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神通鉴(1162)
有人接道,“二嘛,吴曲野心未明,焉知他是不是为了安抚我们,才做出这等口头承诺。”
......
被排斥在外的湛长风也想知道他们会讨论出个什么结果,便静静等着,没有出言。
一个时辰飞逝,众人争得面红耳赤,一派认为吴曲始终是外界势力,决计不能让它来祸乱山海的本土力量,一派认为谁主天下都无碍,只要自家不受影响,一派认为这都是凛爻的错,先让凛爻跟吴曲斗起来,他们再看最后的情况决定接受不接受吴曲。
有一点却出奇一致,他们想知道,吴曲以怎样的方式保证不动山海门派格局这个诺言。
司空照想着祖脉的源头在荒原,那边已经没有门派插手了,等荒原祖脉一现,两陆也要成陪衬,现跟他们妥协一下也无妨。
他立时烧了一炷香,请大明王谕令。
袅袅白烟中化出大明王高大伟岸的身躯,神情掩在九旒青玉后,司空照烧了一秘文,不用口述,大明王便知了全部事情。
他似乎看了湛长风一眼,毋庸置疑道,“山海界如果愿意归附吴曲,不仅是门派格局,所有格局都可不变,但若不愿,只能好自为之,本王授司空尊者全权处理此事,他言即本王言。”
“君侯慢走。”司空照一拜,白烟消散,他转头问山海众修士,“可想清楚了?”
“请再容我们议一议。”
他们又聚在一起说开了。
湛长风孤身立在离他们不远的地方,依旧被他们隔在禁制外,她眼中流云四散,仿佛有一声叹息自天边来。
事情到这里,司空照也压下了分身被毁的怒意,他看湛长风,就像看一位迟暮的王侯,故作语重心长道,“民啊,要顺,你做了什么,怎不太得人心吶。”
“势弱而已。”
“君侯最后一句你可听到了?你要是愿意,吴曲便来为你助长气焰,也许还能被君侯册封为山海的封疆大吏。”
“不是自己得来的,容易失去。”
“年轻人就这点不好,太容易犯倔。”
二人竟有一搭没一搭地聊了起来,三刻后,沧海.灵山等门派告辞离去,自言中立,不掺王朝事。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帝神通鉴》,微信关注“优读文学 ”,聊人生,寻知己~
第927章 各派选择
所谓中立,实际上是默认了吴曲进入山海。
未退去的太玄.悬骨,还有姗姗来迟三大古族.无声寺,重又商讨了起来。门派和家族在确定自身不会受到影响后,对吴曲的敌意消得也快,达不到跟吴曲争一死活的地步,陆续又有三两门派离开。
悬骨掌门痛斥这些人迂腐短见,“怎么可能没有影响,霸主王朝治理山海,力度必然比一般王朝大,介时天下修士只知王朝,不知门派,我们上哪里传承法脉去!”
在场的修士们听了,俱都哑然,悬骨掌门就这点比较极端,将王朝和门派割裂得太开了。
但有一点没错,山海界极多地方都是无主之地,王朝门派只要有能力,都可去发掘,霸主王朝却有力量去全然掌握一个中界,到时他们的弟子生源.可用资源必然大大缩减,最后只能仰人鼻息。
他们也不得不承认,不论是门派和大族,上下弟子不可能达数万.数十万之多,好不容易培养出来的核心弟子,也舍不得让他们死在王朝斗争里。
如果山海有王朝能抵抗外来的进攻,他们也许真的只需遣出几位真君天君以示支援。
然山海没有,景耀是站在吴曲那边的,太一则过于年轻,所以只能靠他们这些一流势力,做出决策。
湛长风若知道他们的想法,仅会觉得好笑,太一固然不能代表山海界,却也谈得上象征北昭八十亿生灵了,从他们无视她的举动,便知他们没有真正正视太一的地位。
一宫二王三派四门五岛中,沧海派.灵山派.沽钓门.无声寺.五岛秉着自扫门前雪的传统,在得到了吴曲的一定承诺后,默然退出这场争端,景耀安于南风大陆不作声,太玄宫.玄灵门.符临门.悬骨派迟迟没有明确表态。
最后还是云中子考虑到天道盟对湛长风的重视,传音问她,“太一有何打算?”
湛长风道,“我还不想亡国。”
不想亡国,自然不会向吴曲臣服,但她有什么把握在吴曲的全力进攻下不落败?
“小友,别以为杀过他的分身,就能对付吴曲,吴曲有数百万大军,真要开拔进来,山海血流成河!”
湛长风觑了他一眼,“既然不信我,你们考量你们的,我护我的。”
可能是云中子将她的态度转述给了其他人,那些天君真君瞧她的眼神格外微妙。
旬恭似笑非笑,“这厮是招人恨,然本君也不得不承认她这嚣张劲儿合我们魔道的眼缘。”
他的别有深意中带着点狡诈,“我悬骨不喜被摆布,也不想被吴曲压一头,你若有把握打退吴曲,我悬骨愿助你一臂之力。”
他们这回倒是好言好语探听湛长风的意思了,湛长风本也没想和他们纠缠,一开始她是想联合各家共同抵御吴曲,但东临王将东临送她手里后,她就懒得去跟他们周旋了。
再来,吴曲说到底,是在和她争夺祖脉,能力范围内,她不想将保住祖脉这件事假于人手。
“诸位还没想清楚与吴曲是战是和,不如暂且退去吧,为护太一,我与吴曲的一战在所难免。”
话至此,众人皆惊然,她竟要独自对上吴曲!
符临门的白贞天君对凌未初和湛长风都有几分复杂,她在几百年前与凌未初同为符临门骄子,不过她身为原掌门关门弟子,被护得滴水不漏,加之钻于符道,不理会庶务,连凌未初逃出山门这件事都是闭关出来后才知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