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成知青去种地(87)

作者: 雁起卿 阅读记录

要是让五奶奶看见她这么豪迈,又该心疼糖了。

几个小孩子笑嘻嘻的,不说话,点点头,一人捧着一碗到一边喝去了。

姜棉也端了一碗。

豆浆的味道很正宗,豆香味很浓,加了白糖。是她最喜欢喝的甜豆浆。

喝着甜甜的豆浆,她有点想念油条了。

要是有根油条放里面泡着,那该多好吃。

她又开始想实现油条自由了。

其实想的是食用油自由,煎炸焖炖,想做哪样就做哪样。

她在心里开始默默算账。

上一次的花生炸了将近40斤油,预留几斤出来以便人情的往来。就算它30斤好了。

如果一年种两季花生,就有60斤油。平均下来每个月就有五斤油。

另外,杀鸡或者是买猪肉的时候还会有一些荤油。

这样一算,他们每天摄入油量比起一般人不知道多了多少。

心里的这笔账一出来。姜棉只能沉默了。

这个油,炒菜的时候控制一点,做些油炸食品过一个肥年是完全可以的。

油条炸不炸先别说,不过可以炸一些丸子。

现在肉不多,但是可以炸些豆腐丸子,青菜丸子,萝卜丸子。

等姜棉这边的豆浆磨好,入锅煮开之后,把豆浆上面的豆皮捞起,五奶奶过来帮忙点豆腐。

卤水也是五奶奶提供的。

豆浆慢慢凝结,成了豆花。姜棉和小伙伴们吃过了豆花,开始做豆腐。

然后分出来一部分豆腐,继续做豆干。

第二天开始炸各种丸子。

楚婴跟谢东和这两个吃货却有一点反常,每样东西炸好,看他们品尝那时候的表情都觉得这东西很合他们的口味。

不过都是吃几个尝一下味道而已,完全没有平常那种看见美食恨不得全吃光光的狠劲。

楚婴都被姜棉探究的目光看得有点不自在了。就问道:“阿棉,你老这样看我干吗呀?”

姜棉笑了笑道:“就是想问问这些东西是不是都不合你们的口味呀?”

楚婴连忙道:“合的呀。就是好东西要留着过年吃。现在都吃完了,过年我们吃什么?”

姜棉“哦”了一声。

楚婴给了她手臂一下子,“你这什么语气嘛,我们又不是小孩子。”

姜棉笑了,说道:“对不起。是我的错。”

丸子炸好,姜棉特意装了一些给庄清梵吃。

刚才他们三个都吃过了,只有庄清梵没有。

庄清梵要去探亲,肯定是不能跟他们一起过年了。

既然大家现在的钱和粮都在她手上,那她感觉自己有必要为即将远行的小伙伴准备点什么。

庄清梵摇摇头,说不用特意准备什么。

不是用不着,而是没法准备。

他现在对那边的情况,不算太了解。虽然当初祖父下放到那地方去有他的主意,毕竟没有实地考察过,只能是矮子群里挑高个儿。

所以第一次去,肯定要低调些。

就是细粮,他也只能带个几斤去。钱和粮票他身上都有,就怕没地方使。

祖父那倒是需要一些药,但是不好弄,而且病因不明。

庄清梵看了一眼姜棉,终究没有说出药物的事,只是淡淡说道:“我爷爷年纪大了,天气变冷,有点咳嗽。”

姜棉其实也听出了一点弦外之音,不过药品她是不敢给的。

她想了想,便道:“咳嗽吗?要不我熬一个秋梨膏给你带去。到时你看能不能找个懂医理的问问能不能吃。”

像这种知识分子下放的地方,大多是知识分子扎堆。找个学医的,应该不难。

庄清梵点点头。

这边冬天也有鸭梨卖,江绵就让庄清梵自己出去买。

至于怎么样才能买到?经常在黑市混的人,肯定会有自己的门路。姜棉留给他自己想办法。

她自己开始准备做一些好带不占地方又能放得久一点的吃食。

想来想去,还是决定做一些肉酱。幸好他们当时分到的肉,有一部分是五花肉。

姜棉把能做成肉酱的肉全都做了,就留下一块,打算当天晚上吃掉。

幸好天气冷,隔了一天,抹了盐晾挂起来的肉还没有异味。

为了存放的时间能久一点,姜棉没敢加那些带水分太多的菜蔬。

打算做一个香菇味的和一个纯肉的。

把所有的材料都准备好以后,谢东和跟楚婴就过来帮忙打下手。

因为食用方便,来这里之后,姜棉也做过很多次肉酱了。

制作过程比较顺利,成品看起来也挺诱人。

把肉酱装进用开水消毒过的玻璃瓶里,就算大功告成了。

做好的这些肉酱,不会全部给庄清梵带走,他们自己也要留两瓶。

等庄清梵买到梨回来,第二天又开始熬秋梨膏。

然后让两位男同志杀了两只大骟鸡和一只鸭子。

这些鸡养得很好,每只骟鸡的体重都在六七斤以上。

鸭子就小多了,不过这个鸭子还没下过蛋,还是挺肥的,有个四到五斤。

姜棉打算用盐把它们焗熟。

为了节省时间,骟鸡还破成两半,再用牛皮纸包好去焗。

鸭子和其中一只鸡是给庄清梵带走的。

以免变质,姜棉还特意烘到半干。

咳嗽的老人家不一定可以吃鸡,鸭子是可以吃的。

不过带点好东西分给旁边的人,有困难的时候也许会有人给你搭把手。

另一只就留给大家吃。

忙了两三天,庄清梵要启程了。

谢东和骑车送他出去坐车。

庄爷爷下放的地方在邻省,从铃木生产队过去没有火车可坐,只有公共汽车,要转两到三次车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