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捡了福星闺女后,全村都旺了(120)

作者: 久l久 阅读记录

哎,她明明比陈族长还小十来岁呢,儿子垂危,一下子就带走老妇人的半条性命。

樱宝认真给她诊脉,查看她眼睛与舌苔,又让陈族长将她吃的药拿来一包瞧瞧,已经确定她怎么回事。

温夫人曾说过,年至五十的人,多半患有肝脾不调血液粘稠之症,不仅要吃药调理,还需戒糖低盐饮食,平时应多活动腿脚,多饮水,才能减轻这种状况。

李郎中开的药方确实对症,但里头加了丹砂就有些不妙。

但现在大多数药方都沿袭古方,有的不仅加丹砂,还会加元水,也就是水银。

温夫人娘家也是医学世家,她父亲就说,丹砂水银虽是上品药,但其毒性大,用之不慎会致死人性命。

所以温夫人在讲课时特别强调,不可擅自使用丹砂元水配药。

樱宝想了想,对陈族长道:“唐奶奶脉弦硬,李郎中开的药正好对症,但还要注意饮食清淡,不可吃甜食,也不可喝米粥,要多喝白水。等我从镇上回来就配点药给她吃吃看。”

陈族长搓着手道:“那好那好,我回头去你家拿。樱宝,那配药需要多少钱?”

樱宝举起一个巴掌:“五两!”

她去药铺买草药也需要成本的,开出五两已经是人情价了。

陈族长面皮抽了抽,还是点头:“好,我这便拿给你。”

“不用不用,等我配好药再拿吧。”樱宝道:“我现在去镇上,不宜带很多银子。”

刚付出去二十五两银子的陈族长下意识朝樱宝那小包包看去。

那里轻飘飘,不像装了好几锭银子的样子。

樱宝朝陈族长告辞,欢快地跟阿娘离开。

来到集镇,街道上已经有好多人。

人流拥挤,骡车不好进去,只能停在路边让姜成守着。

于是,春娘将樱宝背在竹篓里,随着人流往里走。

每年元旦前,集镇上摆摊的都非常多,连走家串户的货郎也在街边放下挑子。

樱宝挑了一些玩具,还买了十几串糖葫芦,绢花与梳篦也买了一些,还从一个杂货摊上买到两把薄刃小刀,两把剪刀,以及两把儿童弓箭。

又看到一个货郎的货架上挂了几只羊皮球、猪皮球,便买了两只。

这东西是由猪尿泡外缝上猪皮或羊皮做成,吹上气扎紧可以给孩子们踢着玩儿,比踢石球省鞋多了,又不伤脚,正好送给家里那几个皮猴子。

这种球也只在过年时有卖,其他时候都买不到。

春娘在布店买了几匹布,请布店伙计将布匹送到骡车上。

之后又去商铺买了两包盐回去腌鱼。

红糖、冰糖、霜糖角、油炸糖果子,还有云片糕也都买了不少。

一斤一包,每种买了八包,外包的油纸上都贴了红纸,写着吉祥如意字样,过年去人家拜年,这些便是礼物。

羊肉猪肉大公鸡也买了不少,看到有人卖野鸡野兔的,也各买了几只。

从集市回去,骡车上已经堆满东西。

樱宝也买了不少物品,有给爹娘弟弟的,也有家里其他人的新年礼物。

她还去李郎中家的药铺买了很多种药材与香料,并让小伙计给切碎,有的则让他用碾子碾成粉末。

回去的路上,樱宝递给大堂哥一串糖葫芦,自己与阿娘也一人一串。

剩下的,则带回去给哥哥姐姐与两个弟弟吃。

春娘本不想吃闺女的小零食,耐不住小闺女将糖葫芦塞进她嘴里。

“可好吃了,娘你一定尝尝。”樱宝笑眯眯咬一口自己手里的糖葫芦,酸酸甜甜。

春娘无奈,只得拿着糖葫芦吃起来。

好多年前,自己丈夫曾买给她吃过,没想到现在竟是小闺女买给她。

一手搂着闺女,一手拿着糖葫芦,感觉自己又回到年轻时了。

第一百章:年画娃娃

接下来便是操办年节吃的美食了。

姜老汉与老伴在家磨了豆子做豆腐,又盛出没点卤的老豆浆给每个孩子都尝尝。

春娘则与大嫂一起蒸过节吃的包子馒头与米糕。

有些馒头被做成牛羊猪兔的模样,用红豆点了眼睛,再用苏木水给白乎乎面团涂上红色花朵,非常漂亮。

另一口大锅里还煮着满满一锅香肠猪肉蹄髈与一只猪头。

还有一盆已经做好的黄豆焖鸡,老远都闻到香味。

这时最开心的莫过于小孩子,因为不用写字念书不用做活儿,还能拿到压岁钱。

大年初一,天没亮春娘与姜三郎就起了床,给睡眼朦胧的孩子们一人尝两片云片糕,寓意新一年高高兴兴开开心心。

督促她们吃完糕,两人又去灶房烧水下饺子与糯米汤圆,寓意新的一年顺顺利利团团圆圆。

樱宝知道这时候不能赖床,赶紧起来,穿上阿娘昨晚就放在床头的新衣新裤,穿上漂亮的虎头鞋,想了想。又带上虎头帽。

新棉衣是红底黄花,衣襟与后背都绣了五福图,领口还镶一圈白色兔尾毛,柔滑又好看。

搭配上绿色裤子与脑袋上的虎头帽,整个一年画娃娃。

穿戴好,樱宝又去将小杰小武拽起来,给他们穿上衣裳鞋子,戴上虎头帽,又拉他俩去洗漱。

“快来吃饺子啦!”春娘自灶房端一盆饺子出来,搁在堂屋大桌上,又去端来几碗汤圆。

每碗里只装了四只,寓意事事如意。

一家人围坐大桌吃汤圆吃饺子,吃完后,春娘给樱宝两个小银锞子,每个约莫一两重,又给双胞胎儿子一人一个。

樱宝与俩弟弟跪下给爹娘磕头拜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