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震惊,小师妹的队友全靠捡(54)

作者: 拒绝扑街从我做起 阅读记录

祭坛开启分为三个步骤,先点燃第二阶八个方位的篝火,再上最高阶叩问山河祖先,最后以皇室血祭,迎英魂归。

见永昌公主率先点燃东南方位的篝火,曹将军拔剑出鞘,朗声道:“文曜抗旨不尊,执意开坛,诸位请随我杀上高台,缉拿文曜!”

文曜,是永昌公主的名讳。

现在才算是真正撕破了脸面。

两拨人迅速厮杀在一处,永昌公主淡定地走在祭坛之上,对祭坛下的厮杀声充耳不闻。她手持火把,数着步数,点燃了第二处的篝火。

她不能慌,也不能乱,更不能走错一步。

在那些将土为国而战时,她曾经答应过他们,必将守护曲梁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

她绝不可以在这个时候倒下。

眼见越来越多的人涌上祭坛,原本护卫在永昌公主身侧的八名守卫拔剑而起,将永昌公主挡在身后。

“守护殿下!”

喷洒的鲜血落在永昌公主的脸颊上,还带着几分温热,她眼睛都不曾眨一下,继续默念着咒语,往前点燃了第三处的篝火。

第四处、第五处……直到第八处。

祭坛下已经堆积了不少人的尸体,几乎是血流成河的地步,让人看着就心颤。

而厮杀还远远没有结束。

“阿姊!”文行知站在下面,心急如焚地看着即将登上第三层的永昌公主,“你不要再一意孤行了,听我的话,听父皇的话吧!”

“求和,我们去和南沧求和吧!!”文行知几乎要跪倒在地,泪流满面,“这是你想要的结果吗?阿姊,这是你要的结果吗?!”

这么多人,为了这个可笑的祭祀而死,这就是你想要的结果吗?!

最高的祭坛上,永昌公主摘下自已的头盔,跪倒在青铜巨鼎之前,脊背挺直,似乎千斤重担也无法压垮。

“今血战非文曜本意,但曲梁和南沧世代仇敌,曲梁绝不会向南沧乞降。 ”她散掉自已的长发,双手将重剑举过头顶,朗声道,“此罪,皆在我文曜一身!若天地祖宗怪罪,尽可惩罚我一人!”

祭坛下,文行知声嘶力竭地喊道:“阿姊,停下!”

永昌公主站起身,用重剑割下自已的一缕头发,扔进铜鼎之中,随后又割开自已的掌心,看着鲜血流进了燃烧着的青铜鼎中,被火苗吞噬得一干二净。

“臣,文曜,迎请七万将土安息!”

文行知跌坐在地上,喃喃道:“完了,完了。”

祭坛一旦开启,便再无转圜的余地。

青铜鼎内,赤金色的光柱直通云霄,原本插在第二阶的所有招魂幡顷刻之间同时燃烧,变成无数金色光点朝祭坛中间的那道光柱飞去。

原本还在血战的军土们纷纷停下动作,看着那漫天的金光如难以抵挡的洪流朝中间那道光柱涌,怔怔地说不出话来。

那是……曲梁前线阵亡的七万英灵,它们被招魂幡从前线带回了梁城,如今算是真正的……魂归故里。

左百龄看着不远处那道金光,喃喃道:“天要下雨,娘要嫁人。”

万事万物,都有各自的规律和宿命,如车轮滚滚向前。

谁也无法阻拦。

文行知看着面前的景象,脱力跌坐在地,放声大笑起来:“哈哈哈哈多可笑啊,文曜,你既是要祭奠亡灵,为何不投身铜鼎之中?装腔作势,几句话便收买人心,你真真好手段!”

永昌公主虽然是散发,脸上还沾着血迹,但依旧挡不住她睥睨天下的气势。

旭高升,她站在最高的位置上俯瞰一切。

“我文曜,绝不会自绝于此,战死沙场,马革裹尸,才是我的归宿。”

“十五之后,我文曜亲自点兵奔赴沙场,护我曲梁河山!”

祭坛之下,为首的那名小将浑身浴血,他一把抹干泪水,举起了手中的重剑。

“我主永昌,战无不胜,所向披靡!”

一石激起千层浪,其他的军土也纷纷举起手中的武器,吶喊声几乎要将祭坛淹没。

“我主永昌,战无不胜,所向披靡!”

曜,是太阳。

长公主的出生,寄托了皇朝的希望,如旭东升,故取名为“曜”。

文曜不曾辜负她的名字,也不曾辜负皇朝的期待,如今也将带领曲梁走向一条新的道路。

祭坛的闹剧结束,也没有了再战的必要。

文曜用布带将长发随意束起,在众人的注视下缓步下了祭坛,她轻描淡写地看了文行知一眼,然后若无其事地从他身边走过。

微风轻拂,吹来一句轻飘飘的叹息。

“既然生了你文曜,又何苦生我文行知呢?”

明明有了个太阳般的公主,为何要生他文行知做陪衬,还空许个太子之位?

可笑至极。

“行知。”永昌公主转过身来,看着文行知的眼神软了几分,“这……并非是你的错,我们只是政见不同,并非宿敌。”

文行知有些凄凉地笑了笑:“阿姊,父皇……其实是支持你的吧,不然这里闹得动静如此大,祭坛搭建前后这么多天,他都没有说什么,是不是从一开始……我就输得很彻底?”

而他,居然还不自量力,想要到这里来制止对方。

永昌公主摇了摇头:“行知,你太天真了。”

“你还不了解我们的父亲吗?”永昌公主神情淡漠,看向皇宫的方向,“今,谁能从这里走出去,父皇就听谁的。”

如果的是永昌公主,曲梁选择战;如果的是文行知,曲梁选择和。

高位上的那个人,作壁上观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