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捡了福星闺女后,全村都旺了(111)

作者: 久l久 阅读记录

吃完饭,大妮与二妮坐在樱宝炕上闲聊。

大妮手里拿了一只花绷子在绣花,二妮则用钩针钩腰带:“明儿大成哥哥就要定亲了,家里要来好多客人。”

姜成定亲,樱宝毫不意外,他都快十六了,不早点把婚事定下来,万一哪天朝廷来个征兵,就把他给征了去。

所以必须尽早娶个媳妇,给他开枝散叶。

“是楚家村的姑娘?”樱宝问。

“嗯,说是楚家村村正的小闺女,叫楚嫚。”

“楚嫚?”樱宝目光从书本里抬起。

怎么与前世不一样了?

上辈子大堂哥姜成娶的妻子可不叫这个名字,更不是楚家村村正的闺女。

“对啊。听说楚嫚是家中最小的女儿,她上面两个哥哥一个姐姐都已经成亲。”

二妮话题一转,又说到大妮身上:“大伯娘说,等大堂哥定完亲,就给大妮姐也定了。”

大妮小脸瞬间羞红,拧了妹妹一把,“让你多嘴。”

“别呀。”二妮咯咯笑着躲开,“难道不是嘛,那天我可瞧见小姐夫了。”

“还说还说!”大妮将妹妹扑倒在炕上,挠她咯吱窝。

二妮咯咯大笑,将樱宝扯过来挡着。

樱宝好奇问:“大姐定亲那个是谁啊?”她怎么不知道大妮姐已经议好亲了。

“不许说!”大妮捂住二妮的嘴巴。

二妮扯开大姐的手,将脸扭到一边笑道:“叫张少冬,是镇上张医婆的小孙子。”

樱宝愕然。

这好像也不对。

上辈子大妮姐姐的夫婿好像是刘家村那个少年,家境不算好,与镇上张医婆家完全不能相提并论。

大妮假装生气,拍了妹妹一下就不理她,自顾自绣花。

姐妹们笑闹完,继续说话。

“樱宝,今儿我瞧见西村那个陈招了,就站在石拱桥上往咱们学堂望呢。”二妮八卦之心不灭。

樱宝原本不敢兴趣,但陈家闹分家,她就很想知道后续如何。

不知陈招没有陈家这个大家庇护,以后又会如何。

“要不咱们下晌去西村那边瞧瞧热闹?”樱宝望向二妮姐姐。

二妮摇头:“不去,阿奶不让我带你瞎跑,万一再遇到坏人就糟了。”

上次那事的阴影还在,二妮一直忘不了那一幕。

那天的事差点吓得她尿裤子,简直是一辈子的阴影。

而且虎子的门牙还被磕掉一颗,到现在说话都漏风呢。

第九十二章:把姐姐变回来

不用樱宝去瞧热闹,傍晚时分,王二婶又来了姜三郎家,跟春娘分享看到的新鲜事。

“陈老栓家分家啦。”

王二婶接过春娘递来的红枣馒头,笑着道:“哎呦你不知道呦,陈冯氏将钱箱子都搬到院子里砸了,里头就只十几两银子,连我家都不如呢。”

自从王二婶跟着姜三郎家种金耳后,日子一天天也好起来,最后那次金耳又卖了二十多两银,除去缴纳秋季赋税与还账,还剩十多两呢。

春娘笑眯眯问:“那他们每家分了多少?”

王二婶咬一口馒头,含糊道:“还能多少,三个儿子每家六两呗。不过啊,陈老栓的地分了不少给儿子,啧啧,三百多亩田地,一家分了一百亩,公婆俩就只剩六十亩了。”

春娘倒是没意外。

那陈老栓夫妻年轻时也是个勤快人,曾经又颇有家底,哪怕常年供儿孙们读书,也攒下不少田地。

据说陈老栓少年时曾给一个大户人家当马童,还救了那家的小主人,最后主人家赏他不少钱,还赐他个漂亮媳妇,让他带着媳妇返家种地,那个媳妇就是陈冯氏。

“嗨,好戏还在后头吶。”

王二婶连馒头都顾不得吃,揶揄道:“你可不知道啊,那韩氏当场就将那一百亩地给卖了,得了二百二十两银。”

“啊?”春娘诧异,“当场卖了?卖给谁?”

王二婶哧哧笑道:“还有谁?陈三友家买了十亩水田,西村陈长盛也买了十亩,还有几户零零散散买了二十亩上等田,剩下的旱地陆续被几个外村人买去了,只剩南坡那十来亩没人要。”

当然,还有陈昌平的那些口分田不能卖。

“啧啧,春娘你可不知道啊,陈老栓都气得厥过去,也没能阻止韩氏卖地。”

王二婶摇摇头,一脸可惜道:“我也想买来着,可惜剩下的都是南坡那边的下等田,买来也没啥意思。”

春娘失笑,问:“韩氏这般,她丈夫就不管?”

“管个屁呀,今儿瞧那神情,好似巴不得将田地都卖了省心。哎,那陈昌平从小读书读傻了,一天地没下过,他哪里晓得农田的要紧哦。”王二婶狠咬一口馒头,一脸不屑道:“瞧着吧,以后有他的苦头吃。”

春娘给王二婶倒了一碗茶水,“那也不一定呢,据说陈昌平自己也有本事,在学馆时就经常抄书挣钱。”

“你信他个鬼话!”

王二婶端起茶碗喝一口,又咬一口馒头:“他是去读书的还是去抄书的?我家大儿说了,在书局抄一本书才得几文,抄错一个字连一文都没有,还得赔人家的纸墨钱。哼!若他陈昌平一年能抄到二两银子,我就在村里倒着走。”

“说不定人家真的有来钱的法子呢。”春娘笑道:“蛇有蛇路鼠有鼠道,难说那陈昌平没有养家的本事。”

王二婶点点头,“嗯,我倒是听人说,陈昌平想卖了田地去跟他连襟混呢,韩氏的妹妹妹夫可是在县城,岂能不帮衬他一二?”

春娘巴不得韩氏赶紧去县城,以后再也别回来。“对啊,说不定人家去县城享福去了呢。”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