一旦让他们饿极了,村里就会开始乱。

姜家住在大柳村,是难独善其身的。

所以小糯宝拿捏着分寸,有她在,就不会让大柳村饿死人,自家也会安稳顺当。

——

一晃过了十多日,城里的状况愈发糟糕。

粮铺纷纷卖空,已经关门歇业。

丰年和丰虎一起去木工坊,取回定做的家具和摇摇椅时,就看到街上不少百姓,都拿着银子,疯了似的冲向菜市和肉铺。

“大哥你看。”姜丰虎皱眉抬头。

木工坊的工匠叹口气道:“眼下米面都买不到了,人们又开始抢肉和菜了,今早猪肉都贵到三百文一斤,鸡蛋也要十文一个,城里真是变天了。”

“我们生意也不行了,等弄完手头最后两个活计,都要回乡下陪老娘了。”另一个木匠跟着摇头。

姜丰年听了,不免一阵悲凉。

只觉这下子,影响的何止是一斗两斗米啊。

“米没了,其他吃食就要涨价,如此一来人们手头紧巴了,就不会再去茶馆酒楼消遣,然后便是城里做工的百姓失去营生,没了营生就更吃不起饭,如此反复,只怕这日子真是要坏。”出门后,姜丰虎一脸凝重。

这道理姜丰年自然也知。

他抬头看了眼从前繁华,如今却变得萧瑟慌乱的街市,心中添了几分不安。

“先去老四的私塾吧。”姜丰年叹道:“还好他们私塾要冬沐了,咱们把他接回家,能歇上一个多月,也能让他避一避这城里的乱子。”

到家后,家里的热炕头,可算给了姜家兄弟一些慰藉。

姜家人想着之后就不再进城,老实在家里趴窝,这日子便能安然地往下过。

然而到了夜里,小糯宝的一句话,却惊了姜家人一身冷汗!

“凉,要闹匪了。”睡梦中,小糯宝忽然踢踢腿,开始哼唧。

“好多匪徒,要进村子,杀人抢粮!”

第59章  匪寇会夜袭

这话一出,炕上众人顿时心头一颤!

“闺女……你说什么?”冯氏放下针线活,猛的扑到小糯宝的枕边。

小糯宝睁开惺忪的睡眼。

眼前突然出现的景象,让她不忍直视,白皙软乎的小手揉了揉眼后,声音也多了分沙哑。

“凉~有好多坏人要杀过来了。”

“好多血,还有好多被杀洗的人……”

“很多村子都会出事……到处都是大刀和箭!”小糯宝眉头一皱,抓紧了自己的小被子。

她看到了贼匪作乱,血海漫天之象。

甚至是会殃及大柳村!

姜丰年不由攥紧拳头,嗓子眼发紧:“妹妹的意思,是要有匪寇掠村了”

冯氏脸上一白。

“看来是要闹匪了。”她嘴唇微微打颤打颤:“不过这也不意外,自打城里乱了,娘就怕会有这么一天。”

毕竟粮乃百姓根本。

粮仓一空,匪寇必会四处作乱,趁机抢掠。

“城里百姓住得分散,又有官兵巡逻,还能好些。”冯氏低声道:“可咱乡下出事,衙门一时间可难赶到,况且咱不少还都是种粮为生的,贼人要想抢粮,难免会盯上咱们。”

只是一些匪寇不知,不少像他们大柳村这般的,其实早就卖光了地里的粮,压根难有富裕。

而说起闹匪,冯氏幼年时,就曾经历过一次。

那时她娘家村子穷,压根抢不到什么。

可是匪寇们贼不走空,又穷凶极恶,弄不到钱粮便掠了几个女人,还把村子给放火烧了。

那一回,他们大半个村子的人都没了,可谓是惨烈至极。

听到这些,炕上的李七巧和孙春雪都吓出一身汗。

丰景和丰苗也不由浑身僵硬。

“娘,那咱们咋办,可不能让贼人祸害了咱村子啊!”姜丰虎着急地扑通站起。

冯氏到底是经过事的。

多少有些沉稳在身上。

她缓了口气,立马看向姜丰年:“事在人为,咱们村只要团结,就未必能输于匪寇,老大你快去把你村长叔叫过来,咱们商量着行事!”

看着娘还能够稳住,小糯宝这就拱进冯氏怀里,小胖手搂脖搂得紧紧,试图安慰冯氏。

不用怕娘,这不是还有她在吗。

很快,村长便顶着冻梆硬的胡子,带上杨田梅着急赶到了。

得知要有匪寇来袭,村长的眼睛满是血丝,央求地看着糯宝。

“好孩子,这可是真的?”

“真,且不出五日。”小糯宝忧心地乖巧坐好。

村长父女俩,早就对小糯宝的话深信不疑。

他们二人神色大骇,心脏像是挂了块铁砣般,不停地往下坠。

眼看村长愣了神,冯氏连忙道:“村长,好在咱能提前得知消息,也来得及做应对,您是过来人,可知咋布置能防住贼人。”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