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妃重生被读心,后宫娘娘都炸了(36)
“左右我也没有旁的事,一起去吧。”
路上,孙妙青亲昵挽起安陵容的胳膊,“妹妹莫要为侍寝之事烦扰,你我姐妹,我总是会想法子为你在皇上面前美言的。”
“姐姐……”
这个时候的安陵容怯懦自卑,轻易能被别人一点点善意感动。
“只是时近年关,皇上手头事务繁忙,大抵需要年后,还请妹妹耐心再多等待些时日。”
孙妙青晓得自已现在是什么身份,自已的恩宠尚且未曾稳固,怎可能左右皇帝选人?
但她晓得妙蛙种子登场之后,安陵容就会被翻牌子。
到时候瞧准了时机,再指导她避免完璧归赵,怎么不算自已帮了她呢?
“多谢姐姐。”
安陵容看向孙妙青的眼神,多了几分感激。
~
年关将近,宫里需要忙的事情也多,年世兰受命负责今年的除夕宫宴。
皇后也借着商议之名,时常将她叫去景仁宫。
“……旁的也就罢了,冬日里日日看梅花也看腻了,除夕便不要摆了。”
柔则最爱红梅,皇帝见了,怕是要触景生情,皇后少不得要提醒她一二。
【红梅?那可是个好东西。】
【前世皇帝便是在除夕夜多喝了两杯黄汤,睹物思人,去了倚梅园。】
【偏巧甄嬛那个贱人不守宫规,独自跑去倚梅园祈福,念什么酸诗,还湿了鞋袜,搞一套欲擒故纵的把戏,勾的那老登心猿意马。】
【本宫上辈子不明情况犯蠢,这辈子难不成还要犯蠢?】
【纵然不争这宠,本宫也绝不会叫甄嬛那个贱人如愿,今年除夕,莫说红梅,便是剪纸、衣裳,那也不许出现梅花。】
【话说皇后这个老妇是怎么了?】
【良心发现还是转了性了?】
【前世需要她提醒的时候不提醒,这辈子不需要她废话,她叭叭个没完,这整个后宫还真是再没有比她更会做顺水人情的了。】
年世兰朝她翻了个白眼,“知道了,臣妾自当吩咐下去。”
皇后内心默默劝自已道:无妨无妨,左右她还是能听自已话的,结果对了就行。
“还有一桩事……”
【狗皇帝说得没错,皇后果然是年纪大了,嘴碎得很!】
莫生气,身子是自已的,气坏了不划算。
皇后默默吐了口气,竟也跟着在内心暗骂一句“狗皇帝”:敢在背后说本宫年纪大了嘴碎,他也不看看自已什么德性?!
“甄常在自入宫便卧病,恭常在、安答应她们时常去探望,你协理六宫,礼当派人去过问一二。”
皇后并不在乎华妃是否关心甄嬛,她甚至不希望华妃关心甄嬛。
只是在告诉华妃:孙妙青近来常去碎玉轩。
一个是前世最后的赢家,一个是今世掌握未来的重生者。
这两个人如果达成合作,对皇后、对华妃,都不是一件好事。
她们必须要提前防范。
尤其是黄规全那边。
先前皇后让剪秋派人留意内务府,副总管姜忠敏说没有发现孙妙青特别接触内务府的人,只是每次去延禧宫当差的都是梁多瑞。
梁多瑞,广储司主事。
皇后确定这就是孙妙青想要培养的、未来的内务府总管。
或者说,梁多瑞很可能是前世最后的内务府总管,所以这辈子得了孙妙青青睐。
而今皇后已然将华妃视作自已一党,如此一来,华妃的人,就是她的人,黄规全现在是内务府总管,他为人做事向来拜高踩低。
为大局着想,眼下实在没必要为了点小事,给敌人钻空子。
年世兰也不傻,脑子里方才想了一句【本宫看她?看她不死!】便立刻反应过来。
而她反应过来的,还不止黄规全这一件事。
【得要告诉丽嫔那个蠢货,别把康禄海给要走了,康禄海这种叛主的东西,便就该留在碎玉轩,膈应甄嬛。】
“皇后若没有别的事……”
“不急——剪秋。”
剪秋福一福身,亲自出去,片刻后绘春和绣夏各端了一个托盘,其上分别放置双鱼耳盖碗和两只万寿瓷碗。
剪秋当着年世兰的面,揭开双鱼耳盖碗,分别往两个碗里盛汤。
皇后:“入冬了,该是进补的时候了。”
年世兰听到皇后的话,不解看过去,“皇后这是?”
“景仁宫的点心做的不如翊坤宫,汤炖得还不错,眼下这时节正适合调理身子,妹妹尝尝。”
皇后抬一抬手,剪秋端起绘春手里的托盘,蹲在年世兰跟前。
“请华妃娘娘品尝。”
“两碗……都给本宫?”
这盖子一打开便是浓浓的药味,年世兰很难不怀疑她的用心。
【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
【怎么?不装了、摊牌了,想要立刻毒死本宫了?】
【可她瞧着也不是个蠢的,怎可能傻到在年家盛势之时,明目张胆对本宫动手?】
年世兰确实捉摸不透皇后的用意。
皇后并未明说,“妹妹先挑一碗。”
汤都怼到眼前了,年世兰不能不接。
脑海中又想起当年齐月宾的那碗红花汤,无论如何她是不会喝别人给的汤药的。
哪怕自已现在没有怀孩子。
【端过来,假装烫手打翻就好了。】
第34章 眉庄听墙角
皇后早料到她有此举,提前叮嘱过绘春,绘春看华妃的手碰到碗沿,立刻端了放到旁边的方桌上。
这是完全不给年世兰假装失手的机会。
紧接着,剪秋将另一碗端给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