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万兽朝凰(1740)

作者: 羽扇画水 阅读记录

“你给我消停一会不行?”不耐烦地丢下这一句话,真小小再次加速,将噪音远远甩在身后。

第九星门,也被赤炼露华毁灭,要去废城寻找鸡爷与军团长们,还需要几日跋涉。此时真小小没空耐心解答小浩子的所有问题。满心都是对朋友们的担心。

鸡爷被困废城……至少还有一个明确的目的地。

可飞星子与老魔,现在自己只知二人与雷原修士有关。

至于自己曾派到霸血星领后方的烛火十女,更是气息缥缈,纵是用碧翎的魂火主灯,都无法召回。想必霸血一战,十人没有出场,便早在此前,便遇见了麻烦。

事情,必须一件件地办……

至少自己在赤炼露华的识海内知道了一件事。

那就是子魔与玉化髅……修为极有可能并不相当于寻常魔主。

那只分出一缕魔威降临霸血星的百色,就已经足够可怕了,但赤炼露华在回忆子魔与玉化髅这两个名字时,显然心中带有比忌惮百色更深的恐惧。

好在在赤炼露华的记忆之中,子魔与玉化髅从来没有以本尊的姿态降临子夜魔巢,最多是分身、法宝、神通和口谕……

由此推断……

二者受某种法则制约,不能随意扰乱界内秩序,就如招摇星四域间横生神风壁一样,化神至尊想要破壁,便会面对难以想象的世界法则的压制。

所以子魔母茧降临离墟,绝对不是什么好的征兆,说明域外势力对离炎的渗透加强,也说明……子魔和玉化髅不会直接出现在离炎界内的规则,极有可能被打破。

先不想那么长远。

真小小摸了摸兜兜,此时她的兜里,揣着一把骨质的刀柄。

对……只有刀柄。

柄上无刀,但就算残缺大半,这个刀柄依旧散发出超过第四步法宝的气息,如果以强度来界定,应该……仙阶!

第3028章 两件事(4)

这诡异的刀柄,为真小小在镇魔骨海中找到,置放在英魂殿最深处,本来应该矗立镇魔灭龙骸骨的位置上。

光从这一点便可以想象,刀柄极有可能,是镇魔初代祖本人的遗物,一旦后世出现三炼之血,便可以控制所有先祖遗骸,同时得到这残破的武器。

不过此时,真小小正在思考两件事。

一是镇魔灭龙的骸骨,去了哪里?

虽然镇魔台上十二人像内,在整个镇魔史上赫赫有名的强尊们,大多未将骸骨留在英魂殿里。

譬如骨渣都没有留下的自己的父亲。

譬如那个不将仇人手刃,绝不罢休的镇魔貔。

譬如失踪的绝色界主镇魔蓝凤……

但镇魔灭龙乃是离炎镇魔的初代祖,遗骸,理应长存于英魂殿内,受后世子孙的祭拜才对,谒见初祖,本也是真小小拼命祭炼万滴血的理由之一,但现在第一滴千滴血成,完全控制骨海之后,她才疑惑地发现,灭龙始祖,并不在自己想象的地方。

第二……

第二才最是令人头大。

因为得到刀柄的刹那,她心中蓦地泛起了一丝熟悉,这熟悉的感觉,与镇魔血脉无关,而是早在发现刀柄前,真小小便已经接触过类似的气息。

嗯……

同样的气息,来自之前自己在战血城遭遇的饮血魔侯,被他亲手祭出的万龙椎骨盾!

刀柄,也是龙骨,不但气息一致,而且刀柄之上,原本就浮现着隐隐的龙威,就算时光腐蚀数万年,都没能完全磨灭刀体内隐藏的力量!

饮血魔侯手里的盾!

本就是镇魔之物!

而且极有可能,来自镇魔灭龙!

灭龙灭龙!

想之前翻阅的那些历史文书,通通清晰地记录着离炎界内有镇魔修士之后,初祖不但抗击天魔,同时也绞灭和收复了整个离炎,绝大多数龙族。灭龙之名,也是因此得来,倘若这样思考,猜想镇魔灭龙的人个癖好,是以龙骨炼制各种攻击和防御武器,也不为过……

我一定会把那盾,也抢回来!

思绪越来越纷乱,真小小紧紧地握着拳头,仿佛只有不断地思考,才能排解自己内心对于鸡爷和军团长们的牵挂,才能不再惦记飞星子与老魔的小命。

此时残阳与落枫双子界里,又不知道多少年过去……

大地的衰败之景,已经越发明显。

天凉国国土,缩水大半,并不是完全因为连年与妖界的战争所至,而是因为……大地日渐渐贫瘠。粮食出产量低,人口出生率也大幅下跌,天空中的天漏越来越大,仿佛一道黑色的刀口,随时都将把这个人、鬼、妖三者并存的双子星界,彻底撕毁。

在严子枫打破天壁前,双子星界还是一个正在孕育,天道并不完整的年轻世界,倘若再给它千万年光阴,说不定此界会进化出更加坚实的根基,更完整的天道,甚至对于那些已经超越世界法则的修炼者们,提供安全的破界之路。

正如招摇星,以及离炎界内,大大小小的天选互道星们,有着神一般的六姓强尊的御统,一旦成为化神者,便会直接被星主家族接引,继而开启新的寰宇征程。

第3029章 倘若再来一次(5)

但严子枫等不了千万年。

他急切且野蛮地破碎了天道,就像在小鸡孵化出前,打破了蛋壳。壳内生机,疯狂散溢,若再无补天者出现,整个蛋卵,将彻底失去生机,腐败发黑。

天凉国国君萧小虫的两鬓,已经覆上霜雪。

滇、黎、宁、逊、焘五姓王中。

滇王回归,与其女鬼修白萧萧,重新成为整个天凉国,最大的中流砥柱。黎王以及风氏家族,因为与滇王白家的宿怨,而势力衰落,早在多年之前,老黎王便告老还乡,不再参与政事,只有其子风元旭,一直在不停地为国征战,鲜少返回国都。宁王终老,爵位落在其女宁萌头上,虽然没有比肩老宁王的修为,但新王在财政方面的天赋,很是令人惊艳。除此之外,逊王、焘王也面临阳寿将尽的问题,无法继续带兵远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