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妃重生被读心,后宫娘娘都炸了(190)
【可叹前世本宫念着你这个老太婆久病不愈,为表孝心、讨你欢心,明明手头紧张,还要豪掷千金,费心准备礼物。】
【肉包子扔给狗,狗还知道给本宫摇尾乞怜!那么贵重的礼物送给你,你倒恩将仇报!】
年世兰身边几个能听到心声的,发现她的情绪越来越激动,都有些担心。
【本宫怀着孩子,这么大肚子,丝毫不考虑本宫的感受,皇家的人,当真凉薄。】
皇后想要寻法子提醒她一下,却听她继续:
【老太婆是想故意气本宫,让本宫情绪大动小产是吧?】
【哼~你想让你的老十四上位,让老四断子绝孙,本宫不管,可要打本宫腹中孩子的主意,休想!】
【本宫才不会做这等亲者痛仇者快的蠢事!】
孙竹息提醒,说是太后到了该吃药的时候了,太医还在宫中等着,为太后找借口离开这里。
只是太后还没来得及站起身,果郡王便已经站起来。
“臣弟有一事想求皇额娘和皇兄成全。”
太后挪了挪身子,看过去。
皇帝瞧他抱拳躬身,似有大事要说,正因为年世兰的心声闷闷不乐,想着若有不对,干脆拿他开刀。
“一家子有什么话直说便是,何必行如此大礼?”
年底果郡王从江南回来,已经进过宫,自然也寻法子见过浣碧。
甄嬛仔细分析过从皇贵妃那里听来的消息,将皇帝对自已与果郡王的疑心,巧妙嫁接到果郡王和孙妙青身上。
再让浣碧告诉果郡王。
觊觎兄长的嫂子还只是有悖人伦,觊觎皇帝的妃嫔,这问题就大了。
果郡王深知自已这位皇兄的为人,只怕心里早疑心自已对江山社稷有野心。
孙妙青与侍卫有染,皇帝亲眼所见,她现在已经魂归离恨,与自已的所谓“奸情”已经死无对证。
他便是知道、便是清白,有心开口,也无法解释。
清者自清在这种事情上,是行不通的,果郡王若孑然一身,便也随他去,大不了就是一死。
可他还有额娘,他必须要想法子证明自已的清白。
行动胜过言语。
果郡王知道现而今最好的法子是什么,他不在意福晋的身份,只在乎两人是否情投意合。
在这之前,他也明白了浣碧的心意。
“臣弟府上一直缺个打理家事的人,所以想请太后和皇上做主,为臣弟和浣碧赐婚。”
“浣碧?”
这时候的甄嬛尚算不得后宫风云人物,太后自然记不得浣碧,“你这些年一直不成家,哀家也放心不下,难得有你看得上眼的,不知这是哪家的千金?”
皇帝没说话,佛珠一颗颗从大拇指下过,他在思考果郡王此举的用意。
“回太后、皇上,浣碧是莞贵人身边的贴身婢女。”
果郡王说罢抬头,视线穿堂,看向甄嬛身后的浣碧。
众人随之看过去,议论声起:
“怎么是个婢女?”
“堂堂王爷,娶个婢女算哪门子事儿?”
皇帝先前便听年世兰提过那么一句,倒是没什么惊讶的,相反,他很乐见果郡王娶一个没有家世的女子。
只不过再是疑心果郡王,心中再是认可这个做法,也得考虑皇家颜面,他没有直接同意或者反驳,只道:
“你若喜欢,收了做个侍妾也就是了。”
浣碧亦知晓果郡王的心意,可她没想到王爷会当众求娶。
她目瞪口呆,听到皇帝发话,赶紧出列,跪到大殿中央。
“皇上恕罪,奴婢身份微贱,不敢高攀王爷,还请皇上收回成命。”
果郡王随之出来,跪在浣碧身旁。
“皇兄恕罪,臣弟与浣碧两心相知、两情相悦,臣弟心知此举不妥,只是臣弟不忍辜负,还请皇兄成全,贬臣弟为庶民。”
“王爷……”浣碧热泪盈眶,“奴婢不值得您如此。”
果郡王侧脸看向浣碧,深情款款,“我为庶民,你是我的妻,哪里还有什么王爷奴婢?只怕日后还要你跟着我受苦,不知你可愿意?”
浣碧哪里还能说出话来?
她连连点头,表示愿意。
若非大庭广众,二人必然执手。
果郡王得了肯定的回答,低声道:“往后余生,允礼还望夫人多多照应。”
此话,不止当事人浣碧感动,旁观的内外命妇,也为之动容。
果郡王朝上深拜,“臣弟一生所爱,唯她一人,还请太后和皇上成全。”
如此场合,皇帝怎么可能为了这点小事,将自已的十七弟贬为庶人?
但是果郡王这个自请去封为民的态度,皇帝很喜欢。
皇帝有意成全果郡王和浣碧,太后却不愿答应。
第167章 有仇当场报
果郡王是太后看着长大的。
先帝驾崩,舒太妃自请出家为先帝祝祷,将十七爷托付给太后。
若为他择了个婢女为福晋,传出去必然叫人议论自已。
但是太后面上未见任何异常,反而宽厚道:
“浣碧是你喜欢的人,哀家瞧了自然也欢喜,也愿意成全,只是你冲冠一怒为红颜,舍掉这郡王的身份,却是将你皇兄陷入不义之地。”
“其实只要两个人在一起,其他又有什么要紧的呢?哀家瞧着浣碧这丫头对你也是真心,定然也不在意位份,不如先做个侍妾。”
太后温和一笑,“浣碧,你说呢?”
果郡王为了自已连王爷也可以不做,自已当个侍妾又如何?
浣碧自然愿意,何况太后这样问,她一个小小婢女,也没有别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