扒出顶流小号被他缠上了(160)
它也曾是已故影后姜致的私人收藏。
吴随猛地抬头看向大屏幕,接着又快速将手中的拍品介绍册翻到对应页面——他之前只顾着看酒类拍品,其它页面都只是泛泛看过,没有注意到这个细节。
吴随偏头看何见辰,心想好呀你居然在这儿等着我。
但何见辰却没有直接回应他,目光看着拍品,唇角露出笑意。
女拍卖官温婉的声音道:“本件拍品起拍价人民币520万元。”
事情有点突然,吴随还在考虑要不要参与,何见辰直接举牌。
“拍下来送你。”他轻声说。
这块腕表追逐者众多,拍卖师又非常善于调动气氛。在叫价频率降低的时候,她会适时地强调拍品的特色。
无论是品牌纪念款,还是数量稀缺,亦或是它曾经的持有者带着它登台收获了人生中的第一个影后奖杯。
各种信息都让这块腕表让人更加想要拥有。
此起彼伏的叫价之中,吴随身边何见辰也在频频举牌。价格就这样一路飙上了千万。
吴随拍了拍何见辰让他理智点。
何见辰却只是淡笑,“放心,这点储备还是有的。”
吴随心情复杂。
一方面是喜悦。
在拍卖会上他和自己的母亲因为一件旧物隔着时空不期而遇,他很惊喜,对何见辰安排的这个意外,觉得很暖心。
但同时又焦虑。
这件拍品因为他的母亲,获得了如此多的关注,导致叫价已经高于估价一倍多,却依旧被众多买家疯狂追捧。
而看何见辰的架势,他是势在必得。
吴随心惊胆战地听着这块腕表的叫价在拍卖师的张罗下逐渐突破了两千万大关。
最终,它被何见辰以两千一百万的高价拿下。
因为今晚听到的数字已经太多,吴随对这些数字已然麻木。
他甚至来不及计算这些钱大概能修多少个锦鲤池,买多少套水净化装置,或者买多少台豪华房车——他没有什么购物欲望,平时用到大数额钱的地方也实在不多,以至于他对金钱的计算方式如此匮乏。
他没有用投资影视剧的金额来计算。
毕竟影视剧投资的水分大,钱的来源和去处都有很多灰色地带,作为一个标准的理工男,他认为不确定性太强的东西不能用作量化金钱的标准。
“钱不是你这样花的。”吴随此刻心情已经不是无奈,而是带着种他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的小小的骄纵和埋怨。
“那我挣钱干嘛?”何见辰笑得满不在乎,“我愿意。”
拍品成交后,拍卖官过渡到下一件拍品。拍卖行的一位中年工作人员则惯例到了何见辰身边,准备和他确认个人信息和成交价格。
但这位工作人员显然认识何见辰,他微笑着和他打招呼时先问了一句:“何先生,怎么坐在这一区了?”
何见辰接过记录单确认签字,淡淡道:“临时起意,随便来的。”
工作人员非常专业,接过记录单后继续按照规程告知何见辰,需要在会后七天内到指定地点支付款项并办理交割手续,之后和拍卖行约定时间领取拍品,随后他就离开了。
吴随默默地把刚刚取下来的电子手表又带回手腕上。
何见辰被他的动作逗笑,“等不及了啊?”
“……第一次进拍卖会,不知道规矩很正常。什么啊,花那么多钱买了东西,还不能立刻拿走。”吴随红着脸吐槽。
“就是因为花了大价钱买,才不能马上拿走。否则怎么能有花大钱的感觉呢?”何见辰抬手在吴随的手背上拍了拍,“但是如果你着急,我就让他们快一点。”
说得好有底气,怎么不干脆说拍卖行是你家开的?
吴随因为之前摘表的动作弄得现在非常尴尬,为了平衡情绪,只好在心里疯狂吐槽。
好在随着本晚拍卖会的重量级拍品一件件落锤拍出,后续拍品成交的速度也越来越快。
令人眼花缭乱的各式拍品不断被拍卖官介绍,被宾客举牌,足够大的信息量和足够热烈的场面冲淡了吴随心里那点小情绪。
他看好的准备买给易峥铮的礼物在拍卖会靠后的时间登场。
那是一对礼匣装的五十年珍藏威士忌,酒液装在传统手工吹制工艺的玻璃瓶里,呈现出深邃而又稳重的琥珀色,看上去就带着封存了半个世纪的沉淀感。
两瓶酒收藏于做工精致但款式低调的橡木酒匣里,符合易峥铮强调过不要惊喜的要求。
这款酒虽然年份不错,但因为存世量大所以不算特别珍罕,因此被何见辰最终以一百三十万拿下。
比起今晚大额成交的拍品,这个数额已经不算什么。
但吴随挠头想了想自己一开始准备的礼物备选,诸如香水、相机镜头之类的东西,价格差了上千倍。
他感觉自己的消费观和价值观都被猛地刷新了一遍。
“这个……不算贵?”他还是问出了口。
“算。但给合适的人,无论多少钱,都不过是心意。”何见辰虽然肯定了吴随的问题,但言语间却并不怎么在乎。
“你知道的,我这个人朋友很少。成年后几乎就没怎么交过朋友了,但是因为你,我觉得新认识的这几位朋友都非常值得一交。所以送贵的礼物,也能表达我的郑重。”
拍卖会结束,宾客们陆续散场,何见辰却依旧坐在原位没有动。
何见辰在整场拍卖会上都心不在焉,吴随又感觉他的心不在焉处在一种危险的平静之中。
想到何见辰在进拍卖会之前就说过需要自己给他壮胆,吴随没有多问,也没有其它动作,也只静静地陪坐在他身侧看着其他宾客散场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