捡了福星闺女后,全村都旺了(118)
姜三郎能说不么,当然不能。
没好气道:“行!你们必须自己带工具。”
川河又不是他家的,这几个也都是自己好兄弟,带就带上吧,不过,能不能捕到就看他们运气了。
陈银几个欢呼一声,飞快跑回家拿工具,边跑边喊:“三哥你一定等等咱们啊!”
结果等他们回来,身后又跟了好几个村民,连李大永兄弟跟王柯也跑来了。
得,这下变成全村活动了。
姜三郎觉得很操蛋,但他又不好说什么。
樱宝骑鹿紧随骡车,不时收到村民们投来的热切目光。
好吧,自己也算众星捧月了,回头就给他们挨个把把脉,瞧瞧他们都有啥毛病。
走了好几里,来到一处宽阔河流边。
姜三郎姜二郎与两个侄子卸下工具,寻找合适地点。
樱宝则骑着鹿四处转悠,四处看风景。
“三郎,咱们还在这里撒鱼饵。”姜二郎指着一片河滩道。
他们前年就是在此地捕鱼,河边有半丈宽的浅水区,特别适合拖拽抄网。
“好,就这里了,我先撒鱼饵,你们看准了再用抄网。大成二泉,你俩力气小,注意别掉河里去。”
“知道了三叔!”大成二泉欢快应一声,拿起抄网准备捞鱼。
第九十八章:羡慕嫉妒(求月票推荐票啦)
没一会儿,樱宝就听到众人的惊呼声。
自家老爹他们一下子捕上来两条五六尺长的大鱼,让众人惊叫连连。
“这鱼中邪了吧,为啥直愣愣冲这边冲过来?”有村民大叫。
陈银啐道:“放你个狗臭屁!没瞧见三哥撒了鱼饵么。”
众人:“就是就是!你可真是个晦气嘴,都快过年了,别在那胡说八道,没瞧见小仙童在旁边镇场子么?”
那人不好意摸摸后脑勺,讪笑道:“一时口快,一时口快,哥哥们别介意。”
又朝樱宝方向鞠个躬:“小仙……樱宝别生气啊,都是叔叔嘴贱。”
樱宝假装没瞧见,催呦呦往高处站了站。
站高望远,周围河面净收眼底。
紧接着,姜三郎又撒了一把鱼饵,沿着水边一直撒,足撒了两丈远。
然后对众人说:“你们赶紧拿抄网等在水边捞鱼,不然等它们吃了饵料就游回去了。”
“好好!”十几名村民一听立马散开,各自拿抄网提竹筐守在鱼饵旁,有两人手里还握紧铁叉。
不一会儿,水面出现一道道水纹,有好几条大鱼游过来吞吃饵料。
众人尖叫的尖叫,抄鱼的抄鱼,乱成一团。
姜家几个有条不紊地又捕上来两条大鱼。
这两条没有先前的大,但也有十来斤重。
村民们也各有收获,有个人还捉上来一只草帽大的老鳖。
“哈哈哈!我逮到一条啦!”
“我也抄到一条。”
“唉唉,我的就差一点点啊……”
有人欢喜有人恼,他们一点都没在意自己衣裳裤子尽湿,连鞋子也泡进冰冷水里。
两个时辰后,众人各有收获,都捕到两三条不等的大鱼小鱼。
姜家捕的最多,一共十六条四五尺长的大鱼,还有好几条十来斤重的青鱼。
“行了,咱们回去吧。”
眼看时辰不早,再不回去,骡子就看不见道儿了。
姜三郎几个将鱼都装上骡车,又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干爽棉衣与鞋子换上。
上次因为穿湿衣冻了一路,回去都冻病了,所以这次他们都带了备用的棉衣鞋子。
其他村民则啥都没带,可仍旧笑呵呵地背鱼回村。
一路上,他们这群人收到无数羡慕眼光。
有路人还问:“你们这是去清鱼塘了?”
“清啥鱼塘,咱们在河里捕到的。”村民得意道。
路人惊讶:“这天儿也能捕到鱼?啧啧,你这鱼卖不?”
李大永兄弟高声拒绝:“不卖不卖!咱们这是准备过年用的。”
路人不死心,又问其他人。
有几个村民一合计,索性各自卖了一条,留一条自家吃用。
他们这几个还没轮上种金耳,手头并不宽裕,有了这几百文的进项,今年年节也好过许多,最起码能去集上割二斤猪肉羊肉。
而且还有一大鱼呢,往年他们可舍不得买这么大一条鱼吃。
途中又遇到几个西村村民,他们俱都羡慕的不行。
等姜三郎他们的队伍浩浩荡荡带着大鱼离开,有几个西村村民开始抱怨:“瞧瞧人家东村,日子越过越好,你再看咱们村,我特么都想去捶那陈长盛一顿。”
“关陈长盛啥事?”有人抬杠,“东村现在日子好,是因为人家那边有个小仙童罩着,咱们村有啥?”
尽出陈二狗这样的祸害了,就是神仙也拦不住他去作死连累别人。
“也是哈。”有人表示赞同,“姜家可算发达了,人家运气好捡了一个福气小仙童回去,要是当初被我捡到,说不定咱们西村也发了。”
“切!别胡说了,啥福气小仙童,我瞧你们就是得了臆想症。”一人不屑。
“怎么胡说了?你没瞧见姜三郎以前啥样儿,你再看他现在,南坡上盖了大瓦房不说,人家种了啥金耳可是卖了大钱的,全东村都跟着沾了光。”
“就是就是!据说姜家在南坡还种了啥棉花呢,哎呦,那可是好东西,续在棉袄子里又轻便又暖和,关键还不戳人。知道那棉花种子是谁给的么,就是人家小仙童给的。”
众人俱都沉默。
是啊,不是福气仙童,谁能拿出那样的种子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