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神通鉴(859)
湛长风边画边说道,“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古往今来多少人叩天问地,寻求着寰宇间的秘密,企图更接近‘道’,如果道境的修行是‘体’,那么武.法.儒.佛.剑等以及机关.阵法.符.医诸多旁门就是‘用’,以用悟体,自体修用,体用相辅相成,道途远矣。”
“但是,又有多少人卡死在了半路。”
五木将视线从图转移到了湛长风身上,湛长风低眸画图,“我素来敬佩旁道大师,比起武.法.儒佛等经过千百代已经大致形成的证道体系,旁道的零零散散.断代隔代,不是更显得那些执着于此道的修士,精神是多么可贵吗?”
“我听着,你怎么像是在讽刺旁道的狭窄.闭门造车。”
“一句话在千人耳中有千种意思,我自认客观的话,你却听出了讽刺的味道,是不是意味着你本身在困惑.质疑旁道的发展和前途呢?”
“准确地说,你在机关一道上陷入了桎梏,不知道该如何继续下去了,这种迷茫和不确定让你对机关本身和它的将来产生动摇,于是在别人提到这个问题时变得敏感。”
“你说我在讽刺旁道狭窄闭门造车,实际上,是你觉得它艰涩难以为继,是么?”
“.....”
湛长风喜欢将事实摊开来讲,就像是治伤一样,只有把腐肉彻底剜除了,才能敷药包扎,至于过程中的鲜血淋漓和可能给人的痛苦难堪,并不在她的考虑范围内。
遇到这样的人是不幸的,因为她能在最短时间内找到你的心隙,然后一针见血,把你那些无法面对的隐秘全然剖开,摆在你面前。
这种情况下,你一般有两个选择,恼羞成怒,或者像五木一样,坦然承认。
“我承的是最精深的机关一脉,观的是前人今人最精辟的手札心得,余生三十二年,术中至理学了七八。非我闭门造车,而是同道大师已经不能和我论法。”
“我入了桎梏,是因为机关一道入了桎梏。”
她到了机关术的尽头,迷惑中,回首想找曾经引领她的人,却发现那人已不在,左右四顾,再无人带她向前走。
比起制造机关,湛长风更擅长破解,所以说到真正的机关术,确实是五木领先于她,领先于时人。
“术业有专攻,在机关方面,我没有资格给你任何建议,”湛长风道,“但既然你的技术到了尽头,为什么不返本溯源,去思考机关术存在的意义呢,道有万千,概而论之便是脱离劣根.成就本源,其中,武道追求生命极致,遵一心字,法道勾天通地,行一法字,儒道探问宇宙哲理,求一真字。”
“存在的初心,往往是一个道统能够长久发展的支撑,也许等你知道了机关术为什么存在,就能明白它该如何成长,未辟的道路自然会开辟,未知的至理自然会知晓,到那时还怕技术有桎梏吗?”
五木默然,而后真诚笑道,“你道理大堆,那你说说看,它为什么会存在?”
“我又不是无所不知的圣人,怎么样样都知道,不过我年幼初知机关时,有人这样说过:机关难吗,有什么难,以前有个野人摘不到树上的果子,于是拿了根木头劈作两半,踩在脚底,后来嫌不稳,就用短木将两半长木固定了起来,第一把梯子就出现了,这就是最简单最初的机关。”
五木怔怔问道,“为什么不用长木把果子打下来?”
湛长风顺口回答,“怕果子摔坏吧。”
.....
迷雾般的沉默。
最后机关师木着脸把重点拉了回来,“话虽糙,但不乏事实,因为需求,所以才会去创造,然后在千万年的甄选下,或衰落消失,或推陈出新.不断深化积累形成传承。初衷虽简陋,不及后世赋予的高深意义万分之一,却是最浅表也最核心的真实。”
湛长风道,“我无意对旁道本身评价什么,但就大局看,比起法武,旁道这些大师传承显然更加窄,为什么呢,一来法武的未来很可观,无数前辈几乎是将这几条路铺平了。”
“二来大师传承偏学术,重专研,并不适合大部分人,且是摸索着前进,谁也不知道前面是什么,又走不走得通。”
“三来大师传承本就择徒要求高,在正道的阴影下,不开门见山,反倒敝帚自珍,你随便去民间走走,会武会法的随处可见,找一大师却如海底捞针。”
“大师传承会断代,会停滞不前,除了此道本身艰涩,又何尝不与外界有关。”
“若天下人不知道有你这个传承在世,就更没人去学了。没人学,还传什么。”
湛长风啪一声放下笔,“我只有两句话,对大师传承,集思广益积沙成塔,对大师本身,真知源于实践。”
“集思广益积沙成塔,真知源于实践.....”将整个谈话细细回顾起来,五木精神一震,目光灼灼地看着木板上的图,“迫使我承认道路艰难.追究起源初心,又从机关论到旁道传承的处境,你想干什么?”
湛长风点了点木板上的图,“来自偃师的,甚至有些不现实的机关武器构想图,面对这样的挑战,你会拒绝吗?”
五木摇摇头,她不会拒绝,未知的机关对她来说都有无与伦比的吸引力。
“我知道你不会拒绝。”
湛长风没有看五木的表情,重新拿起笔,以图中武器为点勾画起来,“原本我们的谈话应该围绕你进行,然后在我讲出那个野人故事时终止,因为我明白,一个以机关为终身事业的大师,凭着一张充满挑战的图和突破桎梏的希望,就能被轻易引诱出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