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妃重生被读心,后宫娘娘都炸了(157)
佛珠碰撞,窸窣刺耳,皇帝抬手,夏刈退下。
天明时,周宁海跑进来传话,他将殿中人全部打发出去,只剩下颂芝。
“娘娘,刘畚没了。”
年世兰正在梳妆,她看着铜镜里的周宁海,不可思议道:
“刘畚、刘畚怎么会没了呢?”
“仵作查验,死前大量饮酒,推测是醉酒后抱着石头睡觉,不慎坠湖,太医院也有人证,说他随身带着酒壶,下值后便爱喝两口。”
刘畚好赌酗酒,不是没有这个可能。
“奴才特意寻着他离开的路径,找到可能落水的位置。”周宁海停了一下,“依奴才愚见,不像是自已不慎坠湖。”
“你是说,人为?”
周宁海点头。
“可是发现了什么?”
“恰恰相反,什么都没发现。”
“那你为何怀疑他不是意外?”
“因为所留下的痕迹,被人破坏过。”
“欲盖弥彰?”
“娘娘英明,奴才也这样想。”
“人没有无缘无故的仇怨,刘畚才来行宫不算久,还不至于与人结下生死大仇。”年世兰思量着,“能在宫里动手的,只有宫里的人。”
周宁海心里也已经有了怀疑,“昨晚四阿哥出事,各宫各院都被侍卫看守,想必没人有机会动手。”
这话的意思已经很明显了。
“夏刈。”
“是粘杆处的人!”
“是皇上!”
年世兰接连三句话,周宁海眼中震惊。
“奴才愚钝,皇上何故要对一个行宫刚调来的小太医动手?”
“是啊,他为什么要对刘畚动手?”
年世兰拿起一枚金簪又放下,“他是知道什么吗?”
一直沉默不语的颂芝缓缓道:“会不会跟四阿哥的死有关系?”
“你想到了什么?”
颂芝摇头,“奴婢只是想,四阿哥被人投毒这么大的事情,皇上为何轻易就下了定论?李答应的鹤顶红从哪里来?缘何皇上连问都不问?”
“而且张嬷嬷都说了,四阿哥没有吃李答应送来的东西,为何皇上还要怪罪李答应?”
“既要怪罪,为何不是死罪?”
年世兰看向颂芝道:“因为李静言是三阿哥的生母,皇上不能不顾三阿哥。”
“反正最后对外说的也是四阿哥暴毙,皇上若真要顾三阿哥,干脆就不要惩罚齐妃,至少不要在这个节骨眼上惩罚。”
四阿哥暴毙,齐妃在这个节骨眼上因为殿前失仪遭贬斥。
但凡长了脑子的,都会将这两桩事联系在一起。
皇上这是有意告诉大家,是齐妃所为,只是慈父之心,不忍三阿哥失恃,所以才给齐妃留下一条性命。
等等。
年世兰觉得哪里不对?
“你方才说,四阿哥没有吃李答应送来的东西?”
“回娘娘的话,奴婢在殿外听着,张嬷嬷是这么说的,她就在阿哥身边,想必还不至于这般老眼昏花瞧不清。”
年世兰恍惚有地动之感,她下意识伸手抓住颂芝。
“皇上杀了四阿哥。”
颂芝和周宁海互看一眼,下意识屏息,惊得说不出话来。
联系前后所有事情,皇后的计策、皇帝的作为。
年世兰都猜出来了。
皇后用的不是一箭双雕,拿下孙妙青和四阿哥。
而是一箭四雕,借孙妙青之手,让李静言出面,除掉四阿哥,以李静言的脑子,即便没有实名投毒,也很快能被查出来所为。
生母谋害皇子,三阿哥彻底失去继位资格。
在这整件事中,皇后唯一的遗策,大抵便是没想到皇帝会亲自对那么大的儿子下手。
更可怕的是,皇帝可能一直在背后默默注视着事态的发展。
他或许没有看清每一个细节,但是每一步的走向,都在他算计之内。
庶出夫妻好狠。
完全是没有感情的权力工具。
她知道他知道,他也知道她知道。
她们在互相利用。
寒意似无数双触手,从脚底缓缓往上爬,阳光从窗户照进来,落在身上。
年世兰不由打了个摆子。
不寒而栗。
因为恐惧,她下意识将手贴到肚子上。
“皇上怎么会杀……”颂芝不敢说完。
“为何不会?”
年世兰嘴角多了一抹讥诮,若是再过几年,他或许还有顾虑。
可他才登基两年都不到,知道那小东西要抢他辛苦得来的位置,他如何能容?
这几年正是他神挡杀神、佛挡杀佛的时候,便是太后不识趣,他都敢动。
“当年他还不得先帝宠,九龙夺嫡险象环生之际,周围虎狼环伺,哥哥为他在朝中鞍前马后,他尚且敢对本宫腹中孩子动手。”
“区区一个行宫贱婢之子,他有什么舍不得的?”
好一会儿,颂芝感叹:“皇上一开始发了那样大脾气,要求彻查,就不怕真查出来些什么?”
年世兰哼笑一声,“本宫当年小产时,他不也是这样吗?”
查!
严查!
是查真相吗?
不,是查知情人。
查出一个,杀一个。
各宫各院已闭,消息一时难以扩散,不知情的奴才慑于龙威,全力去查,但凡查出端倪,皇帝便能立刻将人处置,连夜将证据做全。
昨儿夜里,皇帝将自已叫过去,一来是想知道此事前世是否发生过,二则,大抵也是想听听自已最真实的反应。
倘若自已发现不对,他也好及时弥补、调整说辞。
天一亮,这件事便周全了。
主子奴才再无人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