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超蚌的(200)+番外
开场白后,主持人简单介绍了嘉宾们的身份和履历,视线自然而然看向专家席上的几位得奖选手。
除祯珠外,几位获奖人多多少少患有不同程度的社恐,尤其是这种面向500位现场观众的录制。
一时间气氛变得凝固。
主持人面不改色,见惯了这些场面,正准备自己串词,与祯珠不慌不忙的视线对上,顿时眼前一亮。
果然,“新科状元”开口应和主持人,“珍珠,一种古老的宝石,是贝类生成的矿物质颗粒,早在两亿年前就已出现。人们常说:珠光宝气,珍珠的光泽是评价珍珠品质的一大标准。”
祯珠面带微笑,过去在萃集练就的面对镜头不恐慌,极大帮助了她。以前努力流过的汗水,这会儿全是她闪耀的光芒。
“我们可以看到这颗珍珠有好几种颜色的叠加在一起,产生一种像彩虹一样丰富的光泽。”祯珠说完,手势引导摄影机去拍摄珍珠。
等待镜头拉近珍珠,舞台后方的大屏幕清晰展示出来。
听到观众区里意料之中的惊叹声,祯珠这才缓缓说:“目前市面上,几乎没有能达到这种光效的天然宝石。”
夸了自家宝贝,James赞同地点头。
“中国还有一个成语,叫珠圆玉润。以前的人衡量珍珠的圆,会拿一个盘子,把珍珠放在里面,然后轻轻晃动,珍珠满场跑的话,就叫滚盘珠。珠子越圆,动线越美,这种珠子最金贵。”
祯珠戴着手套,把圆珠放在准备好的磁盘上,展示了一圈。
顺带讲解珠子打孔的历史,从晚清时代开始,打孔技术才进入机器时代,才出现正球体的珠子。天然的圆珠尤其珍稀。
感受到观众们好奇的目光,祯珠又稍微提了几句珍珠的背景,从西周开始,达官贵人们善用珍珠来表达地位。
主持人提问,“民间有「七分珠、八分宝」的说法,是不是说珍珠越大越值钱呢?”
“可以这么说,以前达到八分重的珍珠属于宝物级的优质珍珠,随着现代养殖技术的提高,收藏级别的珍珠一般在15mm以上。”祯珠举例,一分钱的硬币直径18mm,大伙儿照着这种标准,遇到好的珍珠便别让它跑了。
众人笑起来,现场气氛逐渐轻松。
祯珠时不时把话题抛给身边的人,原先沉默的专家们也开始有了出镜份量。
一来二往,场面因为祯珠的活跃变得热闹。主持人播放了事先准备好的珍珠起源视频,总结,“珍珠离我们一点儿也不远。”
“没错,自然界里,有不到80种贝蚌能够形成珍珠。比如马氏贝、白蝶贝,还有我们常见的鲍鱼、响螺贝和淡水蚌类。”
祯珠脸上带着自信的笑容,继续道,“网络上有个热梗,我超蚌的。蚌能生珠,就是超棒的呀!”
现场又是一片笑声。
“据我所知,人们一般将珍珠按「淡水珠」和「海水珠」来分类。”主持人循循善诱。
祯珠点头,与主持人配合默契,“是的,淡水珠有湖泊养殖,海水也分深海、浅海。所谓人工养殖,对珍珠来说,它也是处于一个天然生长的过程。尤其是海水珠,自然环境不受控制,比如台风、海潮,有害藻类,对珍珠有致命影响。”
话题重新回归到展品上,“这颗异形珍珠,天然形成葫芦状,其实这种珍珠表面难以避免有些许石坑和鼓包,所以它的设计师巧妙地将这些位置扎进半个孔的金丝,在丝和底托涂抹上胶,这是一种很传统的手工艺,做工非常精美。”
“我自己买珍珠啊,只管好不好看,设计美不美。”主持人自嘲,“照你这么说,每颗珍珠都有它的故事呢。”
祯珠同意,“当砂粒进入蚌壳,蚌需要忍痛打磨这颗异物,夜以继日,日积月累,不断地分泌珍珠质将其层层包裹,最终形成珍珠。因此我们眼里每一颗瑰丽璀璨的珍珠,都是由一粒普通砂子变成的。”
“那这颗异形珠,又有着什么故事呢?”主持人自然而然将话题引导给James。
James讲起自己与珠宝的渊源,这两颗珍珠是自己给妻子的珍珠婚礼物。珍珠婚是美国的婚姻纪念习俗,结婚的第三十年称为「珍珠婚」。
“喔~原来是这么一个浪漫的爱情故事。”主持人听完感叹,带领全场一起为他鼓掌。
祯珠忽然就想起她做的第一盏斯登斯神灯,她决定等到了和禹白溪珍珠婚的时候,也要再为他做一样举世无双的礼物。
“听说祯珠和James一样,也出身珠宝世家。”主持人很喜欢祯珠,说了提词卡外的话题。
祯珠有点意外,立即抓住了这个机会给自家品牌鼎祯做宣传。
“我太爷爷的爷爷是采珠人......”祯珠讲起家族曾给慈禧太后进贡珍珠的故事,“北城在北部海湾,我们祯氏村族有一半以上的人以珍珠为生。我家的鼎祯六号,经过数千次的试验,已经稳定产出八分重的优质珍珠。”
中国珍珠产量在世界上排名前列,在市场宣传和内容营销上,远远不够。身为珍珠头号粉丝,祯珠义不容辞宣传起珍珠。
“国外日本、大溪地、澳洲这些地方的珍珠很出名,中国地大物博,漫长的海岸线是珍珠绝佳的成长环境。咱们国内也有引以为豪的珍珠。请大家多多关注珍珠,国货崛起,拭目以待。”
话毕,祯珠向全场郑重地握拳奋起。
现场响起热烈的掌声。
*** ***
结束完节目录制,祯珠第一时间往码头赶。
一个小时的船程回到鹏市,除去路上交通时间,她能赶上禹白溪的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