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超蚌的(64)+番外

作者: 敦敦敦尼 阅读记录

祯鑫:【收到邮件啦!谢谢白溪哥!嗷嗷嗷比心。】

禹白溪:【行李都备好了吗?那边留学生很多,很多东西可以买二手的。】

祯鑫:【我也这么打算的,祯珠放心不下,半个行李箱都是她塞的各种宝贝。】

禹白溪:【她对别人向来心细。不过对自己倒是很粗心,已经好长一段时间没按时理疗。】

祯鑫:【今天是因为我,她才没来得及去禹济堂。我批评过她,不能因为有暂时的好转而放松,前功尽弃就麻烦。】

禹白溪:【是的。你在国内的话,还能多督促祯珠。】

祯鑫:【我在海德堡会远程监督祯珠去禹济堂打卡。别看祯珠平时一副设计师精英的模样,那只是她其中之一的分/身......生活上的问题,她基本属于废柴级别,天然呆那种。】

禹白溪不好参与背后说祯珠“坏话”的话题,只承认前半句:【设计师做到精英级别,需要投入时间和努力。】

祯鑫:【是啊,偏偏对待健康的事,一点也不上心,真让我操心。】

禹白溪:【可能因为禹济堂太远,开车单程将近一小时,往返耗时。她长时间坐车,对腰也不好。我以前接触过的患者,距离远容易产生懈怠心理。】

祯鑫陷入沉思,禹济堂和自己家,一个城东,一个城西,路途上往来确实折腾。禹白溪说的没错,祯珠属于行动上的懒人,无关珍珠设计的事,她极少上心。他几乎得拿着扫帚在后面赶着她。

鹏市人民医院距离也不近,他考虑过让祯珠从禹济堂改去鹏市人民医院,可禹白溪每周六去那里是为了培训,人家有正经工作要做。祯珠不方便去打扰。

B大医学院也不妥,虽然离家近,但禹白溪的办公室外人往来频繁。

这段时间与禹白溪接触发现,慕名而来,想找他开后门治疗的各路人士实在太多。祯珠的专属治疗若是被公开,有求于禹白溪的人就更多了。

*** ***

城市另一边,禹济堂。

禹白溪给蒲公英换了新的花瓶,重新滴入新购的营养剂。

为此,他做了不少养花功课,也认真请教植物达人禹知春。

祯鑫的信息许久没回复,看来他也在思索如何让祯珠得到最有效的治疗。

算好时间,禹白溪继续给祯鑫发信息:【对了,学校宿舍申请下来了吗?没申请到也没关系。我有朋友,需要Home Stay的话可以住他那。】

祯鑫回复:【问了学校小米,说还在等最后确认,问题不大。】

禹白溪:【我也在申请学校宿舍,毕竟禹济堂太远。每天运气好不塞车的话,单程也得开70分钟。】

祯鑫惊讶:【教授也要申请住房吗?】

禹白溪:【当然,教师队伍里没有特殊。一个萝卜一个坑,大家按顺序等待。最快的话明年可以排上。】

祯鑫突然灵光一现,他做研究出身,习惯考虑各种组合优化的可能性。

禹白溪:【你在国外不要光顾着学习,多运动、多与同学沟通。不然像祯珠上次那样,突然发病,身边没个人照看,很危险。】

对啊!祯珠的午夜响铃,让祯鑫记忆尤新。她这么大大咧咧,得过且过,万一又半夜发病怎么办?

祯鑫毫不犹豫摁下通话键。

电话一接通,祯鑫先说,“哥,我倒有个两全的主意,您看不如这样吧。”

“哦?”

一切在意料之中,禹白溪眼里闪过一丝了然的神色,“你说。”

第31章 神秘身影

祯珠临时接到苏家佳团队的通知, 要飞一趟京市参加剧组的碰头讨论会。

出发日期恰好在祯鑫离开的第二天。

祯珠想的是,若提前一日通知就好了。她还能跟祯鑫一块儿去机场。小伙子收拾出来的行李大包小包,她能帮他提多一段路程。

祯鑫第一次独自出远门, 祯珠操的是老母亲的心。

光有鹏市的关怀还不够,临行前几日,从北城发来的包裹络绎不绝。

祯鑫原计划自带一个行李箱轻松上阵, 后来加多了一个双肩包,算上各种手信,又生生多出两个手提包。

其中一个包里装的是祯珠亲手做的手工饰品。交代祯鑫作为礼物送给当地老师和同学。

出门在外,多个朋友多条路, 礼轻情意重嘛。

前一日刚去机场送祯鑫出发,第二天祯珠也拖着行李箱吭哧吭哧往机场赶。

这是她独立工作以来,头一回出差。苏家佳的助理苏书只交代“大家认识一下”, 也没说碰头会要“碰”个什么。

她以前在萃集工作时, Eric经常聚集大家一起开头脑风暴会。设计师们围坐一桌, 关在小黑屋里疯狂想创意, 每人现场“唰唰唰”出数十张意向图。

总之,idea不榨得一滴不剩, 绝不罢休。

祯珠是未雨绸缪的好手, 出差把家当工具全带上,以不变应万变。

意料之外, 碰头讨论会比她想象中轻松。

苏家佳定了京市郊外的民宿, 一栋背山面水的别墅, 私密性极强。身为大明星,也是团队老板, 苏家佳毫无架子,全程跟大家吃住在一起。

团队里都是年纪相仿的年轻人, 你来我往,大家很快熟稔起来。

烧烤、游泳、打游戏、田间闲逛、与当地农民聊聊天......还有几位工作人员带了自己的宠物一起来。

讨论会没有拘泥于形式,大家常常随机坐下来就开始交流。

祯珠虽然只负责视觉呈现的一小部分,但几乎所有的讨论她在一旁静静旁听。

这次出差收获颇丰,她发现自己四年来尽管在萃集这样的行业大厂里工作,思维模式仍旧有许多局限。光是按部就班,循序渐进这一点,就落后在起跑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