捡了个小福星后,全家旺疯了(870)
“若不是她办事不力,早在裴府鸿门宴那天,我等就该拿下这京城,何至于还缩在这破村子里,我不怪她坏我大计,已经是对她开恩了,主休要再提这个妇人!”顾平之不耐烦蹙眉。
身边的人怕他发怒,全都闭上了嘴,心底为顾长樱捏了把汗。
本就是家主的一枚棋子。
如今,还触了家主霉头,只怕顾长樱这枚棋子,算是要走到头了。
这时,听到说话声,一个身材纤细的少女,朝着里屋走过来。
“叔祖父,你们在说什么呢,是提起母后了吗?何时救母后出来啊?”
一阵娇气的声音传来,还带着男女间的亲昵。
只见慕容菁身子一歪,顺势坐在顾平之的怀里,又搂住他的手臂。
顾平之视线下移,搂住她的细腰眯眼,“救她作甚?待叔祖父做了新皇,难道菁儿不想做我的皇后,而想把这后位,拱手送给她人吗?”
闻言,慕容菁露出狂喜,声音都变尖了,“叔祖父要让菁儿为后?那可真是太好了,我才不让,谁也不让!”
说罢,她又大胆地咬咬唇,这就弯下腰身,跪在地上,去解顾平之腰间长带……
顾平之似是习惯,脸色很快转红,露出一丝满意。
屋内的亲卫们见状,都赶紧转过脸去,准备离开。
这时,顾平之似乎又想到什么,叫住其中一个。
“对了,还有一事,南省老家那边,是不是很久没有派人来信了?”
亲卫们不敢回头,只道,“确实很久没消息了,兴许是咱们的藏身之处太难找,才如此吧,咱们顾家在南省,又无人敢动,家主不必担心。”
听了这话,顾平之点点头,便继续合上双眼了。
只是,此时身处温柔乡的他,哪里知道,南省顾家早就一个不剩,就连鸡窝里的蛋,都被穆亦寒踩得扁扁的……
……
转眼,又过了一日。
京中官员之家,又殁了二人。
而犯了急症险些没命的,也有五六人了,这一家家的,连各大医馆的门槛都要踩破了。
郑嬷嬷出去采买果子时,得知了消息,一回到府上,就赶紧报给小糯宝了。
而就在这时,吴大夫那边,也可算有了消息!
隔着吴府小角门,他戴着一层白灰色的面纱,浑身散着醋味,一脸凝重地叮嘱姜家小厮。
“我方才说的话,你都记住了吗,务必要传给你家主子们,人命关天的大事,不能有错漏。”
姜家小厮听了三四遍,脑门上的汗珠子也冒了一串。
他这就点头如捣蒜,转身后便马不停蹄,赶紧飞奔回府了。
“公主,老夫人,神医传话回来了!”
“他现在不方便离开吴府,让我告诉你们……”到家后,小厮急急忙忙开口,还让冯氏吃了一惊。
冯氏没忍住先打断了,“等一下,为何吴大夫不方便回来?是吴夫人病情太重,离不开人吗?”
小厮使劲摇头,“这倒不是,神医说,吴夫人眼下已经吃了汤药,暂且有了控制,让你们先别担心她,但是……”
他脸色有点白,又顿了顿才继续,“但是神医还说,他觉得此次吴夫人和军营那几人,得的只怕不是寻常急症,而是一种疫病……还是极易致死的那种!”
什么?
竟是疫病!
姜家人虽抱了最坏打算,但闻言仍是脸色大变,心一下子坠到谷底……
第706章 小糯宝出招
姜丰年当即焦急起身,“南纪国已有三年未出疫病,眼下正是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之时,怎会突然闹出病气来?”
冯氏也抠紧掌心,呼吸急了些。
“是啊,也没听说外省有疫病传开,为何京城就有了,怎么传过来的?”
提起疫病,谁人不是闻风丧胆。
何况,马上就要秋收,这个节骨眼上闹病,那于百姓而言,无异是灭顶之灾。
想起从前闹瘟疫时,那尸横遍野、泣泪声漫天的惨状,冯氏就更是心惊肉跳了。
小厮也紧张了几分,赶忙继续道,“吴大夫说他也不知病源,只能暂且调配药方,吊住吴夫人的命,他还嘱咐咱们这些天来,最好不要多出门,更不要轻易和病人接触。”
“平日无事时,还可以多弄些白醋、烧些艾叶,在府上撒上一撒,多少也会有些作用。”
冯氏全听在心里,赶紧一一记下。
好在,吴青早有预感,让丫鬟春桃出门前特戴了面纱,可以隔一隔家中病气,姜家人虽和她有所接触,倒也不必太担心。
李七巧也神色凝重,赶去外院,吩咐小厮和婆子们。
“即日起,家中有些急事,未经通传之人,谁也不许擅自离府!”
至于疫病的事情,她倒没有直说,省得都传出去,引起百姓惊慌,反倒会更乱。
小糯宝琢磨着疫病,坐在太师椅上,小脸担心得快要皱成一团。
她揣测到,此事定不简单,但眼下不能慌神,得先想出个对策来!
疫病凶于洪水猛兽。
如今最要紧的,就是万不可在城中传开,要护好百姓!
于是,小胖丫摸摸下巴,这就起身道,“娘,此事太过要紧,得赶紧先派人去军营,告诉三哥和萧哥哥一声。”
毕竟,头一个染病而亡的,就是出自军营。
军营关系着朝廷安危,定不能够出乱。
冯氏急忙点头,叫来郑嬷嬷,“好,这么重要的事,还是你亲自跑一趟我才能放心,顺便多给他俩带些衣裳。”
待郑嬷嬷走后,小糯宝又正色道,“大哥,二哥,你俩按照上次去裴府赴宴的名单,挨家挨户找过去,通知这些官员们,从今日起,一律住在为官的公懈,不可擅自离开或是回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