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王向她俯首(111)+番外
过了半分钟,她听到了两条新短信的提示音。
——“可以。”
——“随时可以。”
一天后,姜宜在约定好的时间抵达了学校。
正值暑假,填报志愿的时间已经过去,只有录取结果的大红榜立在校门口。
她撑着遮阳伞一路朝操场走去。
转过一个拐角,姜宜看见一个高挑的少年站在操场边那棵桂树下,与她遥遥对视。
闷热的空气贴在身上,她耳边尽是自己的心跳声。
经过了枯燥、辛苦的三年,姜宜终于迎来灿烂又明媚的十八岁。
——校园番外完
第60章 番外养崽篇-提议
自从去年从寻木文化辞职后, 姜宜和陈书淮搬来了欧洲,在各国慢节奏地旅游和生活。
他们在苏黎世住了一个月,恰逢从夏末进入初秋的季节,难得遇上太阳, 于是他们在今天临时决定出门走走。
吃完早午餐后, 两人从所住的平层公寓出发, 先在街区咖啡馆买了咖啡,从苏黎世湖边一路散步,走到了苏黎世大学的校园门口。
街边的停满了自行车,并立在街道两侧的枫树上, 黄色枫叶的边缘晕入亮丽的红色中, 地面上也铺着厚厚一层枫叶。阳光穿过树枝,落在金黄织毯一样的落叶上, 每一片叶子都被镀上金色的光晕。
苏黎世大学是开放式校园,姜宜拉着陈书淮走进伫立着雕塑的大门,走进教学楼口里,饶有兴致地在一楼看排列在教学区前的立式海报。
两侧的休息区里有学生聚在一起讨论课业,他们背后的墙面上是大片大片的浮雕,粉灰色的墙面给富有历史感的浮雕增添一丝轻盈典雅的气息。
不远处有一对亚洲面孔、年纪在五十岁左右的夫妇。他们听见姜宜说中文, 立刻走过来跟她和陈书淮热情搭话。
“你们也是来看学校的?”
姜宜难得在这里遇见老乡, 笑着说:“算是吧,我们边旅游边看学校。”
她辞职之后就有念书的打算,趁着在欧洲生活的这段时间看了不少学校,这回遇上同是来看学校的中国人,攀谈热情瞬间高涨、
在夫妇俩的热情邀请下, 姜宜和陈书淮跟他们一起在大学里闲逛了起来。
原来这两夫妇的小儿子明年准备在欧洲读本科,他们这趟来欧洲主要就是为了亲自看看各个学校的情况, 除了德国外的学校基本都看过一遍了。
姜宜好奇地问:“怎么不去德国看看呢?”
她昨天还跟陈书淮提起,她想去慕尼黑大学读哲学。
“大儿子在德国念书,太难毕业啦。”
陈书淮当然还记得昨晚姜宜的豪言壮志,他瞥向她,果然从姜宜脸上看见了迟疑的神情。
他笑着问姜宜:“如果去德国念书,你有自制力能努力学到毕业吗?”
姜宜瞪了他一眼。
陈书淮的调侃并非毫无根据,实在是因为他亲眼见证了姜宜辞职之后是怎么生活的,感到大开眼界。
去年,寻木文化完成了C轮融资之后,财务表现很好,开始筹备在纳斯达克上市。
由于姜宜的律师执业生涯里并没有太多美股上市的经验,加上从她手上拥有的资产看,继续在寻木文化工作完全等于义务劳动,索性给褚期介绍了位专长美股上市的律师同行接任她的职位,然后便离开职场彻底休息一段时间。
于是姜宜在三十二岁这年,彻底进入了有钱有闲,资产无数,唯一的烦恼就是没有烦恼的生活。
早在十几岁读中学的时候,因为一直有读名校的目标,她的生活过得非常紧凑。
后来,同样因为在大学读法学院、在律所实习、当律师然后跳槽到公司当法总,每一步的工作压力都非常大,以至于姜宜终于闲下来后,像匹脱缰野马,毫无征兆地开始了报复性的无组织无纪律的生活。
陈书淮曾经一度怀疑她的青春叛逆期终于在三十岁的时候到来了。
譬如姜宜讲究每天的日程随心所欲,睡到自然醒,饿了再吃饭,很快就开始日夜颠倒。
而陈书淮是对自己的生活节奏非常严苛的人,每天雷打不动地十二点睡觉,六点起床晨跑,看过新闻后开始处理工作,在下午有一个小时进行健身或运动,如果没有不得不去的应酬,工作也处理完了,他才会休息。
于是在姜宜辞职的一个月后——
陈书淮晨跑时,她在睡觉
陈书淮处理工作时,她在睡觉
陈书淮让她起床吃午饭了,她说自己想再睡五分钟。
陈书淮下午健身回来了,才看见姜宜坐在餐桌边跟他说早上好。
等到了晚上,陈书淮躺在床上闭眼睡觉,呼吸已经变得平稳均匀后,精神奕奕、闲得无聊的姜宜就凑在他耳边问:“你怎么就睡了呀,是不是年纪大了熬不动了呢?”
每当这个时候,他只好和精力无处发泄的姜宜进行一些必要的运动,强行用体力透支的方式让她老老实实睡觉,在半个月后终于掰正了她的作息。
随后陈书淮便在集团里挂了假,决定带姜宜到欧洲去走一走,一是可以旅游,二是换个环境生活增加新鲜感。
而生活重新进入秩序后,姜宜就动了念书的心思。
但姜宜的想法变得很快,在德国的时候想读哲学,在法国的时候想读政治学,她甚至还开始跟陈书淮规划自己学习小提琴和绘画的日程,跟刚辞职那会儿散漫的状态完全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