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梅园食方(266)

作者: 坐夏 阅读记录

而京城的商铺里,人来人往,好不热闹。九月下旬,冥衣、靴鞋、席帽、衣段的生意都空前火爆。

卖菊花的商人都暗暗捶腿,大呼失策:四方石碑已经立好,寒衣节就快到了,今年定是要好好祭拜的,卖完了菊花,光顾着侍弄梅花了,怎么不抽空剪些纸钱?

梅花坞,气氛难得沉闷着。

萧鸣笙拿着剪子,照着花样将冥衣一一剪下,护卫们无事也帮着做,装了数十筐,回廊放不下了,便搬到库房去。

过了寒衣,十月初六,就是崔家下定的日子。

萧鸣笙比任何人都焦虑,除了剪冥币,就是围着那篱笆的照殿红踱步,练箭时更是频频走神。

——姐妹,过了十月初六,要是再不换回来,两家亲事便成定局了。这亲,比以前更不可能退。你不愿和崔家有来往……可是……

她并非是萧家女,占着了大便宜。没尝到多少苦楚,就捡了现成的。现成的忠仆,现成的道长,现成的探花郎……

她有的,也就是那间小店,还有两张银行卡。一张吃用,一张备用。特别是备用这张,里头存的钱,多少能抵她的愧疚。

唯一的问题就是,密码,原身能试出来吗?

“659674,659674,659674……若你真不愿意回来,我把我能有的,都给你。密码,密码,你记好了……659674,659674……”

她在荷花池转了第八圈,就连是崔三爷的护卫,都忍不住嘀咕道:“郡主在念叨什么?”

“反正不是崔大人。”

“……”

卢妈妈走过去一听,险些扔了手里的东西,看着主子心事重重的侧颜,她也忧心,“郡主,姜汤熬好了。”

“好——我回去吃。”

萧鸣笙也不知管不管用。正如她脑子里的记忆片段,她也不能想起来。

这些日子,卢妈妈的焦虑也不少,全体现在这碗红糖蛋里。

姜汁熬得浓浓的,加上红糖,不用走近就能闻到香味。

天寒时节,萧鸣笙也愿意吃点姜汤暖暖身,肚子暖了,整个人也暖乎乎的。

卢妈妈的厨艺,似乎也小有长进,看主子吃得香,也难免絮叨了两句:“都是照着郡主的方子做的,姜切薄片,跟红枣桂圆一起放入水里,大火熬一刻钟……”

阿草在不远处,托腮看着西北方,默默将剩下的也念了出来:“加入一勺红糖,边煮边搅动,避免粘锅。打入鸡蛋,煮到一面凝固再翻另一面。两面都凝固后,立刻关火,盖上盖子,焖半刻钟。这样煮出来的鸡蛋就是溏心的……”

一老一少的话音重合在一起,辛苦了耳聪目明的护卫。

说完了方子,卢妈妈便期期艾艾的,“郡主……”

“怎么了?银子不够了吗?”

萧鸣笙也心不在焉,就吃了几口热汤。姜和红糖也不能安抚她的情绪了。

“郡主……其实……”卢妈妈悄悄瞥了眼外头,要跪下去。

“这是做什么?嬷嬷怎么和我见外了?”

萧鸣笙赶忙将碗放下,“不能是这一次的赏赐,又出了问题吧?”

第137章 入赘去

卢妈妈半跪着, 老泪纵横,“郡主……奴婢……没什么见识……人人都说崔大人是个好的。这些年,拜神都求的主子早日成婚……”

“嗯?想来是嬷嬷心成,初六, 就是纳采的吉日了。”萧鸣笙笑着安慰道。

“唉……奴婢再糊涂, 也能看出郡主不想成婚——”

话没完, 堂屋便响起了一道笑声:“我说怎么今日静悄悄的, 原是我来得不凑巧。”

门口站着的, 正是笑意盈盈的柴氏, 手里还牵着个玉雪可爱的小娘子。她也是甜甜叫人,“朝娘给郡主请安。”

被外人撞见, 也不知听没听见, 卢妈妈老脸挂不住, 萧鸣笙却镇定自若, 让她去灶房给朝娘端牛乳茶来。

柴氏瞧卢妈妈一脸的泪痕,也摸出帕子叹道:“想我当年出嫁前, 家里嬷嬷也是这样,拉着我手哭了又哭,反倒让我娘亲没找到由头哭一番。”

“阿娘……”

朝娘头一歪, 往两位大人的面上看了看, 疑惑道:“可我听说,这一次是崔叔叔要入赘郡主家, 不应该是崔叔叔的娘亲在哭吗?”

“咳咳……”

柴氏喜爱朝娘的活泼, 也爱修哥儿的沉静。这会儿, 倒是后悔没带修哥儿出门了。

“朝娘出去外头玩一玩, 也不知池塘里还有剩下一支莲蓬?”

“不要……娘亲,我想听听崔叔叔怎么入赘的, 以后我也要招个人入赘。”

“咳咳……”

柴氏真真是被这孩子逗坏了,萧鸣笙亦然,招手让她过来,“我们朝娘这般贴心的小棉袄,连我都稀罕。”

朝娘也喜爱美人,二人便这样含笑对望,“郡主,你长得美,性子又好,还会骑马射箭,还会做好多好吃的,京城最好的厨子都做不出来。郡主能不能生个小郎君给我呀?他一定又好看,又香喷喷——”

“咳咳……”

柴氏今日的咳嗽就没停下来过。萧鸣笙爱怜摸了摸小姑娘垂下的发丝,偏爱哄着她,“我也想呀……朝娘等等看?届时我生不出来香喷喷的小郎君,我能不能把朝娘接过来当我的小娘子?”

“好呀好呀,那我有两个娘亲,就是京城最厉害的人!我要像郡主一样,把坏人都射死——”

“嘘……小孩子可不好说死啊死的……”

“嘘……”

朝娘也鬼精灵似的点点头,过完嘴瘾,才被阿草领出去玩了。

柴氏则是一个劲致歉,“这孩子被我惯坏了,郡主见谅……”

上一篇: 施微 下一篇: 此渊非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