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捡了福星闺女后,全村都旺了(140)

作者: 久l久 阅读记录

小杰倒是不挑,抱着小黑狗就不撒手,当弟弟小武伸脖子来瞧时,也扭来扭去不给他瞧。

小武哼一声,抱着他的小黄狗挤在姐姐身边,悄悄道:“他的狗狗好丑。”

樱宝:……

春娘买东西回来,见闺女买到两只奶狗很是惊奇。

“我跟你爹早就想买只狗看家了,就是没碰到有卖的,今儿倒是巧,一下买了两只。”

南坡偏僻,家里养一两只狗,不仅能看家护院,夜晚还能警示家人。

两小子一听不乐意了,异口同声道:“这是我的狗狗!不给看家!”

春娘没理俩傻儿子,放好买回的物品,爬上骡车,回家。

接下来就是夏收农忙。

割麦子,打麦子,晒麦子。

然后翻地,种黄豆,插秧。

东村人还要兼顾采收晾晒金耳雪耳,再重新分菌种植,忙得脚不沾地。

夏收还没结束,孙里正便带着乡丁敲锣挨村催赋,还告知大家,今年的赋税又加一成。

现在的东村人对加赋已经无感,即便有想法也没时间想。

有那功夫怨天尤人,还不如多种几十株金耳有用。

而这时候,周茂又来收金耳了。

他这次带了两辆马车,两个账房先生,以及好几个伙计护卫。

一大帮人呼呼啦啦到了姜三郎家旧宅门口。

姜三郎早已等候多时,朝周茂抱拳:“周管事辛苦。”

周茂笑呵呵回礼:“不辛苦不辛苦,姜老弟今年收了多少精品啊?”

姜三郎笑着将人往家里领,“咱们进屋说吧。”

今年他三兄弟种的都是精品金耳雪耳,普通品种全分给村民种植,所以不好在外面说。

周茂会意,笑呵呵进了屋。

村民们知道收金耳的商家又来了,赶紧呼朋唤友回家收拾晒干的金耳,搬到姜三郎家过秤。

一时间,姜三郎家门口排起长队,每个人或挑或背或抱着盛满金耳的筐子,等候出售。

这些事影响不到樱宝,因为她的金耳不准备出售,都存在库房等候温夫人回来再说。

两只小奶狗经过几天的喂养,已经可以在院子里乱窜,看到樱宝小尾巴摇得飞快,哼哼唧唧在她脚边转悠,连它们的小主人呼唤都不理睬。

小杰小武也不在意,山不就水水去就山,两人跟在小奶狗屁股后头,手里拿着鸡骨头逗引它们。

这几天放农假,元宝与虎子也放假回家。

这会儿两人早跟村里一大帮男孩子外出摸鱼去了,不到傍晚俩人绝不回来。

姜家麦田的活计忙差不多,姜刘氏与两个儿媳妇聚一起包饺子。

“二郎前阵子跟我说了,等农忙结束他就娶亲。”

姜刘氏边捏饺子边道:“我问他是哪家姑娘,可要咱们去女方那边探听探听,结果他说不用,都探听过了,叫我不要操心。唉,我能不操心么。”

上回娶孙媳妇的事还历历在目。

大成的脑袋虽好了,但人也沉默许多,经常一整天都待在菌棚里不出来。

春娘与大嫂对视一眼,都觉得惊奇。

二伯(二叔)竟要成亲了?

“这是好事啊。”春娘笑道:“不知他二伯的婚期定在哪一天?”

姜刘氏:“他说就这个月二十八。日子他找人算过,说是最好的了。”

“还有十来天,那会不会太赶?”周氏道:“成亲的物件也都没准备呢。”

姜刘氏:“二郎说他都准备好了,不用咱们操心。”

说着叹口气:“也不知他都准备了啥,这么神神秘秘的,竟将咱们都瞒住了。”

春娘想了想,忽然问:“二伯没说女方叫啥名字吗?”

“说是叫陆燕茹。”姜刘氏嘀咕道:“名字倒是不赖,也不知人品如何。”

春娘一愣,忽然想起自己与闺女在县城高家客栈遇到的那位姑娘,好像就叫什么燕茹的吧。

哎,竟然真被闺女给料中了。

第一百一十七章:姜二郎成亲

相比东村的热闹,今日西村就格外的冷清。

有不少人悄悄跑到东村姜三郎家附近偷瞧他们怎么售卖金耳的。

只见东村人将一筐筐金色菌菇搬来,之后拎着一串串铜钱回去,个个满脸笑成菊花。

有的人边走还边跟同伴对比银锭子大小,那得意劲儿,看的西村人牙根直痒痒。

正看的起劲,东村村民已经发现他们几个,立刻跑过来质问:“你们在这里做啥?鬼鬼祟祟又想搞啥坏事?”

西村村民尴尬道:“我们就是路过。”

“路过?你准备上哪里去,才会路过三郎家门口?该不会又来打什么坏主意吧?”东村人明显不信。

“就是路过!这大路朝天,你管我们去哪。”西村村民开始耍无赖。

“大路朝天?”东村人一听就火了:“跑到咱们东村地盘还敢说大路朝天,你咋不去上天呢。”

“揍他!敢在咱三哥家门口转悠,铁定不是啥好货,你们又想来偷孩子是咋地?”东村人开始摩拳擦掌,就要上来揍人。

“对对!肯定不安好心。”另几人也跃跃欲试。

西村人一见势头不对,撒丫子就跑,一路跑过石拱桥才停下。

特娘的,瞧一眼都不行,太可气了。

最可气的不是东村人,而是那陈老栓家。

你说好好的日子不过,偏要去东村偷人家孩子,如今他们西村人在东村走动都被怀疑是去偷孩子的,这都是什么事啊。

要不是陈老栓家那帮子晦气鬼,自己西村人怎么会被姜三郎家嫌弃?

没发生那些破事,自己说不定也能从姜三郎家买点金耳种种呢,这会儿也跟东村人一样抱着银锭子睡觉。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