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帝神通鉴(1982)

作者:孤在上 阅读记录

“吾道险阻长漫漫,开国称帝八万八,扬帆过尽千重山,脚踏诸天英雄冢,今朝皇图有新章,谁人堪与分伯仲,袖翻惊涛还人间,贺我高穹不世功!”

当初的扬汤大帝,如今的扬汤神皇,高居宇内,挥袖撒下一片天道之力赠予受损的星界,一切已经过去,一切又在恢复原样。

六道天尊知会皇楼、长生大帝、普世灵帝,共同面见这位新皇,地点就在新界外的虚空。

扬汤神皇一点也不意外,笑问,“我为它取名高穹可好?”

高穹意为苍天,然从祂口中道出,暗藏高于天的霸道和自豪。

这场会面,湛长风和普世灵帝像是被临时通知来掠阵的,唇枪舌剑在六道天尊、皇楼和扬汤神皇之间展开。

原因便是当初三千准圣有协议,皇者不入世争天帝位,同时皇者也不受天帝管辖。

六道天尊是万万不愿扬汤神皇继续争位的,皇者统治九天这件事,严重程度堪比神脉解封,这俩一旦翻身,谁还牵制得了?

意外的是扬汤神皇没有暴怒,祂比以往来得平静,似乎真成了无欲无求的天地。

一轮话后,祂道,“我为高穹之天,我只对高穹负责,他界与我无关,入皇楼隐世也无不可。”

六道天尊心落地,神情微松,七位神皇倒依旧是冰冷高远的模样。

很快,六道天尊和普世灵帝就告辞了,湛长风却被叫住了。

七位神皇分别是南墨、灵犀、太阳、贵木、庚辛、离天、问招,开口者乃庚辛神皇,七位神皇不分高低,但隐隐以祂为首,祂是当前最古老的皇,也是唯一一个中级界的皇。

“帝长生,你乃世间大帝,扬汤之后,无人能撄尔锋芒,愿你佑神道正大。”

换言之,祂希望湛长风登上天帝位,成为皇者在九天的代言人,如曾经被寄予同样希望的扬汤和神都一样。

湛长风不为所动,高彻之姿更胜于祂们,“既不入世,理当缄口。”

被怼了的庚辛神皇面色不改,“你听不听,与我们无关,我们只要得到最后的结果。”

“帝长生。”扬汤截了话,好像祂们之间的恩怨已一笔勾销,“苍天你拿走。”

第1632章 太一养士揽八方

那次会面后,扬汤天朝部众彻底撤入新世界,扬汤神皇也没再露面。

湛长风和余笙行走于苍天某一中界,从旁经过的众生,如那陷入了迷途的羔羊,不知危险来自何处,不知从何嚎起,却满身惶惶,惹人怜悯。

纵观山河,俯仰天地,浊气升而清气降,气数低迷。

二人在一处裂谷停下,泥地里埋着半截碑,露出地面的部分覆着厚厚的青苔,一如失了血肉的残骸。

湛长风道,“这是聚运碑,聚地运。”

这种碑在各界有很多,皆是用过的模样,料想是扬汤为达创界目的,一举将各界的地运夺了去,每界夺的不多,但足以让被夺运的那个区域气数凝滞,甚至衰落,数百年内恐难出异宝英杰。

太一也注重气运,所行之法却是疏解大地气脉促生机、引领一界进程顺天意,而得天运支持。

余笙微感苍凉,“扬汤以万界不幸成一界之幸,未免残酷。”

“因果循序,旁人无可指摘。”湛长风道,“扬汤创界,耗费了苍天太多气运,其天朝尊者也早已死伤殆尽,这样一个天朝,拖着气数凝滞的苍天,是走不远的,祂舍下苍天,就像去掉大尾,对彼此都是解脱。

这些星界中的修士看不到这一层面,依旧将扬汤视为老祖、上帝,我们若贸然接手,摘不掉入侵者的帽子,空增仇恨。”

余笙点头,“不如晾他们几百年,等他们意识到扬汤已将他们抛弃,再插手。”

“也可以,就趁这段时间先行摸排苍天各界的状况,到时好对症下药。”

“陛下想帮助苍天恢复元气?”同情诸界生灵是一回事,帮不帮又是另一回事了,余笙心有顾忌,“扬汤天朝在苍天的威望稳如磐石,不可动摇,时值神皇出世,凡有所感,俱都顶礼膜拜,我们恐难以取代祂的地位,如有一日祂重返苍天,此方生灵不见得会站在我们一边。”

“你难道只想获得苍天的资源,不理它的沉疴吗,宁归,苍生的好坏从不是我们的行事风向,如能视万物为刍狗,无所偏私,不仁则为至仁,秩序方能井然,演变方能循环,而我们也将得到天地的认可。”

湛长风自然而然地将苍天事务甩给了余笙,“你也该独当一面了,凡事不可只计较利益,应看到每一事物后的本质,每一变化后的规律,见天地而思齐,这样才可独立长存,历万变不衰。”

害怕为苍天付出后,被扬汤神皇坐享其成,这是正常的,也是臣子谋士该有的思维,但不该是帝君的思维。

湛长风有意磨砺余笙,将苍天交给了她,没给她一个帮手,如今太一在各天域都有动作,也抽不出人手来给她。

余笙不是愚笨人,听了她的一席话,思绪翻转多遍,模糊中有感,沉下心聆听山川的声音,尝试抛却利益考量,以一种更为旷阔且伟大的视角去看待世间变化,分辨天地万物之间的气运变动规律,思辨气数、定数与命数的关系。

气数、定数与命数是她与生俱来的道,思维转变,剥去了外界错综复杂的影响,她的道愈加清晰,天道那般的无情和博爱融入她的灵魂,洗炼道心。

当她回首,石皮从身上掉落,裂谷已成山峡,奔腾的流水声在空茫的天地间回响,提示着她时过境迁。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