捡了个小福星后,全家旺疯了(876)
若是连公主都倒下了。
顾军那边,肯定更会得意忘形。
装个病什么倒是容易,只要闭门不出,散出消息就是了。
只不过,要想拿捏住顾平之那边,小糯宝觉得,最好还能够有个内应,或是抓一两个那边的眼线,套出一些顾军近况就更好了。
这个暂且急不得,眼下要做的,就是只能先迷惑顾军那边。
为了再逼真些,姜家出门时,还特地要拿辣椒抹抹眼睛,生怕装得不像。
不过,装相归装相。
旁的事情也不能给耽搁了。
这不,还有四五天就是中秋了,姜府大门一关,高高兴兴过节也是要的。
李七巧有两日没去水铺了,就是想在家里,琢磨琢磨月饼,好弄出一两个新花样来。
一听要吃月饼了,小胖丫忙带上四哥、五哥跑到厨房门口,对着李七巧好一通软磨硬泡,求着她今年可少放点青丝和花生仁吧。
孙春雪在一旁择菜,忍不住讶道,“看你们这几个孩子,谁家月饼不放青丝,那还能叫月饼吗?而且这青丝还是贵物呢,要不是咱家现在条件好了,放在从前时,想吃还吃不上呢。”
小糯宝鼓起小脸,抗拒得把脑袋摇成拨浪鼓。
她实在不理解,大人们对月饼里放青丝,到底有什么执念。
反正她是快吃吐了。
李七巧看着他们三个,那可怜巴巴的小眼神,忍不住笑,“行吧,反正什锦、五仁的月饼,满大街都有卖,那咱家今年就全做新花样,做你们喜欢的。”
小糯宝乐得一蹦三尺高,给二嫂鼓了鼓小巴掌,庆祝青丝和花生被“抛弃”后,就拉着两个哥哥坐门口等着了。
李七巧正好也懒得搓青丝,索性就照着先前看的食书,打算试上一些南省、还有滇州一带的风味月饼。
要是试得好了,正好还可以做上一些,拿到水铺子那边摆上。
于是她这就洗好一些红枣、花瓣、又扣了些咸蛋黄出来,打算多做几个口味的。
那红枣捣碎成泥,加上白糖、鲜花瓣,搅拌在一起,做成枣泥花瓣馅。
外头的饼丝也不做从前那般,而是换成了酥皮,松松软软,入口就溢开香气。
等到晌午前后,头一批月饼出锅后,小糯宝连忙拿了两个,吃得一脸惊艳,直给二嫂竖大拇指。
冯氏尝了一口,也亮了眼睛,“这味道从前可真没吃过,该说不说,是挺不错的,老二媳妇儿,等下午再做上一锅,给萧老夫人和吴夫人他们,都送上一些吧。”
“还有慈幼局,那边的孩子肯定能爱吃,弟妹,就让你费心了啊。”姜丰年咬了半个,也忙过来说道。
李七巧笑着点了点头,这就出门叫上两个小厮,让他们再出门,多去买些红枣和鲜花瓣,好回来多做几锅。
不过这团圆佳节,却未必家家都能有团聚圆满时。
这不,城南的李府,就在这大好光景中,传来低低的哭声。
自从李清萍了无音讯之后,李湖图就消沉多日,整日在家发也不束,脸也不洗,一睁眼,就是喊着他的萍儿去哪里了。
姜家听闻此事,虽然替他遗憾,但终究得过各自的日子。
所以只是在府上嘀咕几句,倒也没再说些什么。
这天,为了给糯宝一个惊喜,萧兰衣欢欢喜喜地出了门,打算去京郊的一个小码头上,买几笼从盘州来的大河蟹。
来给中秋添色。
小码头就在城外,离着姜家有一个多时辰路程。
平日里,北地和南省运来的远路果蔬、鲜货,往往都会先送这里,然后再挑上等品相入城。
余下的次品,便送样京外各地,算是个鱼龙混杂之地。
萧兰衣刚到小码头,一翻身下马,就看到附近有好几个脚夫,在抬最鲜活的蟹子。
他眼睛一亮,正解下腰间钱袋要走过去。
谁知这时,却听见有一阵骂声,在不远处响起。
“这女子就剩一口气了,你们竟还想卖我五两钱?当我不识数啊?”
“五两还嫌贵!你可仔细看看,她这细皮嫩肉的,从前可是书香门第家小姐,要不是落在我们手里,哪是你个臭脚夫能碰得着的!”
闻声,萧兰衣不由皱眉,立马转身去看……
第711章 她经历了什么
隔着两个鱼摊,萧兰衣的眸光眯紧,就见不远处,有两个粗汉在争吵。
其中一人,明显是小码头的脚夫,身上还穿着苦力短打,正气得脸红脖粗。
另外一个,就有些奇怪了。
不仅一身腱子肉,身姿挺拔如山,眉眼里竟还带着杀气。
萧兰衣一眼便看出,此人多半是军营出身,只是不知为何,他却穿着普通农户的衣服,裤角还短了一截,衣着和气质格格不入。
很快,随着他俩的争吵,萧兰衣的视线继续下移。
这又看到,地上还有个卷起来的草席。
草席外,露出一撮凌乱青丝,似乎裹着个女子……
萧兰衣觉得不妙,眉间皱得更加深了。
此处虽是鱼龙混杂,但也并非买卖奴仆之地。
随意把女子带到这里,多半是来路不正,甚至还可能是被拐来的……良家女子!
想到这儿,萧兰衣冷哼一声,这就要迈步过去盘问。
可是就在这时,那脚夫蹲下身来,突然掀开了草席。
破旧席子下,露出来的一张惨白面容,却让萧兰衣神色一变,不由惊住。
“等等,这女子看着好眼熟……好像是那个……对,就是李清萍!”
萧兰衣一拍脑门,一个模糊的名字,在他脑海里“砰的”蹦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