捡了个小福星后,全家旺疯了(914)
看着国师被摁住嘴巴,一脸无奈的样子,阿黎就忍不住笑出声。
穆亦寒只好抓起闺女小手,轻轻放下,这才温声道,“那倭国不过是痴心妄想罢了,他们王室的那些歪瓜裂枣,连给本座的掌上明珠提鞋都不配,更别提姻亲之事了。”
“眼下,他们的使臣虽已进京,咱们只要置之不理,晾着他们就行了。”穆亦寒说道。
小糯宝摸摸下巴,正要说些什么。
不过这时,姜丰泽的家书,也送到了!
这信先是送到了姜府。
冯氏看过后,发觉事关民生,觉得得让国师知晓,这便又让人送进了宫。
姜丰泽在信中没多废话,就是把他这一路看到的因“棉”起的争端,告知了家里,想让妹妹他们查一查。
正所谓事出反常必有妖,那么多商贩狂收棉花,他就怕藏着什么古怪。
小糯宝接过书信,打开一看,不由有些惊讶。
怎么又是棉花的事?
本来这倭国突然提出,要以棉换粮,就已经很蹊跷了。
而先前,莱城来的大刘两口子,也一心盼着来年种棉花。
就连三哥现在也说,京外的棉价飙涨,已经到了人人争相抢卖的程度!
这几者之间,难不成有什么联系?
就在小家伙诧异时,穆亦寒看完了书信,也意外地皱了眉。
“棉价怎会如此蹊跷,竟有百姓受不住诱惑,都想把家中的棉衣拿去卖钱,棉花何时如此紧俏了?”他微微眯起眼。
阿黎想了一下,就脱口而出,“不是,这不对吧……棉价要是真这么惊人,百姓又把仅有的棉衣都抢着往外卖,那等再过个一两月过冬了,他们要穿什么?到时候他们肯定更买不起棉,那岂不是就要活活受冻了?”
这话一出,小糯宝和穆亦寒神色一变,仿若醍醐灌顶般,好像突然明白什么了!
是啊,棉价太不寻常。
等到现有的棉花不停紧俏,那么入冬之时,百姓们要想买棉衣、棉裤、棉被,就只能忍痛花大价钱了。
而要是家境贫寒,买不起的,那今年冬日就只能挨冻。
甚至都有可能被活活冻死……
百姓冬日难捱,活路被堵,那么整个南纪国,也势必会动荡啊。
小糯宝又想起大刘两口子的话,突然小脸一白。
差点惊出一身冷汗。
“如若棉价要涨上去,今年百姓就会要冻死不少,而来年,在商贩们的有意撺掇、和经过今年的棉花热后,又势必会有大量农户弃粮种棉,到时候,就又该是粮食短缺了!这都是一环扣一环的!”小糯宝猛然出声。
缺棉今年难熬。
缺粮来年动荡。
如此一看,这一下子,就是要让南纪国动乱两年的阴谋啊!
若是成了,南纪必定要国力衰弱,而周边邦国,也就有可乘之机了。
闻言,穆亦寒掌心一攥,他险些没有想到这一点!
“好生阴毒的算计,究竟是何人布下这么大一盘棋,当真是让本座开了眼了。”穆亦寒薄唇紧紧抿住,露出一片寒意。
阿黎急忙道,“棉这种作物的价钱,户部常年有人监管,能在咱们眼皮子底下,突然猛涨起来,说明也就是这几天的事。”
况且,短短数日,大量收棉,这其中的人力财力,可不是寻常人耗费的起的。
就算是那顾平之来了,都一时难以舍得下这么大手笔。
而魄力和算计,能在此大反贼之上的,只怕只有堪比一国君王之类的人物了。
小糯宝和穆亦寒对视一眼。
父女俩心头同时蹦出一个名字。
倭国!
小糯宝抓起桌上的使信残片,皱眉道,“难怪,倭国敢提出,让咱们送他们五百万斤粮食,来和他们换棉花,只怕就是算准了,一到冬天,咱们必定会因缺棉,而向他们妥协!”
第742章 看糯宝出招
而倭国敢如此算计。
这背后的野心,更是让人细思极恐!
穆亦寒沉下眸色,揉了揉露出青筋的腕部,看来又有一场硬仗,要开打了。
他搂紧怀中小糯宝,立刻起身,“唤黑甲军来,即刻起,四处搜捕收棉商贩,务必先断了倭国的毒计再说!”
……
而此时,东街十里的一家客栈。
愉悦的丝竹声悠扬传来,几个身着薄纱的舞女,正在翩翩起舞。
两个身背长武刀的男子,眯着眼睛,就坐在最上等的客房里,一边煮着面前的茶水,一边看着助兴的舞女。
这二人不是旁人。
正是前阵子,刚到京城的倭国使臣。
也是奉了倭国新王之命,前来布局的一双爪牙。
待一舞奏罢,屋子里重归安静后,其中一个矮胖的使臣先开了口,说的也是倭国话。
“风间使,如何,那南纪皇宫还没有答应联姻之事?”
另一个摇摇头,但脸上却笑得自信,“不急,咱们且在这儿等着,就算他们现在不应,只要到了冬天,缺棉短穿,百姓闹开了,就必定会妥协。”
这二人一个名为风间,另一个叫作菊石,都是倭国的旧贵旁支。
这时,菊石想到什么,不由问,“可我怎么听说,南纪国师最是疼爱他的女儿,若是他仍旧不肯,咱们又要如何。”
闻言,风间勾起嘴角,发出两声呵呵,“放心,只要咱们提前,把消息放出去,让南纪百姓知道,只要公主肯答应联姻,他们就能有棉了,那么到时候百姓施压,那南纪国师就算再不愿意,也只能应了,不然他必定不得民心!”
一旁的菊石抬起头,也得意起来,“到只要那公主能够嫁过来,那咱们把她随便养在王宫里,只要别让她死了,以南纪国师对她的爱护程度,这个公主,定会成为他的一个掣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