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红楼]婢女生存日常(416)

作者:六月泽芝 阅读记录

提及这个,鸳鸯倒也颇为赞同,却还是摇头道:“话虽如此,事情却不是这么办的。依着我看,宝二爷也不是糊涂人,你只管暗中一五一十与他回明白了,旁的便好料理了。至多不过往二奶奶处问一问,再多使两个婆子看守门户罢了。

你且想,你我都能料到的事,难道老爷、二奶奶他们料不准?怕是有个不能为的缘故,方这么着。可赵姨娘并环哥儿,又是哪个牌位上的人,还用着他们见客说话不成?我料准了,就是老爷不提,二奶奶也必会使人严严看住了,不然,她面上又有什么光彩。”

这般说了一通,麝月果然安稳了些,又见时辰果然不早,便辞了去。

倒是鸳鸯寻到门外,正赶上紫鹃回来,就将这些话一五一十说与她来,又道:“既有这么个心,只怕往后也未必安稳。如今姑娘又是许了宝二爷的,休说那边,就是咱们这里,也须得仔细起来。”

紫鹃道:“你放心,我心里有数的。这三五个月,怕是还罢了,至如往后,又有哪个瞧得准了?”

见她这么说,鸳鸯倒自笑了:“你倒越发进益了,实是比我们强,难怪姑娘一心看重,原也在情在理的。”

一行说着,两人忽见着那边一阵喧闹,展眼望去,却是秋爽斋那边正围着人,但见红绸彩缎,各色花灯等物,俱是一派喜庆洋洋,显见着是妆点的意思。

两人不由站住瞧了一阵,心底微微有些怅然:转眼间,三姑娘探春,也要出阁了。

第366章  盛筵

却恰如她们所见,探春出阁一件,便是一日紧似一日,转眼便是到了眼眉前。

自尤氏起,连着凤姐、李纨,到宝钗、宝琴、黛玉、惜春、李纹、李绮,乃至已出阁的迎春、湘云、邢岫烟等俱都齐聚秋爽斋。一则与探春添妆贺喜,二则也是与她言语消遣,然而或有缺乏的,稍作填补之意,一尽素日姊妹之情,也不消细说。

只因这一桩婚事,原是定给了南安郡王,且贾家如今因宫中元春之势,更有十分光彩,不免打迭起精神,越发筹备得太平富贵,十分盛大。

只从当日夜间起,便有一担接着一担的蜡烛抬进来,又将从大门起,仪门、大厅等正堂大门,一径打开,两边台阶便,自有一色朱红色大灯高照,点的如同两条金龙一般,十分鲜亮。

及等到了大观园中,从大门处至探春所在秋爽斋,又着各色水晶玻璃风灯做引,一径蔓延开来,倒似朵朵金花,生生铺开两路,浑如旧日书中所说典故‘步步生莲’一般。

至如探春所在秋爽斋,连着各处门庭,都是用红绸彩缎妆点起来,饶是庚夜时,也是一色夺目辉煌。及等如此,越发显得灿漫夺目,使人心生欢喜。

那边南安王府也是着人细细打点妥当了的,两家又依古礼,原系黄昏之时结姻,却将酒席流水一般铺展开来。里外各色亲朋世交,官吏往来人等,也是照例前来贺喜。

当下里,花簇簇一条街面,车来马去,端得浩浩荡荡,粗略算来,也有十来顶大轿,三四十顶小轿,又有家下人等大小车轿,更不下百十余辆,又有各色马匹人等,竟不能胜数。

幸而凤姐早有区处,且这些个人,有的只是略露一面,祝贺唱名之后,稍作礼数,便自辞去,那边宁国府又竭力帮衬,方将这事敷衍过去。

及等入夜,探春戴七翟冠,着大红衫袍,披霞帔,已是按品大妆起来。黛玉等姊妹俱都相陪在侧,也有伤感的,也有宽慰的,又有不舍的,也不一而足。

倒是探春神情安然,并不见半点局促,宝玉从屋外进来,猛然一看,眼圈儿一红,差点落下泪来:这情景,与旧日长姐元春入宫之时,竟有六分肖似。

也难怪,到底是姊妹。

他心中伤感,却不敢怠慢时辰,忙上前来言语,道是时辰已至,那边霍家也是打点了人马,且来迎娶了。

若是寻常人家,这时或还有拦阻新郎等事,可贾家也罢,霍家也罢,都是正经大家,原不用这些俗套,不过略作言语,照着古礼留下两首催妆诗,便将探春迎娶出去。

黛玉等人原是女眷,虽是伤感,也只得含泪相送,倒是尤氏、凤姐等人,尚能送到门外,又有宝玉等兄弟,至将探春送入王府成礼。

当夜,红烛高烧,巾帕微露,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过人间无数。

而后拜高堂,会宾客,结两家之好,三日后,方自回门。

先便是拜见贾政等长辈,而后又与姊妹兄弟人等厮见,一时言谈款叙,也不消十分言语。只众人细细看来,探春两颊红润,双目有神,一时说及羞处,虽有躲避啐骂的话,瞧着却十分舒展,可见夫妻和睦,于霍家也算安乐。

那边霍宁又是待上恭敬,待同辈亲厚,连着大小人等都备下礼物,既妥帖,又是各人所喜,也是十分用心。一时与探春相见,夫妻两人携手而笑,更显两厢和睦。

因此,非但贾政等人心中快慰,连着宝玉、惜春等也都放下心来。

过后,凤姐更是笑道:“真真是天作之合。”

惜春听着,也破天荒点头称是,因含笑道:“三姐姐原是极聪敏的人,自然能上下合意。”

旁边尤氏听了,不免打量惜春两眼,方又寻凤姐言语,因说及东宫等话,凤姐忙岔开话头,手指却是拉了尤氏衣袖一下。

尤氏也是会意,忙止住话头,重寻了旁话来。

如此热闹了一日,及等将探春归宁一事安置妥当,凤姐方拉着尤氏出来,一面怪道:“大嫂子你也越发没个成算了。虽说都是姊妹兄弟,那也是人多口杂的,如何能说细故来?”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