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微(27)
说罢服侍母亲试穿。
母女二人重归笑颜。
小宁掀起帘子脆生生回禀:“小姐,嘉少爷有信给您。”
“您看,但凡其他方式能解决的,嘉表哥不会见我,反倒是我,上赶着在他跟前表现。”林施微拉着母亲的手。
诚如第一次见面时所言:自己的人生应当自己负责,他永远不会因师兄对她另眼相待。
但他却因她有价值恩泽于她。
她也一直在努力地证明自己。
“记得恭谨勤勉、温顺谦卑,若能得他青眼,存三分兄妹之情,于你将来不可限量。”魏阅音一颗悬着的心总算落回去。
“嗯,好。”
来信内容不多,只是提前透露即将安排她在梵云庵住一段时日,一切自有大舅母安排。
三月下旬,大夫人心神不宁夜间多梦,一病不起,表小姐为表孝心,自请前往梵云庵抄经斋戒三十日祈福。
老太君略微讶异,问林施微可吃得了山中清苦,如若不行也不必强撑,住个十天半月也一样。
免得让人以为国公府苛待她。
梵云庵环境怡人,依山傍水,可到底乃方外之人苦修之地,林施微纵使落魄,却也娇养长大,普通人吃的苦她未必吃的了。
林施微回:“大舅母慈爱温善,多番恩佑我与母亲,如今她身体有恙,施娘纵然扇枕温衾,也难报答万一,区区抄经三十日又有何难。”
老太君颔首,夸吕氏没有白疼她一场。
吕氏却在内室泛起嘀咕:“容善,京师那么多名庵,为何非要给她安排这么清苦的一处?”
“不苦怎么显出她对母亲您的孝心。”魏令嘉盯着棋盘,笃定落子。
吕氏瞥了他一眼,淡淡道:“我要她这么多孝心作何?不过倒是给她积了一个好名声。”
出发那日天朗气清,除了小宁冷彤,魏令嘉又给她安排了那位梁姓嬷嬷,外加八名乔装护院的暗卫。
因梵云庵偏僻难行,来往香客稀疏,附近的人家三三两两,亦不密集,又有古木深林掩护,为刺杀作案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魏令嘉这是唯恐幕后之人不上钩。
第16章 第 16 章
庵堂后院有颗杏树,正当季节,春光作序,杏花疏影,由红转白,远观宛如粉雪覆枝头。
后院一共八间房,足够主仆四人居住。
正房内室窗明几净,显然被人仔细打扫过。
房内帘幔颜色清雅,被褥崭新,皆为上好的绸缎,闺中用品一应俱全。
除了每日要吃素,看起来并不会比平时过的差。
不难看出嘉表哥的一番心意,即便做饵,也尽量不让她吃苦。
林施微心内涌过一阵暖意,此后对他更是十二分的敬重。
庵中姑子每日运送新鲜果蔬,有时也分享些自己做的糕点斋菜,所用食材简陋粗糙,味道与国公府的相差甚远,难得林施微从无半分嫌弃,甚至让小宁将家里带来的糕点也分予她们。
抄经枯燥,有人却乐在其中。
她每日沐浴更衣,认真抄写经文祈福,内心渐渐平静,虽会想念母亲、娆娘,但也时常沉浸在这远离尘嚣的仙境。
如此淡泊的度过十日,连个刺客的影子也没见着。
倒是见着了嘉表哥。
魏令嘉身着玄色杭绸窄袖贴里,腰束玉带悬银色忍冬金纹福袋,阔步走进书房。
“嘉表哥。”看见他,林施微眼睛一亮,连忙搁下手中毛笔。
冷彤不动声色走到了门外守着,小宁见状自去沏茶,不过她心细如发,贴心的将四扇房门一一打开,这是临行前太太耳提面命叮嘱的事,梵云庵与世隔绝,决不能让嘉少爷与小姐有任何独处的封闭空间。
嘉少爷是君子,她们是小人,然而比起行差踏错万劫不复,倒不如先当小人来得长久。
林施微看在眼里,理解母亲的做法。
魏令嘉暗笑,转而看向林施微,一派和煦的问她过的是否习惯,还有没有什么需要添置的?
“谢谢嘉表哥,已经足够,再添下去就不似祈福倒像是来享福的。”她忍俊不禁。
连妆奁里的香脂香膏都是凝德斋里最好的,嘉表哥做事周全的可怕。
魏令嘉挑了张她抄写一半的经文,字迹工整,“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从前为了装的像个初学者,林施微并不敢在惊鸿馆认真书写,近两年才开始慢慢恢复从前的笔力。
字迹虽算不上多么惊艳,却也清爽秀丽,绝对不丑。
所以魏令嘉拿起来看的时候,她非但不怯反而有丝期待。
“其实也不用抄的这般辛苦,每日一页即可。”他道。
“我于大舅母之心赤诚,即便是来办案,祈福也是真的,又怎能懈怠敷衍。”她的诚意发自肺腑,也能灵巧的表达出来,让听的人舒心。
小宁端着茶具走进书房,林施微亲自为魏令嘉斟茶。
她隔着帕子捻起一块小小的花形糕点递给他,献宝道:“这是我们自己琢磨的杏花糕,您尝尝。”
魏令嘉犹豫片刻,在林施微错愕的目光中微微倾身,衔走那枚糕点。
隔着丝帕的手指被他的热息灼了下,吓得她险些松手。
“味道不错。”他仔细咀嚼,看着她目光里的惊慌疑惑。
守在门外的冷彤翻个白眼,嘁了声。
臭不要脸的。
想到嘉表哥平日的为人,林施微忽然觉得可能是自己递糕点的行为过于草率,显得轻浮,而他不忍拂了她面子才就着她的手吃下。
至于他为何不用手接,因为翻看她抄写的经文沾了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