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鹃诧异的扬扬眉,没想到会听到李秀莲的名字,不过她立刻都记了下来。
于会计昨晚有证人。
“你们全家都在家?”
“嗯吶,下雨天还能去哪儿。”
杜鹃:“那你说说你们所里王大爷,你对他熟悉吗?”
于会计:“王大爷人挺好的,孤寡老人一个,唯一一点爱好就是喝酒,他上班喝酒挨过批评,所以一般不太在上班时候喝酒的。而且我们供销社都知道的,他一般喝酒也就一小盅,连一两都没有,不知道这次咋喝这么多。”
杜鹃:“他酒量呢?”
“酒量好,能喝二斤。”
杜鹃在王大爷身上画了一个小问号,说:“那你们这个月效益好的事儿,你跟别人说过吗?”
于会计顿了一下,杜鹃赶紧说:“这些事儿你可不能隐瞒,隐瞒之后如果被我们查出来,那可就不是一句两句能说清楚了。你也不想被列入重点怀疑吧?”
丁大姐:“我说过的,难得这个月收入这么好,我就显摆的说起过几次。我们家属院儿应该挺多人都听说过。不过也不止我啊,不止我一个人说,别人也说了,那我们供销社小芳也说了,她抱怨最近买东西的人多,忙的脚打后脑勺,也抱怨了好多次呢。”
杜鹃:“那你都记得谁听过你说这些吗?”
“我不确定了,应该挺多人都听过。呃……我们供销社的职工也都基本住在供销社家属院儿,大家都是不同的供销社,少不得多了几分攀比。所以我跟挺多人显摆过,其他人也都显摆过……估计知道的人数都数不过来。”
于大姐尴尬的不知道怎么办好。
杜鹃:“那今天上交的事儿,这个知道的人多吗?”
“我们系统都知道啊!大家都是同一时间交的。”
杜鹃微微蹙眉,心道这个可难办了啊。
这知道的人这么多,范围就太大了。
杜鹃又跟其他几个工作人员询问了一下,果然,大家都没有什么保密的意识,都说了不少的。
张胖子:“别泄气,先排查他们所有人不在现场的证明,落实一下他们的证人,包括家人的情况。”
杜鹃轻轻点头。
虽然她入职之后也经历了好几个案子,但是还是第一次遇到这种比较“正规”的案子。
“蓝大爷。”
“老蓝你过来了?正好,你不来我还得回去叫你,你给看看他这个撬锁……”卫副所瞅见蓝大爷,赶紧招手。
蓝大爷:“我看看。”
杜鹃也凑过去偷师,多学习老同志的经验啊。
蓝大爷仔细看了看几个被撬开的锁头,说:“这撬锁的是个内行。”
“内行?这撬的乱七八糟的,这边都要撬烂了,这样也叫内行吗?”杜鹃真诚发问。
蓝大爷认真解释:“你看,你觉得这撬锁用的是什么?”
杜鹃看着划痕,说:“铁钳子。”
“对,铁钳子,一般专业的人都用专业的工具,撬锁都是用那种细细的铁丝。这种粗糙的铁钳子一般都是外行干的。但是你看这些划痕,怼成这样,分明是外行中的外行。可就这样一个外行中的外行,竟然接连撬开了两道门锁,紧跟着就连保险柜都撬开了。可能吗?特别是保险柜,这绝对不是蛮力撬锁就能搞定的。而且你看里面这里,这里看得出吧,这里细细的划痕就几道,应该是几下就把保险柜弄开了,这些外面面上的伤痕,更像是一种伪装。而道上的小偷儿,基本上活儿能干的很利索的都是叫的出的。而且他们学这个手艺也分派系的,就那些人,都能扒拉出来。当然,如果是外地的我就不敢肯定了。可是能把供销社摸的这么清楚,是外地来的人的可能性不大。我倾向于是本地人,熟悉的老手儿伪装成新手。查一查跟供销社有关的人,看看有没有登记在册的。”
卫副所:“马上办。”
“他在手艺上隐藏了,那就说明是熟悉我们工作流程的,可见十有八-不是干净底子的人,那既然是有点底子,能隐藏撬锁,也能隐藏其他的。这鞋印,我建议你们再仔细看看。下雨天鞋印这么明显,他不会留下来的。现在调查的鞋号是多少?”
杜鹃:“四十四码的。”
蓝大爷:“要往小了看,他很有可能小脚穿大鞋,制造脚印隐藏自己真实的脚印。”
蓝大爷低头挨个鞋印自己检查,坚定了自己的判断:“你们看,每个脚印的前边都比后面稍微浅一点,就这一小段儿,浅一点点,相当不明显,但是也是能看出来的。”
卫副所:“这个位置,差不多得差两个鞋号。”
蓝大爷:“对,我偏向于四十二码的鞋,但是也有可能是四十一码,绝对不可能是四十四码。”
他们多年公安,这些慢慢查都能查清楚的,但是有了蓝大爷,他建国前就是干这行,经验十分丰富,有他在,大大缩短了调查时间。可以更快的做出判断,不管什么案子,都讲究兵贵神速。
这次也是一样。
杜鹃看着蓝大爷,眼睛亮晶晶的,满眼都是崇拜。
不愧是她师爷,就是厉害。
蓝大爷:“你们走访调查吧,倾向于我说的这个,我回去把咱们市里早年干这行的都写下来,你们也挨个儿排查一下。这手艺这么利索又会伪装,不可能是初出茅庐。”
“好的。”
“王大爷那边也调查一下,看看他是个什么情况,这么叫都不醒,应该是吃了药的。小赵你们把他送医院另外等他醒了详细调查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