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六零小片警爱吃瓜爱工作(89)

到处都满满当当的。

其实杜国强是能理解的,从旧社会走过来的人,日子艰难过,也是晓得人多力量大。所以老人才坚决不分家。虽说住在一起摩擦不少,但是分开了也没钱各个单盖房子,一样是要这样住。那还不如不分家。

分开了就连做饭都得多分几次,算起来其实更不合适的。

说起做饭……

杜国强:“奶,奶……我那袋子里还有几个猪耳朵,你可别都昧下来,煮了切一切拌黄瓜,弄个下酒菜啊!”

他可不是只带了五斤肉,还有其他的呢。

这倒不是杜国强手松,而是他最会算计,挺长时间才回来一次,每次带点东西也不是空手走,远香近臭。这样也没什么不好。而且在他不缺的情况下,花点小钱让家里人高兴一下,平时有事儿也站在他这边,那多合适啊。

他自然不怕跟老四对线攀比。

但是老四后头还有个偏心眼儿的亲爹,孝道压着多少就有点束手束脚,他确定自己能对付的了,但是能省事儿,干啥要复杂化?所以杜国强走的“群众路线”。

现在家里是爷奶当家,他们管着。有一天他们如果不在了,其他人也不傻,自然知道该更维护谁。

小钱能办成的事儿,杜国强是不乐意复杂化的。

所以虽然回来的不多,但是每次回来,杜国强可都不空手,可体面了。

有了老四那个小子的攀比,他每次走的时候也没空手。

嘿嘿!

“奶,我跟一个朋友说好了,让他给我留着猪头,今年过年,我给你们弄个猪头回来。”

老太太嗖的一下子窜出来,刚才说猪耳朵的时候,老太太还装死呢,这会儿跳出来的倒是快,问:“你说真的?真的是一个猪头?”

她激动:“我年轻那会儿,那是大户人家谢媒人才舍得给猪头呢,寻常可没有。你可别忽悠我老太太,真的假的啊?”

杜国强:“您看您,我虽然满嘴跑火车,但是说准了的事儿,啥没干成?”

老太太一想,是这么一茬儿。

她点头:“那可好,那可好啊。”

杜国强:“我对您啥样,你也不是不知道。不能忽悠您。”

老太太高兴点头。

杜国强他们一家三口回来,杜家人都很高兴,毕竟杜国强每次回来,不管多少,他们家都能改善改善。这就不像是杜国伟。整天就知道空手。

因着杜国伟的告密,他们家其实已经知道杜国强把工作让给女儿杜鹃了。

讲真,好几个人心里都很遗憾,大家琢磨着,杜国强可是没有儿子的,那,总得有个“儿子”养老送终摔盆吧?如果自家没有,是不是就得过继?

就算不过继,那也得培养一个接班人吧?

这闺女总是要嫁到别人家,工作该是留在杜家啊。

所以家里几个小伙子多少都有点这个心思的。

只是没想到,他们憧憬的倒是不错,但是忘了杜国强是什么人。其实杜国强自从“来了”之后,就跟大家很有距离了。不过人总是健忘的。大家记不得杜国强婚前啥样儿,但是倒是知道杜国强的媳妇儿和大舅哥可不是吃素的。所以虽然有点想占便宜,但是实际上却又是不敢的。

但是虽说遗憾,其实并不十分难过,因为倒是有点心里准备。

大概全家最破防的,就是杜国伟吧。

他才是最想占杜国强便宜的。

他家三个孩子,两儿一女,大儿子跟杜鹃同岁,也面临下乡,就算不面临下乡,明年二女儿也要面临下乡了。所以十分急切。其他人原本就在村里,所以倒是没太大落差,毕竟也没觉得陈虎梅两兄妹好惹。

如今杜国伟不在,大家也不提这个话题。

一家子齐聚一堂,热热闹闹的,大房媳妇儿王娣来厨房帮忙,看着默默干活儿的大闺女,埋怨说:“你就不会来事儿,杜鹃回来,你咋不去找她玩儿?就是一个闷葫芦。”

她扫了眼隔房干活儿的小媳妇儿,对自家闺女恨铁不成钢。

人家隔房都知道让狗蛋儿巴着杜鹃,她闺女啥也不懂。

别看王娣有点重男轻女,但是她一点也不觉得老三他家偏爱杜鹃有啥奇怪的。毕竟,他家就一个娃儿,打小儿就偏爱这个丫头。要说你身边差不多的人过得好,你会嫉妒。

但是一开始就跟你不一样,一开始就过得很好,大家反倒是觉得理所当然,也生不出多少嫉妒。

王娣对这个侄女儿就是这种心情。

有那嫉妒的心情,不如好好恭维一下,保不齐能得到点好处呢。

再看自己闺女,真是三棒子打不出一个屁。

“跟你说话,你就跟哑巴了一样。”

杜芸帮忙烧火,抿着嘴说:“我不知道跟杜鹃说啥。”

他们成长环境都不一样的。

她说的杜鹃不知道,杜鹃知道的她也不知道啊。

而且对着这个堂妹,她是有些自卑的。

“女孩儿之间有的是话可说,咋就没话了?那狗蛋儿都有话,你没话?”

杜芸不言语。

王娣愁死了,自家闺女真是太老实了……

杜芸低头继续干活儿,没忍住,她抬头说:“妈,今天中午有肉的。”

王娣:“……”

敢情儿我这说半天,你就知道这个?

算了算了,老三总是比老四强,老四那什么玩意儿,还想占便宜!

“肥不?”

“肥。这肉可好了,特别肥!”

今天加了菜,午饭慢了点,下工了还没开饭,老爷们都坐在院子里闲话家常,他们对城里的事情不太了解,少不得听杜国强多说说。关于杜鹃的事儿,也没人提出什么异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