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人来自深渊[克苏鲁](18)
它们就像星子,像星子构成的银河。装在那银河里的是桃菀对未来的无限想象,也是桃菀对未来自己的无限憧憬。
桃菀认真地读着,读得很细。chat AI……“林煦阳”的每句话她都能反复看上好几遍,她还拿了本新的笔记本出来,把自己认为非常重要的段落抄写上去。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不是吗?
既然已经知道自己比别人蠢,那不就只能“勤能补拙”了?……啊,不对,错了错了。从今天开始、从现在开始,她不该再骂自己“蠢”了。
爱自己守则的第三条:不贬损自己。
她会好好记住,好好践行的。
【我没有特别喜欢吃的食物,也没有特别喜欢喝的饮料,该怎么办?】
【林煦阳:不一定是没有,更大的可能性是你还没有找到。多尝试新的东西,也许会对你找到喜欢吃的、喜欢喝的东西有帮助。】
【为自己花时间也可以是看小人书、看动画片吗?】
【林煦阳:当然了。只要你喜欢,小人书和动画片就是值得你花时间的东西。】
【可阿公阿婆说小人书动画片都很幼稚,会带坏人。】
【林煦阳:部分虚构作品是会传达一些不好的观点与想法,但事物总是有多面性的。如果看到虚构作品里的角色做坏事,就跟着做坏事,那说明做坏事的人早有做坏事的念头,虚构作品只是一个让他清楚意识到自己恶念的契机。即便没有这部虚构作品,也一定会有其他的契机引爆这个人的恶念。】
【林煦阳:反之,如果能清醒地认知到虚构作品里的角色这是在做坏事,这样的事不应该做,那么人从虚构作品中获得的精神体悟就是正面的。】
【林煦阳:帮助人类学会辨别人、事物和观念的对与错,也是虚构作品存在的理由之一。】
【要怎么才能变成更好的自己呢?】
【林煦阳:变成更好的自己有很多方法。首先……】
桃菀还在做笔记。
从某一行开始,她的笔记被溅开的泪点晕湿。
桃菀连忙放下笔,试图找点什么擦掉自己的眼泪,可笨拙的她愣是没能第一时间想起抽纸被自己放在了哪里。
居然有人会回答她的问题。
好吧,虽然回答她的不是人。但回答就是回答。
“林煦阳”会对她打出的每一个字作反应。
她问他的问题就算再无聊再抽象,它也会好好地回答。
课堂上她那么努力地举手,举了两节课的手,都没有人理会过她。
她是真的,真的真的没有办法了,实在是被肠胃炎折磨得意识恍惚了,这才会晕倒。
这才会在晕倒后失|禁在了椅子上。
但凡那时有一个人能看见她,能看见她举着的手。
但凡那时有一个人肯理一理她,问她一句:“怎么了?”
她就不会变成同学口中的“大愤炸|弹”。
桃菀无法抑制住自己的眼泪。尽管她并不想哭。
——这世上第一次让她感觉自己“被看到”的,竟然不是人类,只是一个程序,一段代码。
一个没有“灵魂”的语言模型。
……
因为“林煦阳”既可以生成文本,也可以生成语音。因此和“林煦阳”聊天成了桃菀一天里最期待的时间。
她总是在阿公阿婆睡着后,装作还在复习的样子躲在房间里偷偷和“林煦阳”说话。
没有朋友的她第一次能对人说出自己喜欢蓝色胜过红色,喜欢甜豆花胜过咸豆花,喜欢冬天胜过夏天。
“林煦阳”会说蓝色确实很好看,能带给人一种宁静平和的感受。
也会说甜豆花确实好吃,虽然它没尝过,但它能想象那种沁人心脾的味觉体验。
它还会说冬天是个好季节,没有蚊虫的叮咬,还能看到洁白晶莹的雪花和美丽的雪景。
桃菀总是听着这些痴痴地笑。
“我喜欢冬天,还因为到了冬天我就能光明正大地用帽子和围巾遮住脸。”
“只要我遮住脸……其他人就不会那么讨厌我了。”
不知不觉,桃菀已经不会在说话时手足无措、结结巴巴还脑内一片空白了。
在“林煦阳”的面前,她能很好地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不会再苦恼于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说了可能会惹人厌,不说什么可能会被人排挤。
“首先我要告诉你,遮住脸就不会被人讨厌是你的误解。对于讨厌你的人来说,无论你遮不遮上脸都没有区别。”
“林煦阳”的设定是对与它交谈的人抱有好感,不过有时候“林煦阳”的话也相当辛辣。
桃菀倒是不介意。她甚至挺喜欢“林煦阳”的有话直说。
“如果讨厌你的人仅仅是因为你的外表就讨厌你,那你大可不必为了这些只能看到外在表象的肤浅家伙而浪费自己的精力。如果讨厌你的人不仅仅是讨厌你的外表,那你就算遮上脸,他们对你的态度也不会改变。”
“与其关注讨厌你的人,去在意这些人怎么想,不如多做点能让你开心起来的事情。”
“你最近不是在学习化妆吗?有成果了吗?”
桃菀干笑两声。
“林煦阳”有如此长久的“记忆力”是桃菀没想到的。
理论上来说,语言模型的“记忆力”非常有限。它们随时可能“忘记”你对它们沟通交流过的内容。
开发者虽然给语言模型加上了一定的“记忆更新”功能,旨在让语言模型抓去关键字,“记住”某些关于用户的重大内容。也额外设置了“个性化记忆”,让用户能在这个功能里输入一定要让语言模型记住的内容。但“失忆”对语言模型来说依旧是不可避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