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华妃重生被读心,后宫娘娘都炸了(93)

作者: 苏寒舟 阅读记录

去汤泉行宫的时候,她就有意试探自已是否能够听到她的心声。

她能怀疑到自已头上,会不会也怀疑到了皇上?

那晚汤泉池中,她说她坐麻了,莫不是故意让皇帝离开的?

想到这点,皇后的手下意识握到桌沿。

她先能设计皇帝主动降罚孙妙青,后能利用孙妙青知晓前世之事,让孙氏无法避免地落水,还在皇帝眼皮子底下,利用自已素日张狂的性子,送走孙妙青的心腹。

既不让皇帝对她生疑,又叫皇帝对孙妙青失望。

皇帝对孙妙青失望,就是对孙家失望。

华妃这是在救年家!

她知道那么多事,不该不知道宝鹃是自已的人吧?

故意把宝鹃送给孙妙青,莫不是在暗示自已,她是友非敌?

皇后心跳快了几拍,旁人一石二鸟,她这一石把孙妙青打成了筛子。

华妃自重生之后,对自已生孩子的执念,还不如赐一丈红高,甚至她连自已的生死有时候都懒得管,但是有一桩事,她成日在心里念叨。

那就是救年羹尧。

她安分守已是为了哥哥、不争不抢是为了哥哥,假意献媚应付皇帝也是为了哥哥。

可以说,为了兄长,她收着自已的性子、小心当着华妃。

偏偏孙妙青这个不长眼的,为了自已的前程,非要拿年家当孙家垫脚石。

这不是踩着华妃的尾巴,逼着华妃对她出手么?

若猜想为真,将来许多事情都好办。

但但但但但!也不能对华妃抱太大希望。

皇后想起新人入宫之前,华妃那些称不上顾虑的顾虑、慢人一步的反应、过于自信的想法。

倘若一切都只是巧合,过于高估她、对她寄予厚望,也很有可能把自已送进死路。

且再看看吧。

甄嬛和沈眉庄对完了消息,分析了两天,最后决定改变策略。

汤泉行宫,自已不过说了一句无关紧要的话,皇帝便疑心自已要干涉朝政。

很明显,在皇帝眼中,前朝后宫一体,妃嫔制衡、便是朝臣制衡。

而他所谓的爱纯元,不过是想借纯元表现出一个帝王的多情,说到底是怕被人骂冷血。

可是连自已亲儿子都能杀的人,能对女人有多痴情?

孙妙青落水那晚,甄嬛作为旁观者,冷眼瞧着,倘若眉姐姐有半点与华妃联手的意思,只怕皇帝都会找理由处理了眉姐姐。

可见,在皇帝眼中,她们这些后宫的女人,都只是权力制衡的一颗棋子。

他实在享受女人为他争为他斗、为他痴为他狂的感觉,又热衷利用女人间的争斗打击朝臣,得利之后,将罪责全都怪罪到女人身上——

看,是她不知分寸,连累全家。

而他,拍一拍衣袖,全身而退。

就因为他是男子、是皇帝,所做一切都可以被原谅,而女人天生就该被利用、被指责?

哼,这世上哪有这么好的事?

既然选择玩鹰,就该准备好被鹰啄。

眼下的情况,他毕竟是手握生杀大权的皇帝,倘若她们所有人全都倒向华妃,一旦出事,连个能说话的人都没有。

等待她们的便只有全军覆没。

所以华妃跟前有眉姐姐就够了。

甄嬛要做的就是打消华妃前世对自已积累下来的仇恨,与华妃娘娘保持一个合适的距离。

既不让皇上起疑,也不叫娘娘针对。

才是对自已、对她、对大家最好的选择。

其他的……甄嬛想等去圆明园再说,毕竟华妃说过,自已是新皇养母。

她想见一见自已这个未来的养子。

那或许是新的希望。

延禧宫那边。

孙妙青两个心腹丫鬟全都进了慎刑司,若没有宝鹃宝鹊,她还能向皇帝请求从孙家再送两个丫鬟进来。

可是宝鹃宝鹊过来,她一个常在,再想要人,就逾矩了。

摆在眼前的丫鬟,两个刚入宫便送来的寒英、寒蕊,跟了自已大半年,话也不多、做事也尽心,还算忠心。

两个新来的宝鹃宝鹊,明摆着叛主的东西,她实在不敢信。

思来想去,孙妙青决定好好拉拢这两个,只是日后自已少不得要多留心着些。

且等到熬到嫔位,再让家里送个丫鬟进来吧。

户部请旨设立井田,皇帝要去京郊巡查,出宫之前,特意来延禧宫看了孙妙青,孙妙青求了一个恩典,让卫临负责自已的脉象。

皇帝也怕她太蠢,自已不在,她会被华妃直接药死,便同意了。

“只是他才进太医院……”

皇帝啧了一声,是对卫临的医术不太放心。

“嫔妾落水后,汤药多是他在照看,嫔妾看他还算忠心,不过是日常请脉、看看汤药,应该没有问题。”

“你用着放心就好。”皇帝点头,“这段时日朕不在,你好好休养身子,一切等朕回来再说。”

皇帝的意思是让她在后宫低调行事,莫要与人冲突。

孙妙青懂。

心腹丫鬟接连被除,若还不长教训,便是太蠢笨了。

她原拿着剧本,知晓一切又提前谋划,顺利逆天改命入宫,以为自已便是天选之人,和小说里千千万万的穿越女一样,可以夺女主气运,成为太后。

现在看来,后宫拿着剧本的人,不止自已一个。

如果说主角团三人,因为自已的到来,打乱了合宫觐见、没有了一丈红,失去了和华妃形成矛盾的最初基点,人生走向发生改变。

那华妃呢?

原剧千鲤池落水,可不是曹琴默出的主意,这宝鹃宝鹊更不可能是曹琴默让她调到自已身边来的。

上一篇: 全京城都说她高攀了 下一篇: 卿不识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