捡了个小福星后,全家旺疯了(764)
所以,前段时日里,她就带上儿媳妇,去了外头游玩一阵,想要让老年日子彻底多彩起来。
她们先去了胶东,后又去了渤城,期间还不忘给小胖丫,发来书信报平安。
眼下才刚回京,萧家婆媳就先奔着姜家来了。
说起渤城的游玩,萧老太太抱着小胖丫,一边往屋里走,一边眉飞色舞地比划着,“渤城和胶东一带虽很相像,但却各有趣味,你们是没看到,那边的海货遍地都是。”
“什么虾爬子,大飞蟹子,大海胆,黄肥肉鲜,我和婉柔有一回直接扛了一麻袋子,回去煮了好几锅,那几天吃到顿顿打嗝。”
听着这话,小糯宝小嘴顿时忍不住吧唧,开始疯狂分泌口水。
她赶忙抱住萧老太脖颈,撒娇道,“萧奶奶,那等下次你再去时,可得带上糯宝一起呀,我帮你们一块吃,别说一麻袋了,就算两麻袋的海货,那也吃的完!”
萧老太太哈哈一乐,又捏了捏她脸蛋宠道,“好好好,下次就带你去。”
“对了,渤城还有一景呢,就是有好些梅花鹿啊,爱在街上到处闲溜达,那鹿角又光又亮,专门顶些路过的老头,但却不顶小孩,到时候萧奶奶带你去了,咱拿上些点心,一块喂小鹿去,”
小糯宝眼睛都快弯成月牙,简直想象不到,梅花鹿都能上街和人同行,那是怎么一副场景!
很快众人落座之后,又唠了一些萧家婆媳不在时,京中的一些趣闻。
萧老太还给糯宝带了礼物,把行囊里的一个大包裹,递了过来。
小糯宝兴奋地打开,就见里面装着的,有好些烤成的鱿鱼丝、烤鱼片,还有麻辣鱼皮、蟹粉花生啥的。
除此之外,还有几串全是贝壳和小海螺,串在一起的手链。
那贝壳有粉白如樱的,海螺也有深紫似宝石的,乍一看,还以为是什么名贵玉石,戴着也叮叮咣当的响,惹眼极了。
至于小臂那么大的海螺,萧老太也买回了俩,周身浅白又带着粉边,像只号角,放到耳朵边上,还能听到呼呼的响动。
“这个啊,当地的渔民说它是海风的声音,要我看啊,就是卖给没看过海的人,图个新鲜呢。”萧老太笑道。
小糯宝惊喜地举得老高,这下可是有了玩具,不停放在耳边听着。
丰苗听到师傅来了,也蹦跶着跑过来。
“师傅回来了,太好了,我都想您了,还有几个百货大铺的点子要和您说呢。”
大伙又说了几句,萧老太太喝了口茶,这时眸色动了下,打算说起正事。
“原本我们婆媳俩,还想在渤城多玩几日的,只不过在客栈时,遇到几个外邦人,这才打算提前回来。”
“丰苗。”说罢,萧老太太就抬头看向他,“师傅想跟你说个事,你想不想再和师傅去一趟关市,咱再走趟商,带一大批货回来,赚上一大笔?”
丰苗正和妹妹鼓捣着贝壳,一听就愣住了。
“师傅……您怎么又想走商了?”
冯氏也很惊讶,“是啊,萧老夫人,关市的物件虽然赚钱,但跟咱的百货大铺比,已经不算得什么了,您年岁大了,何必还去辛苦一趟。”
如今,百货大铺的商户全部入满。
不管是其他商户的租金,还是姜家自己铺子的流水,都已经足够赚到让人乐开花。
萧老太太并非贪多之人,也乐得能轻省赚钱。
只不过这一次,她在渤城遇的几个外邦人,却让她看到了旁人难察觉的一个机会。
萧老太太坐直了身子。“原本,我也懒得再走关市,路上辛苦不说,难免也有些风险的。”
“只不过。”她拿茶润了润喉,这才道出,“前些天,我和婉柔拿着塞外带的几样物件,去逗客栈掌柜的儿子时,有几个同住的外邦商人,一眼就相中了我们的东西。”
“问过之后,才知他们是打南洋来的,咱的关市又在西北边,他们一来一回实在难行,就想和咱们拿货。”
“光是定金,他们就肯出二万两。”
“最关键的,他们来自不同邦国,其中有的,还是王族人士。”萧老夫人眼露精光。
只不过,百货大铺的塞外用物,都卖得差不多了。
京中其他行商,手里的存货也很少了。
时兴之物,都是一阵一阵的,过了这几个月,京城百姓对塞外之物,已经不觉得新鲜了,所以行商再去走商的欲望,都不太强烈。
只是,在渤城遇到的那些外邦人,却让萧老太太,看到了不一样的商机。
南纪国的市场再大,但也是有数的,且分食之人众多。
但若是能够开辟海外市场,再加上现有的百货大铺,那么就可保姜家和萧家,几代都享不尽的富贵了!
姜丰苗低着脑袋,一听师傅是想借此机会,打造一个海外市场时,他的眼睛也瞬间亮了!
第642章 一举两得的奇点子
京中的生意,做到百货大铺这个份上,已经算顶天了。
可丰苗还攒着一肚鬼点子,不知用在何处呢。
眼下,突然得了这机遇,要是真能把生意做到南洋去,那他便就能大展拳脚了啊。
丰苗仿佛看到了金山般,心思活泛开了,双眼都亮到惊人。
知子莫若母,冯氏只瞧了他一眼,便知这孩子定是想去了。
不过这一回,她却是一言未发,全凭孩子自己做主。
有的孩子就像那雄鹰,并非扯线的风筝。
雄鹰就该高高飞翔,她这个当娘的,绝不能打着心疼的名义,再给孩子拖后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