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神通鉴(1663)
竺远尊者道,“一直听闻太一天权主官卓尔不群,可否谈两句?”
他会先开口,部分是源自心底的不安,弧昊山总不能一直装瞎子,对太一成为风云之主一事熟视无睹,然上尊一直都未回来,他实在不好做主。
但不论是归附太一,还是无视太一,试试太一重臣们的底子,自己也好有个数。
他起了个头,跟余笙论起了善恶,二人各有各的观点,俱都鞭辟入里,深刻至极。
关于善恶之辨,竺远说善性常在,余笙没专注善或恶,而是说远离了生灵,善恶就不存在了,因此不必太执着善恶。
余笙尽管入了返虚没多久,见解却一点也不落人后。
论道,也可以称为破道,两人各执一个观点,若这个观点是自身认定的真理,那么一旦这一观点被破,自身的道境也会受到极大影响。
别看论道只需要说话,历史上在论道中走火入魔、崩溃疯狂的不在少数。
不过这次,两人的观点没有绝对对立,所以火药味不是很浓。
但从他们谁也没说服谁这点上来看,道境不相上下,都异常坚定。
随后,嵘希尊者邀请姬朝月论生死,无定尊者盯向了钦擅,要论福祸,修功德的姜家尊者想与龙龟论道德,祖子昂尊者目光一转,再与和光帝君论怨怒。
和光帝君也是扶额,这玄天剑脉,看来是真对妖族不满了,要论找长生帝君去,怎又扯上自己了。
湛长风稳坐高台,将众尊者的论述听在耳中,并无动容。
道台会持续了一月,到了后期,比试结果陆陆续续都出来了,扬名者众多,天官天将们也好好添了一笔声望,后来申请临时战士转正的战士变得多了。
尊者这边的论道会进展就比较缓慢了,下面的比试都快全部完成了,他们还只刚开了头。
湛长风自然不怕论道,也没谁上来找她论道,她多数时候是在聆听,她较为疑狐的是僵族从头到尾没有现身,难道是离开风云界域了?
相传僵族在玄天某处有一片属于他们的祖地,也许他们是回去抢地盘了,这也能解释伐檀为什么非要虚空战舰了。
第1356章 史官记忆
兰秋生恨不得分出七八十个分身,将这场道台会的每个细节都记录下来。
“前世”已恍如梦,那个记忆里,妖鬼忽然出世,扫灭大半风云界域,又如洪流般奔腾消失,留下一地狼藉,三大霸主王朝、各方势力岌岌可危自顾不暇,鸿一征战风云,不费吹灰之力收了吴曲,灭了长泽南江,支持长泽南江的姚姜妊三家也没了声息。
姬家轩辕倒仍选择了出道,不过出道的时间比现在早了很多,妖鬼肆虐时,轩辕便以灵鉴修为与她八十万私军横空出世了,甚者先鸿一一步建立起了基业,成为与鸿一争夺风云界域的最大对手。
后来,就有了震古烁今的风云一战,此战,轩辕败于鸿一,后世称,轩辕大帝本源血的败,铸造了新的人族巅峰,半妖出身的鸿一,终于得到了人族的认可,广平天朝特封他为人道帝君。
及至他成为返虚,与崂荒帝君一战,崂荒帝君败,崂荒臣服。
至此,在鸿一的总揽下,玄天人道势力愈发强大,妖族以人族为了灵格天衣残杀妖类为由,对人族开战。
鸿一率领人道与其七战四胜,最终以摧毁灵格天衣,斩灭天衣创造者为议和条件,与妖族谈和,并说服妖族归附。
其实这事儿当时也是有争议的,人道虽七战四胜,但妖族并无颓势,且就是议和了,妖族也没必要归附啊,这弄得好像妖族是走投无路了才归顺的一样。
不过到后来鸿一登上天帝之位时,他无意听闻了另一个版本,说鸿一早年入了古天庭,“前世”中古天庭没有公开,算是鸿一一人的机缘吧,毕竟他没听说其他人上过古天庭。
也是在古天庭,鸿一找到了鲲鹏祖师的元神和本源血,使得鲲鹏祖师重生,等到人妖大战,重生的鲲鹏祖师恰好迈入灵鉴,觉醒了真灵记忆,回了妖族,促成妖族和鸿一交好,并且妖族以杀灭灵格天衣创造者为条件,成为鸿一的羽翼,人妖在鸿一的主持下,难得和谐。
无论如何,这一世却跌宕多了,吴曲先被南江长泽围攻没落,又归附了广平,最终败于太一。
妖鬼在太一失利后,蜗居广陵,归附了阎都帝君。轩辕也就没有在此时出道。
可惜南江还是亡于妖鬼之手。
长泽没被妖鬼重创,却在万星的进攻中遭了亡国危机,而在“前世”,万星是没有进攻风云界域的。
相比之下,风云界域的战争规格也提高了两个层次,妖鬼灭世时,宁鹤帝君与这次一样,已经成灵鉴小帝,和光王、大明王依旧是灵鉴,轩辕、鸿一也是灵鉴,再怎么打,只有几个返虚供奉参战。
再看这次风云界域大战,明明是与前世相差无几的时段,万星帝君、正清上尊俩准圣参战了,和光帝君已然返虚,宁鹤帝君脑子好似不怎么正常了,但也是返虚尊者。
更别说,还冒出了太一这个天朝,蹦出帝长生这个界主级返虚帝君。
他说不上来哪个更好更差,但是,回顾他所知的天帝鸿一的崛起史,充满了机遇和气运,有波澜,却顺遂。
再瞧太一的崛起史,充满了憋屈和转折,看似每每柳暗花明,实则悬崖边缘起舞,细听还有石子落进深渊时的空洞响声,回忆起来就双腿发麻。
兰秋生私自认为,天帝鸿一是传奇,可帝长生和太一,更是史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