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妃重生被读心,后宫娘娘都炸了(66)
她俯身前倾,道:“若那人是郡王,小主确实不该出去,可现在知道他是皇上,为何不去见一见呢?”
是啊,为何呢?
甄嬛也说不上来。
“奴婢瞧着,皇上也是很喜欢小主的。”
今日便是去了,也是错过,她内心的纠结不在此处,而在于要不要接受皇帝的爱意?
要不要承宠?
要不要……掺和到后宫这趟浑水中去?
甄嬛放下书本,看向窗外,檐下雨水连珠成线。
要,便是与华妃作对。
她那般憎恨自已,恨不得对自已扒皮拆骨,一旦自已得了皇帝宠爱,还不知后面要生出什么事儿来?
不要……
在这形同冷宫一般的碎玉轩,她再也没有机会听到华妃的心声。
来日父亲入狱,自已一个小小常在,能怎么办?
宠可以不要,碎玉轩必须得出!
连着好几日的雨,终于还是停了。
甄嬛也打定了主意。
第59章 华妃染风寒
“姐姐。”
孙妙青从外头走进来。
“雨刚停就过来看我,也不怕路滑。”甄嬛道。
“华妃病了,我是不必去侍疾的,若不来看姐姐,就更闲得慌了。”
孙妙青说出这话,自已也愣了一下:
这本该是安陵容的台词啊。
而且按照剧情走的话,病的不是华妃,而是皇帝。
“华妃娘娘病了?”甄嬛有些讶异,“这好好的,娘娘怎么会病了呢?”
还能是为什么?
颂芝狐假虎威,为了一两句无关紧要的议论,重罚了延禧宫的下人,为自已立威风,连安陵容身边的宝鹃宝鹊也遭到牵连。
恶意改变剧情,遭报应了呗。
终于不是自已替别人扛剧情了。
孙妙青心情格外畅快,也没注意到甄嬛口中不是“华妃”而是“华妃娘娘”,她面上笑道:
“是人总有身子骨不舒服的时候。”
这句台词好像本该属于甄嬛。
年后皇帝去翊坤宫次数本就多,近来华妃生病,皇帝更是得了空的便往那边跑。
孙妙青揣测是北战事的缘故。
后宫里头能叫她欢喜的事情本来就不多,皇帝少见她,更叫她情绪低落,现下她为能说上一句主角的台词,而高兴。
好像抢到的不是一句词儿,是主角的气运。
也算是自已哄自已吧,毕竟日子总要过下去。
孙妙青的经书还没有抄完,不过已经寻到了解决的法子,她将自已已经抄过的内容,拿去给梁多瑞,让他去宫外,给自已寻“枪手”。
代抄。
这才从那如山的经文里,喘了口气。
只是尚不敢招摇,别处不敢去,便来冷宫一样的碎玉轩,寻甄嬛说话。
“眉姐姐和安妹妹都去侍疾了。”
按理说,华妃风寒,其他妃嫔巴巴儿跑去侍疾,连一向不爱出门、不爱说话、从前遭华妃细碎功夫折磨的敬嫔冯若昭都去了,她也该去的。
可是华妃不喜欢孙妙青,后宫人尽皆知,得到消息的时候,她只是去打了个照面,走了个过场,不落人口舌也就是了。
不敢久留。
“华妃未曾叫妃嫔侍疾,眉姐姐和安妹妹倒是十分的……”
孙妙青想说殷勤,可这个词表达的态度太过明显,便改了口:“勤快。”
她在隐晦挑拨。
甄嬛今日有些心不在焉,听不太出来她的言外之意,只随心道:
“华妃娘娘是众妃嫔之首,理当侍奉。”
“……是。”
孙妙青没想到甄嬛对自已的戒备心这样高,同时期对安陵容还能说出:
「眉姐姐去侍疾准得要碰到华妃,真是为难她」
对自已却是一句不咸不淡的“理当侍奉”。
她讪讪道:“我也只是担心旁人瞧了,会误会她们上赶着巴结华妃娘娘呢。”
“也是……”
甄嬛弯唇笑了笑,“姐姐考虑周全,先喝口茶吧。”
浣碧端茶来,她伸手扶了一下,余光却不由自主飘向外头。
华妃娘娘……
合宫觐见第一面,便在心里骂自已是贱人,可要说她是恶人、与自已是仇人,却又吩咐内务府不许苛待自已。
明知眉姐姐与自已是好姐妹,还愿意相信眉姐姐,放手让她学习六宫之事,也没有任何挑唆之言。
更没有阻止眉姐姐与自已来往。
好矛盾的一个人。
她心里疑团重重,目光不经意,越过红墙琉璃瓦,望向她不曾去过的翊坤宫。
听说整个后宫里最华丽的地方就是那儿。
她……也想去翊坤宫侍疾。
去见见眉姐姐口中的华妃娘娘到底多可爱。
到了娘娘身边,或许也就能知道皇上假扮王爷与自已见面的目的、就能知道父亲牢狱之灾的原因……
伴君如虎,更何况,皇帝并不能满足自已值得一心人的愿望。
恩宠并不是最要紧的,最要紧的是尽可能避免一切祸事的发生。
孙妙青走后,甄嬛让浣碧去翊坤宫外等沈眉庄。
“娘娘,药好了。”
翊坤宫里,沈眉庄端着药碗从外头进来。
后宫之中,只有皇帝、太后、皇后病着,才有权让妃嫔侍疾,年世兰晓得自已前世在后宫里头,没有真心姐妹。
左右这次不过是风寒。
她有颂芝、周宁海她们伺候足矣,不想越权、也没必要越权让妃嫔侍疾。
其他人被打发走了,沈眉庄是主动留下来的。
不只是她。
安陵容瞧着沈眉庄能留下,便用华妃曾想过的一句话,弱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