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离朕皇陵远亿点(168)+番外

作者: 蝴蝶公爵 阅读记录

对皇帝的印象,还是个模糊朦胧的影子。

只是脾气较之从前好上太多,至少数月间,再未听过皇帝动辄凌虐宫人至死的传闻。

有官员见赵珩不怒,大着胆子道:“陛下,臣以为裴侍郎此言不无道理。”

新政背后到底是谁在操控尚未可知,但朝臣多不觉得这位惯怠懒朝政的帝王能有如此雄心和魄力。

说不定,是姬循雅一意孤行,而皇帝悄然反对。

便决意赌一回圣心。

赵珩又翻了两页。

见诗句用词愈发艳丽大胆,不由得挑了下眉。

在官署里看艳词,这位裴澄侍郎好有闲情逸致。

冯延年安静地立在皇帝身侧,那少年见皇帝垂眼凝神,以为帝王若有所思,下意识看过去。

秀目一扫,见到了诸如掐蕊垂露这般意味深长的词句,霍然扭头。

细白的耳垂立刻火灼般地赤红,不可置信地瞪向裴澄。

裴澄居然在官署看这玩意?!

等等为什么陛下也在看啊?

羞恼与震惊混合,烧得少年脸愈发红艳。

赵珩轻点了下头,道:“继续说。”

那官员心中一喜,“陛下,臣以为善政最该的便是少扰民生,”前一句尚算不错,旋即话锋急转,“譬如时下新政,”声音微压,“弄得州府不宁,百官疲于应对,百姓怨声载道。”

有官员唯恐落于人后,忙道:“臣亦做此想。”

“臣也是。”

“臣亦赞同张大人所言。”

义正词严,冠冕堂皇。

“荒唐!”那少年来时听到裴澄的话已有三分火气,闻言再忍不住,道:“自明远施行新政以来,田土较前几年增加了七成,若真如这位张大人所言民怨沸腾,难道百姓皆是疯子,偏要一边涌入明远的官府,更改地契,一边大骂新政误国误民?”

这少年才从明远回京述职没几日,对当地情况再清楚不过。

今日听了这些颠倒黑白的话,焉能不怒?

语毕,冷笑了声,不屑地环视了圈在场诸人,“恐怕新政不是误国误民,误得是诸位的生财之道!”

言辞尖利,刺得一众官员脸色惊变。

有人心事被戳破,恼羞成怒,厉声道:“周小舟,你别忘了自己的身份!”

这少年便是赵珩回京那日,直言冯延年谄媚,姬循雅跋扈的小周大人。

“唰——”

是书页翻过的声音。

明明不大,却令整个官署厅堂瞬间安静了。

在一片死寂中,那人猛地回神,冷汗瞬间渗出如雨。

赵珩心平气和地问:“周卿是何身份?”

那人嘴唇发抖,颤声道:“臣,臣失言。”

赵珩淡淡道:“周卿乃我昭朝官员,在其位谋其政。”他抬眼,看向那人,“你所言,倒令朕不解了,难道尸位素餐,于国事一无所知,才叫,自矜身份吗?”

阳光透过窗棂,撒入帝王的眼睛。

流转的光华中,帝王双眸若有灿金闪烁。

壁画图腾上,精雕细刻,以最精美剔透宝珠镶嵌的龙眼,莫过于此。

那人扑通一声跪倒在地,“陛下,陛下恕罪!”

赵珩道:“裴侍郎,”此时此刻,他语气居然还可称温和,“你说,朕该恕他吗?”

在场众人猛地打了个寒颤,看向帝王的眼中浮现出了几缕畏惧。

赵珩哪里是不支持新政,方才静默不语,分明是在看谁于国无用,又心怀二意!

裴澄看了那那官员。

那官员幅度很轻地扭头,看向裴澄,满眼哀求。

裴澄方才还被众官员簇拥奉承,俨然一副领头人的架势,不肯就此低头,咬了咬牙,道:“陛下,臣以为朝堂辩论,一时激动,或有失言之处乃人之常情,并非大错。”

好好好。

赵珩露出一个笑,道:“既然裴侍郎这样说,朕便允准侍郎的求情。”

那人猛地抬头,惊愕地看向皇帝。

就这样?

诸位官员惊讶地想。

原以为是雷霆之怒,却被轻拿轻放。

连裴澄本人都有种飘飘不真实之感。

但转念一想,他家与姬将军结交,皇帝忌惮姬循雅,自然不会拿他如何。

还未来得及绽开笑脸,却听赵珩道:“但事情到底由侍郎所起,”帝王容光凌厉,晃得人眼都发疼,众臣无不垂首,不敢直视天颜,“侍郎既大谈新政为恶政,想必对新政知之甚深。”

裴澄刚落下的心又猛地随之提起。

“只要裴侍郎能大致说出新政方略,朕就恕了他。”

赵珩弯眼,笑道:“如何?”

平心而论,赵珩笑起来粲然生辉,他气韵贵不可言,如世间奇珍异宝尽陈于眼前,宝光灿灿,华美非常,不可谓不漂亮。

但此时此刻,正厅内恐怕少有敢于欣赏这种华贵之美的人。

羞恼非常,裴澄张口欲言,却发现自己竟真对新政一无所知。

“臣,臣……”

冷汗顺额角淌下。

周小舟轻嗤了声。

目光扫过垂首静立,唯恐被赵珩注意到的官员们,皇帝语气依然平和无波,“诸卿,无一人知晓吗?”

话音未落,众人黑压压地跪了一片。

“请陛下恕罪——”

裴澄余光一转,见众人皆跪下了,只得一撩衣袍,跪倒在地。

汗珠落地。

“哒吧。”

洇出一圆深色。

赵珩眼中最后一点笑意随着官员叩拜的动作,烟消云散。

这便是,我朝精挑细选出的,出身显贵,满腹经纶的官员们!

皇帝开口,声音陡然冷了,“无知无德,也配妄谈新政祸国殃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