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捡了个小福星后,全家旺疯了(920)

作者:闲人吃茶 阅读记录

很快,等到莱城知县缓了会儿后,他才一脸惊恐地爬过来,跪在了地上。

小糯宝皱眉,“那指使你的女人,又是什么身份?”

莱城知县摇摇头,颤声道,“这个下官当真不知,只知道她是妾室出身,看着挺温婉的,也就二十左右。”

“对了,那女子是从北地府城来的,至于其他的,下官就真不知道了。”

北地府城?

小糯宝皱皱眉,那会是什么人。

不过,眼看这莱城知县已经榨不出什么来了,她摇摇头,命郑嬷嬷把人带下去。

之后,小糯宝就去把棉花,全部收入囊中。

这一趟,又有四百万斤白花花的棉花,贡品堆里满满当当的,看着就让小糯宝心安。

“小主子,棉花咱们已经收走了,那这里是不是也要跟之前一样,全部一把火烧了?”郑嬷嬷这时候过来问道。

小糯宝微微思忖,摇头道,“这里毕竟是衙门,如果烧毁动静太大。”

不如把莱城知县抓走,把他全家和财产都带走,伪作成他背叛了主子,把棉花转移走了,只要别人联想到跟朝廷有关就好。

等到一切照做了之后,小糯宝吐了一口浊气,这就坐上马车,离开了衙门。

只不过,他们一行人才出了衙门不远。

这时,就有另一辆马车,和他们擦肩而过,似乎也是朝着衙门方向去的。

小糯宝隔着布帘子,余光微微瞥了一眼。

可下一刻,就有一个熟悉的身影,在她视线里一晃而过。

小糯宝惊讶怔住,差点以为自己看错了,于是急忙叫停马车。

“等等,大哥快停一下,怎么会是她?她为何会在这里?”

第747章  百姓难熬了

姜丰年愣了一下,手上赶紧勒紧缰绳。

未等马车停稳,小糯宝就掀开帘子跳下去,可方才那辆马车,却已经走远消失了。

姜丰年不知发生了什么,急忙也跟下来,顺着妹妹的目光找了一圈,却未发现什么异常。

他不由好奇问道,“怎么了妹妹,你是看到什么了?”

小糯宝没有吭声,只是疑惑地眯起眼,微微思忖起来。

虽说有两三年没见,但方才看到的那个她,眼下应住在府城才是。

怎会出现在千里之外的莱城……

会不会,是自己看错了,只是容貌相似之人而已?

不过,就算没有看差,但这次自己是暗中行动,也是不能过去露面的。

于是小糯宝摇摇头,露出一个甜笑回道,“没事儿大哥,兴许是我弄错了,时辰不早了,咱们还是抓紧赶路吧。”

姜丰年松了一口气,抬手摸了摸妹妹的小脸颊,就给她轻轻抱上马车,好让她的短腿省一省劲儿。

然而,等他们驶向城门之后。

不远处,却有一个年轻女子也叫停车夫,探窗向外张望,又似有迟疑地垂下眸……

……

时间一晃,又过了两日。

京外一处小城,一夜之间,发生了两起大火的事,也很快传进了京城。

西街的一家客栈里。

伴随着带着愤怒的质疑,随之响起的,还有茶杯掉落在地的声音。

“什么?菊石使臣,你说我等在京外那两处棉仓,全都被火烧干净了?怎么会这样,什么人做的!”

风间震惊极了,扑通一声站起,连茶碗都摔了个粉碎。

眼下,倭国的两个使臣,刚刚得知消息。

这才知道,他们这些天来,花了大价钱买的棉花,已经全部成为了“灰烬。”

风间使臣瞪大眼睛,手上仍有茶水的残留,止不住地颤抖。

另一个菊石使臣,郁闷地摇了摇头,“他们南纪官府已经在查了,但是究竟是何人所为,眼下还没有结果。”

风间懊恼极了,“那些棉花可是花了将近千万两的银子,本该在入冬之后,高价卖给南纪百姓的,现在就这么凭白没了,损失的可是我们国库中,带来的宝贵白银啊,到底是何人作为。”

菊石琢磨了一下,“会不会是南纪朝廷,他们发现了什么,才派人纵的火。”

风间几乎果断摇头,“不会,如果真是他们,应该会把棉花全部运走,又怎么会凭白烧了?虽然不知纵火之人有何目的,但肯定不是朝廷干的。”

菊石一听,稍松了口气,这便拍了拍风间的肩膀。

“罢了,还好咱们学了南纪人的谚语,有了狡兔三窟的打算,在另外两地,还各有两个棉花仓库呢,那些等到卖出后,也足够承担这门损失,不会为此影响了咱们的计划。”他出言安抚道。

想到莱城和闽地的棉花。

两个使臣都神色一松,心里又有了底气。

不过,这二人哪里知道,此时此刻,莱城的那四百万斤新棉,也早就老老实实,躺在小糯宝的贡品堆了。

至于闽地那边,离京城实在太远,一来一去要两三个月的光景,小糯宝实在不便亲自赶去。

不过好在,她也还是有法子的。

等到从莱城回到家,正好丰景也考完了会试,正在家中享受考后清闲呢。

看到有四哥在,小胖丫就不愁了。

于是她这就拿来纸墨笔,把自己观想出来的闽地棉仓的样子,一点点细说给丰景听,让丰景帮忙给画下来。

丰景作画不仅引人入胜,还有一点最佳,那就是足够生动。

很快,在他的画笔之下,两张非常详尽的图纸,就被一点点勾勒出来了。

小糯宝拿起来一看,眼底顿时晶晶亮,搂住丰景的脖子就吧唧一下,“太好了四哥,画得几乎有九成还原了,想必拿着此图过去,找到棉仓就不难了。”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