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妃重生被读心,后宫娘娘都炸了(237)
揭竿而起?
曦朝都不会用错的词,她这个额娘,就不能好好读几本书?
得亏从前自已英明,没将两个孩子养在她身边,否则便都不学无术,无法担当大任。
帝王枕榻,岂容他人鼾睡?
皇上早知敦亲王狼子野心,便不可能等着敦亲王犯上作乱,日日悬心吊胆。
前世自已封老十儿女,大抵也是要助一助老十的嚣张气焰,让他忘乎所以、主动犯错。
今生没有太后,但是有弘昭和曦朝啊。
隔日,皇帝加张廷玉太师衔,命他教习六阿哥功课。
又几日,大张旗鼓在宗亲中为六阿哥选伴读,因弘暄与六阿哥年岁相仿、脾性相合,便封为贝子,入宫伴读。
皇帝明言,怕掌上明珠觉得皇阿玛厚此薄彼,瞧她与庆成郡主相处甚欢,便破例封庆成郡主为和硕公主,入宫陪伴曦朝。
这是无上荣耀。
封赏儿女的圣旨下达敦亲王府后没多久,便有言官参敦亲王。
这一次弹劾他的不是御史张霖,而是瓜尔佳鄂敏。
敦亲王一向不把开口论孔孟的言官放在眼里,听闻鄂敏在皇帝面前胡言乱语说自已坏话,便在其回府必经之路上,将人堵了,仍是一通老拳,将人打晕。
此事震动朝野,文臣纷纷上书要求严惩敦亲王。
祺贵人日日哭着跪在养心殿外为自已父亲讨公道。
她的嗓子坏了,声音比前世安陵容的更难听,像秋霜打过的寒鸦,每一声都声嘶力竭。
声音入耳,又似鞋底隔着粗砂在金属上磨动,每一个字都叫人头皮发紧。
皇帝每每听祺贵人说话,脑袋里总有根弦被扯着,耳朵备受折磨。
饶是如此,皇帝仍强行将众怒按下。
敦亲王原就不是什么聪明绝顶之人,气焰愈发嚣张。
镂月开云。
“……我大清乃是马背上得天下,满族无论男女皆擅骑射,七月木兰秋狝,皇上的意思是让众皇子公主同去。”
年世兰接话,“如此一来,皇子公主的生母便得要同去?”
“正是。”皇后点头,“京中天气虽还炎热,围场那边早晚寒冷,你们回去多准备些衣物,以免着凉。”
曹嫔欣贵人即刻起身,“是,皇后娘娘。”
“熹嫔、莞嫔颇得盛宠,便也一同前去。”
此去木兰围场,敦亲王不可能活着回来。
皇后需要这两个人在,完成之后的事情。
“余下的人则留在宫中,围场路途遥远,此去少不得要两三个月不能回来,后宫不能无人照看,本宫与皇贵妃不在,后宫便由敬妃、丽妃照应,惠贵人从旁协助。”
自晓得要去猎场,曦朝几乎日日泡在引见楼、骑马射箭。
皇后还有许多事情要同敬妃她们交代,年世兰出来便直接去了引见楼那边。
【她怎么在这儿?】
不远处凉亭中,曦朝正抱着茶杯喝茶,端妃满眼爱意给她擦汗。
年世兰当下便想起她病歪歪的身子、在温宜摔倒之前扑过去,【贱人!当真是存了心思,要抢本宫的公主!】
“皇贵妃娘娘到——”
端妃在通传声音响起之前回过头来,“臣妾见过皇贵妃。”
【少在本宫面前假惺惺!】
年世兰狠狠剜了端妃一眼,她不愿在女儿面前表现得凶狠,只将人揽到自已怀中,侧身背对端妃,柔声问道:
“曦朝什么时候来的?练了多久了?怎么出了这么多汗?”
【不是要死了吗?怎么瞧着愈发神清气爽了?】
端妃闻言并不生气,脸上微笑始终不变,她坐在旁边,安静听她们母女说话,且等年世兰要带着曦朝离开,才开口。
“公主方才马上射靶、技艺精湛,不如给你的额娘展示一番?”
曦朝立刻来了精神,睁着大眼睛看着亲娘,“额娘!你想看吗?”
年世兰晓得端妃是有话要说,她牢记皇后叮嘱,要离此人远些,可又实在不忍拂了女儿兴致,便点了头。
叶澜依立刻带曦朝去场中。
年世兰冷声道:“想说什么就说吧?本宫没有那么多时间陪你。”
皇后那人与皇帝的性子是有几分相似的,她不想叫皇后多想,二人离心对弘昭曦朝没有好处,便也不愿再在私下见齐月宾。
此刻屏退下人,与她单独站在亭中,余光下意识看向左右,倒是有几分心虚。
端妃想起那次在淡泊宁静,两人相谈虽算不得多欢,大抵也是泯了恩仇的,按理说那日之后,以她的性子不会再敌视自已。
今日这态度……是皇后后来又同她说了什么吧?
端妃很清楚与世兰说话,拐弯抹角只会适得其反,她先给年世兰吃了一颗定心丸。
“你放心,那是你的孩子,我不会抢了她的。”
【哼,还你不会抢?你倒是想抢,可本宫不是前世的曹琴默,不会由着你跟甄嬛那个贱人算计!】
端妃语气平静道:“若没有那碗汤药,我说我会用命保护你的女儿,你也不会怀疑吧?”
年世兰不由看了端妃一眼。
“皇后而今空有后位,既无恩宠、娘家实力也不雄厚,孩子亦非亲生,所以心里始终没有安全感,这也是为什么,她没有对你去母留子。”
“她从自身利益出发,怕我与你交好,两家联手,将她架空,那是她的担忧。”
“可是世兰,你要明白,齐家纵比不上年家,若能在暗中扶持弘昭,并非坏事。”
“自古上位之路艰辛且凶险,你实在没必要将我推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