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SD同人)翼吻晴空(91)+番外

作者: 喵一声就呼 阅读记录

“来,阿彰也多吃一点。”里沙爸爸热情地给仙道布菜。

“好的,谢谢叔叔!”

一顿饭吃得其乐融融,见阿彰添了好几次饭,还对自己的手艺赞不绝口,妈妈简直笑得合不拢嘴,“阿彰喜欢就好,以后经常回家里来吃吧,我原本还担心不一定合你口味呢。”

“不会,每一样都非常好吃。”

“你们难得回来一次,就在家里多住几天吧?我给你们换着花样做好吃的。”

不愧是阿彰,走到哪里都有很受欢迎,甚至连爸爸妈妈的心都被他轻易笼络了。里沙一向羡慕他这种天生自带的好人缘光环。

“妈妈,阿彰想先去其它地方旅游观光。”

“哦哦,那也好。滑雪、温泉、冰雕,现在可是北海道最好的时候呢。”

饭后,仙道本想帮着洗碗收拾,当然被里沙爸妈谢绝了。

“爸,我跟阿彰出去散散步,听说晚点会放烟花。”

“外面太冷了吧?”

“没关系的,我们多穿点就行了。”里沙一边说着,一边从衣柜里挑了一件带帽子的滑雪服外套,防风保暖,还比臃肿的羽绒服时尚。

又拿出一条素净的深色厚围巾出来,跟阿彰的衣服对比了一下,仰头道,“阿彰就戴它吧,跟衣服也比较搭。你头低下来一点。”

于是高大的男人听话地在里沙面前半弯了腰,乖巧地任她在自己脖颈间给围巾打了个漂亮的结,脸上始终带着笑眯眯的表情。

“好了。”里沙满意地看着自己的作品,又帮他拍了拍肩膀上的衣服褶皱,自己都没意识到熟练的一举一动中竟透出几分贤惠温婉的意味。

“去吧去吧,早去早回。”

妈妈带笑的声音一出,里沙才惊觉刚刚的动作已经被两位家长看在眼里,不由得红了双颊,他们怎么能就这么看着……

羞得她赶紧拉着阿彰换好鞋子出门去。

“我们走啦!拜拜!”

站在楼道里,里沙撅着嘴把自己的围巾递过去,“要阿彰帮我系。”

“嗯。”他笑着地把长长的羊绒围巾在手里对折,然后在里沙颈间围了几圈,厚实柔软的质地把她一张小脸包裹在内,衬得更加娇俏生动,忍不住在她唇上亲了一记,“走吧。”

在家里都没机会偷个香,现在终于得逞,仙道满足地把她小手握在手心里,一同放进自己衣服大大的口袋中,两个人才往外走去。

“爸爸妈妈都很喜欢阿彰,简直偏心到了让我妒忌的程度呢。”冷风一吹,倒是把脸上灼热的温度降下来一些。

“是吗?我爸妈也都很喜欢里沙,总是数落我性子太散漫不用心,怕我欺负你,惹你不高兴。”

“真的吗?”阿彰的父亲看起来比较威严,母亲倒是和蔼温柔,只是难得上门拜访一次,里沙不免有些紧张拘束,老担心自己表现不够好。

“嗯,所以不用担心,里沙也很讨人喜欢。”

路边屋顶都堆积了尺深的厚雪,蓬蓬松松似巨大的雪白羽绒被铺开。凑近了看,雪晶一粒一粒,像细砂糖一样,反射着粼粼的微光。

行道路中央的积雪已经被清理开来,并不影响步行。

两个人牵着手慢慢走了一段路,而在十字路口处一转角,一幢近乎纯黑色的旧式木质老建筑出现在眼前。门口挂着靛蓝色的门幡,用白字大大地写着“国士无双”,在夜色里颇有历史沉淀的感觉。被十字路口昏黄的街灯一照,仿佛穿越回到百年之前的江户时代。

“那是什么地方?”仙道抬了抬下巴往那边示意了一下。

“高砂酒造,夏天有淡淡酒香的冰淇淋很好吃,还有各种酒粕制作的小点心。”

“呵呵,小馋猫。”

北海道水好,因此出产不少美酒,高砂酒造出产的清酒尤其著名。传说中传统的制作方法是:在冰室中悬吊着酒袋,让原酒在冰室中慢慢过滤滴落,收集成为大吟酿酒,之后再贮存于大雪山山麓、美瑛之丘的雪中度过冬天,于春天将贮存于雪中的酒取出,这才是充分利用北海道大自然的寒冷所酿制出来的北国美酒。

“给爸爸买一瓶如何?”仙道侧头问里沙。

“他不是不喜欢喝清酒吗?”

“怎么会,刚刚我们看电视的时候他还说爱喝。”

里沙抬头惊愕道:“……我说的是,阿彰的爸爸……”

“……我说的是里沙的爸爸。”

两人对视几秒后同时笑出声,原来他们在下意识间都已经把彼此当作家人。

里沙抬头看了看天空,有细细的雪花飘落。

“阿彰,下雪了。”

“嗯。”

接着双唇就被他略带点凉意的唇吻住,极尽温柔、缠绵缱绻,是不同于之前的感觉。分开的时候,里沙意犹未尽似地舔了舔下唇。

这个小动作自然被仙道看在眼里,不由笑着打趣她,“怎么,还不够?”

“阿彰很久没有这么……绅士了。”

他抬了抬眉,露出习惯的无奈笑容,“你可不要太纵容我哦。”然后把她揽入怀中。

小小的雪片落在他的睫毛上,迅速就融化成了一滴水,在他眨眼的时候被抖落不见,微光一闪,却格外撩人心神。

里沙抬头,半是看雪半是看他。

“阿彰,我们再看一会儿雪好不好。”

“好。”抬手轻轻揉了揉她头顶的发,然后帮她戴上帽子,唇边的笑意在夜色中像真实又像虚妄。

仙道撑开出门前妈妈嘱咐带上的伞遮在两人头顶,不再多说,只陪着她看雪。

里沙从小就远离父母,自高中起就一个人去往美国,习惯了独立的生活,细数至今已有八个年头。看过了各处的风景,归来之后仍觉得家乡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