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妃重生被读心,后宫娘娘都炸了(192)
沈眉庄看着浣碧的背影问甄嬛。
.
第168章 不让他高兴
甄嬛落子,“后悔什么?”
沈眉庄往窗外瞧了一眼,廊下无人,她仍压低声音道:
“我冷眼瞧着,无论是才学、还是相貌,果郡王都胜过咱们这位皇上,且今日他对浣碧的痴情,若无意外,本该是属于你的。”
甄嬛知道眉庄想说,果郡王的这份痴情,在皇贵妃的前世里,应该是对自已的。
姐妹闲话只需要从心随意,不需要考虑其他。
平心而论,果郡王确实是一个良婿佳偶。
甄嬛也认真思考了一下,“倘若我不需要参加选秀、或者落选,在宫外与他相遇,未必不会折服于他的才貌,但是眼下,我是皇上的妃嫔、甄家的女儿、浣碧的长姐。”
“父母妹妹于我才是更要紧的。”
“照娘娘的说法,我前世确实爱过他,但他最后也去了。”
“如果我猜得没错的话,定然是皇帝对我与他的关系起了疑,最后动手,说不准,还是逼我亲手送他离开。”
甄嬛顿了顿,“倒不如现在这样,前世的夫妻今生重又在一起,我与王爷尚未开始,他上辈子没给浣碧的感情,这辈子全了浣碧。”
有时候真心相爱,也未必一定要在一起。
彼此安好、隔世守护,亦是一种圆满。
未与年家敌对、父亲少了一份危险,妹妹嫁给王爷,甄府多了一重保障。
只要父亲安分大理寺的公务,不管其他,甄家大抵也是保下来了。
虽无大富大贵,总算是一家子平平安安,不必远上宁古塔,再遭那一份罪。
甄嬛看着正在思索落子的眉姐姐,挚友相伴、亲人俱在,自已这一生如何不算圆满呢?
炉中炭火偶尔爆出火花,姐妹俩又聊起后宫的事情,盼着开春后,皇贵妃能够平安顺利生下一双儿女。
外头下起雪来,扑簌簌落在枝头。
安陵容站在廊下,伸手接了一片雪花,托皇贵妃娘娘的福,母亲和萧姨娘她们已经在京中安顿好。
一方牌匾、三进小院、七八下人。
这么多年的苦日子总算是熬过来了。
雪花在她掌心化成了水,她心里念着:
恬常在,甜常在。
从前的雄心抱负,想要腾云而上,忽然觉得就这样也很好。
最要紧的人就在身边。
没有勾心斗角、没有明争暗斗,还有娘娘护着……
若是没有皇上就好了。
没有皇上,娘娘也不用忧心。
安陵容抬头,看着雪花从夜幕坠下,她闭眼:但愿皇贵妃娘娘能生一对龙凤胎,儿女双全,阿哥日后继位,成为新帝。
“小主!”
宝珠掀开门帘,搓着手从里头跑出来,声音清亮道,“梨汤好了,小主喝一盅暖暖吧,滋阴润肺最好。”
宝珍见自家主子不肯进去,小声道:“外头风大,小主您身子向来不好,仔细站久了着了寒气,明儿不好去给皇贵妃娘娘磕头。”
这倒是。
皇贵妃娘娘眼见便要生了,太后今日笑里藏刀,娘娘身边危险重重,自已虽没有本事,可也少不得要替娘娘多盯着些。
无论如何也要保重好自已的身子。
安陵容进屋。
这次年节,高兴的不止后妃。
果郡王与浣碧两情相知,这辈子与甄嬛毫无私情,皇帝也十分高兴。
皇后沐浴回来,瞧见皇帝靠在床上看书,嘴角止不住上扬,心里大概明白是怎么回事儿。
她见不得皇帝如此高兴,想着若是皇贵妃在就好了,皇贵妃心里那张嘴跟淬了毒一样,每一句话都能精准踩到皇帝的尾巴。
“今日席上见到三阿哥,这孩子瞧着又长高了些。”
皇后哪壶不开提哪壶的本事,与皇贵妃相比,那也是不遑多让。
三阿哥是李静言的儿子,提起他、便是提到李答应、提到四阿哥,提到皇帝虎毒食子的狠辣。
皇帝当下收了笑颜,翻了一页书,道:“都已经成年了,还长高?”
“大抵是瘦了,所以显得高些,说到底都是因为他那个不争气的娘。”
皇后从铜镜注意着皇帝的反应,“其实皇上是了解李答应这个人的,实心肠、没脑子,若不是被孙氏挑唆,断做不出这等大逆不道之事,看在三阿哥的份儿上,皇上要不要允李答应入宫?”
孙氏……
皇帝想起晚枫亭屏上起伏的影,胸口堵得慌。
“时候不早了,睡吧。”
他将书放到一旁,躺了下去。
皇后脸上闪过一抹笑意:今日过后,大抵上元节也不愿过来了吧?
真好。
皇帝以孝治天下,纵然心中对太后多有不满,也须得给自已的亲额娘请安,尤其是这样的年节。
年世兰当众给了太后一个不痛快,让一个奴婢的母亲入了乌雅氏族谱,太后不可能吃这个闷亏。
翌日,后宫妃嫔来寿康宫拜见完,太后单独留了皇帝说话。
“……皇家最要紧的是开枝散叶、绵延子嗣,才能江山万年,而不是江山姓年。”
一句“江山姓年”,皇帝醍醐灌顶。
“老婆子知道这些话难听,你不爱听,可是关乎社稷江山,不能不说。”
“皇额娘言重,儿子不敢。”
太后知道“江山姓年”起了作用,愈发推心置腹起来。
“皇贵妃腹中的孩子,那也是哀家的亲皇孙,哀家怎可能不高兴?可而今五阿哥在宫外,宫里便只有一个三阿哥,他的额娘还……”
太后摇了摇头。
这样一分析,年世兰生下来的孩子,便是十拿九稳的储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