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梅园食方(21)

作者: 坐夏 阅读记录

阿草和袁志在西北长大,对这声音该是无比熟悉的。可一直近旁护卫的袁志也不知是去了何处,只剩下个一心采蒲棒的婢女。

这情境,落在过路的人眼中,自是不消说。

何况,崔明端也不是顺道来的,入宫一趟,陪着陛下赏玩书画,还是放心不下。

中秋佳节,府里花一千两银子置办菊花来赠她,管事之意,是萧家看不上,回转到了府里,好不容易分发给各房各处,才不至于浪费了。

眼下,国库充盈,天子勤政,也忌讳奢靡。他若不亲自来走一趟,来日崔家是如何败的,只怕都不清不楚。

阿藤也骑着匹马,看大人停了好一会儿,适时提醒道:“贵人身边的护卫不多,但袁侍卫功夫极好,也十分警惕,发现不对,即刻便会回来,大人是不是——”

后面的话,阿藤还没说完,崔明端已经握着缰绳,驱着马儿往前。

芦苇不高,还没到马背,光用马头来开路,马儿也时不时打个响鼻。没等近前,已经被发现了。

至此,他自然也看清楚了眼前的人——这位身量高大的侍女,听说受伤后神智不如常人,面上确有几分童稚与迷茫。

阿草见了他,当即拉开马步,做了防御姿势,大声呵道:“你是何人?”

“崔家六郎。”

崔明端没下马,只是照着礼节拱了拱手。

“崔家六郎?”

阿草嘀咕了几声,一个劲盯着马看。他的坐骑是一匹好马,应该是京城里的富家子。那个给郡主送花送鱼虾的崔大人,行几来着?

今日崔明端脱了绯衣官袍,身着常服,袍子绣着青松竹柏,自是一派谦谦公子的模样,只是面上没多少笑意,威严了些。

“你是送花给我们郡主的崔大人?”阿草想不明白,便也不想了,问他就是了。

“前几日,家仆是来过。”崔明端听后一笑,不置可否,反而是问起了她,“请姑娘通传一二。”

第012章 玉茄果脯

萧鸣笙站的位置,也不太远,约莫是三四丈,借着几丛芦苇的遮掩,恍惚如诗经里说的,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原该是在水一方的佳人,正稳着心神,勉强扒拉着翻飞的发丝。

穿越之后,一直面对的都是阿草他们这些下人,自己神色抑或是行事略有不妥,也没人明目张胆打量、质疑。

但是,这位——似乎就是原身的未婚夫婿,不能是上门来退亲的吧!

阿草生怕她没听见,又走过去再说了一遍,“郡主,这位是崔家六郎。”

“……”

她刚刚有听到。只是,谁向她解释一下“崔家六郎”?

萧鸣笙顾忌着礼仪,到底也没转过身,略略清了清嗓子——可惜,不清倒也罢,一动嗓子,四处纷飞的芦花细绒像是钻到了嗓子眼,刺挠得厉害。

她急得眼眶发红,眼泪都要留下来,赶忙是捂着心口,无声咳了咳。

“郡主,崔家六郎……”阿草又歪着头提醒了一句。

“……”她晓得。葱玉般的十指捏着蒲棒的茎,什么也没说出来。

崔明端越礼瞧了一眼,只觉伊人身形如蒲柳一般娇弱,在河滩的晚风里摇摇欲坠。

他下马先是行了一礼,克尽臣子本分,“臣——崔明端,路过此地,特来拜见。”

“……”

萧鸣笙更是急了。特来拜见——特来解除婚约?

这婚约解除倒也罢,只是依着萧家目前的处境,再解除婚约,这日子是不是就更加难过了?

好歹也等她将诸事摸个清楚明白!

崔明端等了半晌,没等来动静,也己起身。他与她的关系,自然不是严苛的臣下。

而萧鸣笙这边,那几丝恼人的丝绒,终是被口涎带着咽了下去。

“咳……”萧鸣笙胡乱应了一身,后背热热麻麻的,出了一身的汗。

罢了罢了,若是他先提的,那自己倒还有争取的余地。补偿的银钱铺子,她会一一笑纳;最最要紧的,再同他要几个会看账会打理家事的人。

她的算盘打得响亮,崔明端亦是负手站着,没再开口。

二人不近不远站着,夕阳已慢慢落在山顶,晚风袭来,带着芦苇的清香,似乎也掺了些旁的。

借着衣袖的遮掩,崔明端舒展着拳头,久病之人出门这样久,风也凉了,也不晓得回去。

他默默叹息,抵在身后的手在袖中默默收拳,终是甩了袖子,拱手道:“不知是否方便讨口水喝?”

“嗯?”

萧鸣笙余光紧紧抓住他躬身的动作,脑子和眼珠子动得一样厉害:要喝水,且去河边。

香蒲本就是长在河滩边,他骑着马来,随意赶赶就到了。

但是,矜贵的崔家六郎,不喝河里的水,自然也不是来讨水喝的。

萧鸣笙慢慢走出河滩,照着这具身体的虚弱程度,在这样紧绷的情况下,不一定走到山腰的院子。前一回有阿草在,背着倒也没什么,要是在外人面前落了面子……

“大人才回京,必是诸事缠身,”萧鸣笙轻咳,攥着帕子稍稍缓了口气,“百忙中来此,或是有要事,不妨直说。”

“郡主说的是,臣来此,确是有一桩事——”究竟是何事,崔明端到底没说出口。难不成是要他说:来此,是为了查一查府中刁奴是否做出欺上瞒下的事来?家丑,何必外扬?他家治下不严,转而来问她,算什么事?

只是,他的话含了素日办公的语气,萧鸣笙与他是头一回见——因着礼仪,她连面也没见着,但听出其中威严,便如实道:“这几年,我一直病着,家里的庶务是交由嬷嬷来做。也不知……大人,是要问哪一桩的事?”

上一篇: 施微 下一篇: 此渊非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