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离朕皇陵远亿点(87)+番外

作者: 蝴蝶公爵 阅读记录

软靴踩在木梯上,声响细微。

其他四层摆着数十排一丈多高的木架,皆被书籍填满,从竹简到线书无一不有,四层皆中空,仰头望之,如置身瀚海。

这亦是望海阁,望海二字的由来。

第五层却与其他四层隔开,甫一上来,视线顿时开阔。

望海阁阁顶四处皆用木石,唯最中心镶嵌着一块正圆的天海碧琉璃,光影荡漾,似在水底。

正中央,日光照射处,屹立着一尊与人等高的神像。

身姿修长,骨架匀称,覆以锦绣袍服,不知工匠用了何种材料,这尊神像露出的皮肤温雅细腻,若不看脸,当真如活人无异。

乌黑的绸带将神像双目遮住,唯见其线条分明的下颌。

赵珩拽了条竹席来。

没跪,大咧咧地坐下了。

不管是赵珩活着时,还是死了之后,这里都可谓是宫中禁地。

一则这是太祖陛下惯常停留的所在,为表尊敬,只得封存,二则,赵珩身上有一半北澄血统之事天下皆知,而北澄在中原王朝眼中,实在太神秘诡魅,立这神像乃是北澄风俗,还如此像活人,不似泥胎木头,令人不敢靠近。

宫中就曾有传言,说那神像起身不是神像,是太祖拘束宿敌怨魂,不令其投胎转世,为非作歹的容器禁制。

他一手撑颌,抵在大腿上,专注地看着这尊没有面容的神像。

此处比望海阁其他地方更安静,连半点杂音也无,只有赵珩自己的呼吸声,和……有些紧绷喘气声。

第四十五章

赵珩静静看了片刻, 而后懒懒地拈起一份文书,一目十行地扫过。

这是一份户部的年终国用支出,前面洋洋洒洒地写了几折恭维话, 恨不得从皇帝一岁会说话开始夸, 夸得丝毫不显刻意, 反而字字句句都如同发自内心,言辞华美,文采斐然,看得赵珩青筋直跳。

他看以这户部尚书的文采做个小小尚书实在屈才,不如去学士院任翰林待诏!

赵珩最后一页看到,去年全年朝廷支出两千余万两, 究竟余多少, 语焉不详,余一万两也是余,余九百万两也是余,据崔抚仙所说的,今年上半年开支已超过一千四百万两计算,后者的可能性更大。

赵珩闭了闭眼。

他深吸了一口气, 继续往下看。

去年收上来的粮食已折合成银钱,是……赵珩低声道:“朕是瞎了吗?”

不然眼前怎么会一片漆黑?

折合银钱,一千六百万。

一千六百万啊, 朕当多少——多少?!

昭朝立国后, 与民休息,赋税极低,即便如此, 到了第六年,田土物产折合的银钱已经超过一千四百万, 至后期,则一直在两千万左右。

哪怕而今的赋税同昭朝建国一般低,难道这近三百年时间,昭朝无一块新开垦之地,无一寸,后开拓的疆土!

赵珩今日才发现,自己昨日进城时生气,气得太早了。

没关系,生气这件事有始无终,只要开始生气,赵珩狰狞一笑,就会有数不清的气受。

怒到极致,人反而会笑出来,赵珩拿起奏折,仔细地展开压平,如视至宝般,然后毫不犹豫地扔到了神像面前祭炉中。

除了照明用的长明灯,望海阁内不能用任何明火,望海阁通体为木,内里又全是易燃的纸张与竹简,若不甚失火,赵珩冷漠地想,就又能大兴土木了。

赵珩起身,先把头往窗外探了探。

够高,跳下去一定会摔死。

赵珩手紧紧压着窗棂,有个和他一模一样的声音一直在他耳边蛊惑,跳吧赵珩,跳吧。

一死了之,若人真泉下有知,你下去后还能把这些无德无才无能还败家的玩意吊起来打。

赵珩听到自己疲倦地回答,朕再看看,万一,有其他可取之处呢。

转念一想,那不如跳了。

赵珩行动力极强,拉开窗户,翻身就要向下跳。

身后之人惊恐地瞪大双眼,来不及细想,一把抓住皇帝的肩膀。

劲风袭来,赵珩身体骤然紧绷,强行压着近乎本能的反抗欲望,任由对方惊慌失措地给他拖拽回来。

赵珩仰面躺在地上,微微一笑,“这位?”

受姬循雅之名暗中看管皇帝的护卫表情一僵,这才意识到皇帝早发现了他们的存在,此举无非诱骗他们现身而已。

然而皇帝不习武事,他们却久经沙场,自跟随赵珩,距离保持得恰到好处,莫说皇帝,连习武之人都发现不了有人紧随。

皇帝是怎么知道的?

来前,三人还颇不以为意,皇帝不过是个身份尊贵些的废物,居然还用得着三个人跟随?

至于赵珩一路过来毫无察觉,更令他们发笑,深觉将军多虑。

护卫立刻撒手,往后一退,“属,臣等是姬将军,姬将军派来贴身保护陛下的。”

话音未落,便见皇帝唇角的笑意更浓,“原来如此,朕还以为将军是太过关心朕,连朕的一举一动都要掌握呢。”

是,但是……

护卫干笑两声,“若陛下无事,臣等便告退了。”

皇帝宽和地点点头。

护卫刚要松口气,却停赵珩笑道:“姬将军派你们来监视朕,”护卫尴尬地摸了摸鼻子,“无非是怕朕与外臣联络,方才你们一路紧跟,亦巡视过望海楼,应该看见,楼中除扫撒内侍外再无他人。”

言下之意,是让他独自呆会。

九丈高楼,赵珩尚能面不改色地向下跳,护卫忍不住悄然抬眸看了眼皇帝,俊美太过,笑时就透出了几分不可琢磨的邪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