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捡了个小福星后,全家旺疯了(730)

作者:闲人吃茶 阅读记录

姜丰泽预感到娘要说什么,微微张大嘴巴,“娘,那您是想……”

冯氏早就琢磨过了,“娘想的是,把小柳庄上的地,重新分配一下。”

“庄上的田亩数,一共是一千二百多亩,把它们一分为二,取其中六百亩做庄上的公田,余下的那些,就按人头分给北贺县的百姓吧。”冯氏一脸大气。

“公田收成归咱家,就由大伙一起出力,平日里照料好了,只要正常耕种,咱家不会挑刺儿。”

“至于分给他们的田亩,就让他们随便种,每年秋收的粮食也全归他们,咱家一分不要,算是把地给他们了。”

“归他们的地咱不单独起地契,但是可以给立个字据,这份地不许买卖,谁若不想要了只能归还给咱家,但可以给他们世代耕种,就算将来人不在了,也可以传给子孙后代。”冯氏语气认真地道。

虽不可买卖,但能有个字据,而且儿女后代也可以继承?

这和他们自己的地,也没什么区别了啊!

关键是,还不用花一分钱,只要帮东家把公田种了就行?

这对于任何人来说,都肯定是天大的好事儿啊。

而对于刚落脚的北贺县人来说,更是能让他们扎根京城,有归属感的一大鼓励!

姜丰泽惊讶到蹭地起身,“娘,您当真舍得?那可是足足六百亩啊!”

冯氏风轻云淡地笑了,“有啥舍不舍得的,六百亩地出的粮食,还不够咱家小九重天一日挣的流水。”

“但这些对于北贺县的难民,却是能让他们一辈子有依靠的保障,咱家只要从手指缝里露一点,就能让人家好好活,这是积德行善的好事,人不能钻钱眼里。”冯氏合上地契道。

姜丰泽可是激动坏了。

他何尝不想分些地给他们,只是家里庄子不归他管,他不敢做主罢了。

眼下娘竟肯主动提出,姜丰泽感动得稀里哗啦,来了个飞扑,就整个人紧紧抱住了冯氏!

“呜呜娘,您真是太好了,世上怎么有您这么好的人啊,儿子真是太幸福了,下辈子就算投了胎,我也照样还给您当儿子!”

冯氏只觉脖子一紧,快被这憨憨给勒没气儿了。

“可快拉倒吧你,赶紧给老娘松开,不然我看你是想送我去投胎!”她好气又好笑,挣开了儿子的铁臂

小糯宝坐在萧兰衣怀里,俩人也才刚被感动到,这就又被逗破功了,笑得肚子都快滚筋。

“哈哈,快看三哥这个憨憨!”

第622章  当真是个福窝

等笑闹过后,姜丰泽便等不及,要把这等好事告诉庄子上了。

他亲了下冯氏脸颊,这就赶紧骑马出府,半路又去萧家借了个会写文书的账房,便朝着小柳庄去了。

这会子刚过晌午,北贺县的大伙正忙着盖房。

扛石块的、搅和泥浆的,都累得气喘吁吁。

不过累的只是身上,心里却是一点都不觉受累。

盖房屋所用之物,都是姜家给出的银子,哪怕他们都得了朝廷的救济银,姜家也仍没和他们要过一分。

他们还有啥不知足的。

而就在这时,姜丰泽的马蹄声传进庄里,随之而来的,还有更大的喜事!

大文和小武一看丰泽来了,两个人都顶着一头热汗,急急忙忙跑过来。

“见过伯爷。”

“您怎么又来了,可是还有什么事要嘱咐?”他俩现在一看到丰泽,眼睛就亮得像星星,充满了崇拜和敬服。

姜丰泽笑得脸快出褶,就让萧家账房把写好的文书,拿给大文和小武看。

“你们当中有没有识字的,把大伙都叫过来,挨个摁了手印,这字据就算成了。”

大文翻着一沓文书,见上面白纸黑字,似乎写着什么要紧事。

小武则兴冲冲的,把大家都喊来了,还把其中一个瘸腿少年给扯到了最前面。

“他念过几年书!你快给咱们读一读,伯爷说的这字据,到底写的是什么呢?”小武一脸好奇。

识字的少年拿过来一看,眸底就露出惊色,随之扑通一声,就跪在了地上。

“谢、谢伯爷恩赏!”他感动极了,但还是顾不上哭,忍着眼泪把上面字儿读出来了。

众人听完,神色都猛然一惊。

什么?

姜家竟要给他们分地?

这么好的庄子,以后他们不仅可以吃住,还可以彻底扎根了?

大文和小武瞪大了双眼,赶紧就招呼大伙,一起给姜丰泽跪了下来。

“多谢东家体恤,我们得了这地,一定会好好干!”大文激动得嘴唇都白了。

“谢伯爷,咱们以后也是有地的人了。”

“伯爷放心,我们不仅会干好自己的地,您家的公田,照样不会有半分怠慢。”

“伯爷待咱恩重如山,谁要是敢怠慢,我小武肯定头一个不许!”小武拍着心口窝,情绪振奋的不得了。

众人高声谢过之后,一个个又抱在了一起,简直是要欣喜坏了。

暖风拂过刚种的春苗,又吹过每个人高兴的脸颊,看起来宛如一副田园画,美得是那么不真实。

姜丰泽心头也被高兴填满。

这世间最动人的,莫过于流露出的真情了。

这时,听到这边的欢呼声,村长和老李头也好奇地过来看。

得知是姜家施善之后,村长骄傲得满脸堆笑,“怎么样,我老头子没骗你们吧?嘿嘿早就告诉过你们了,来了姜家的地界,就算是掉到了福窝里喽。”

“就是,好日子还在后头呢,你们就只管放心踏实地干吧。”老李头也乐得脸都红了。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