捡了福星闺女后,全村都旺了(151)
“姜二郎!你神气什么?”冷氏弟弟冷大怒吼:“我可是二妮跟虎子的亲舅舅,你竟然这般撵我?”
“我家虎子二妮没有舅舅,当初断亲书上写的明明白白,你一家子可都在上头摁了手印。”
曹婆子一家为了得到那十五两,什么绝情话都说过,这会儿还来提什么舅舅不舅舅,简直可笑。
“摁了手印又怎样?二妮与虎子始终是我姐的亲生骨肉。”冷大不死心地狂吼。
姜二郎冷笑:“你姐姐的亲骨肉在镇上卖酱菜家里,别在我这里找不自在。”
冷氏给卖酱菜的生了两个孩子,还是一儿一女,小儿子不过几个月大,不懂她为啥一遍遍来这里找事儿。
“我不管,你必须再给我们五十两,不,一百两银才行。否则没完。”冷大郎叫嚣着,终于将此行目的说出来。
“原来是敲诈勒索钱财啊,你们算什么东西,也敢跟我开口要钱?这样吧,孙里正正好要过来,就让他来决断。”
此时孙里正领着县衙来人,正跟姜家三兄弟了解棉花种植情况,没想到有人告诉姜二郎,冷氏一家又来南坡捣乱,所以姜二郎才急匆匆跑回来。
曹婆子一听孙里正要来,忍不住小腿肚转筋,转头看向儿子,无声询问该怎么办。
冷大郎被姜家这些新宅子迷花了眼,根本不理会老娘的暗示,“凭他天王老子来也没用,老子是二妮与虎子的舅舅,以后她们的嫁娶都得经过老子同意。”
乡间娘舅的权利很大,有蛮横不讲理的,连外甥外甥女的亲事也能插手,所以冷大郎会有此一说。
“呦,口气不小哇。”孙里正背着手走过来,身后还跟着几个村正与乡丁,众人簇拥两位长须中年人。
樱宝一眼认出,其中一人是上任县令的幕僚廖先生。
“怎么回事?”廖先生询问。
姜二郎立刻将自己与冷家纠葛说了一遍。
“我与冷氏已经和离,互相签了断亲协议,我支付冷家十五两银子,谁知冷氏已经嫁人生子,却还三番两次来我家纠缠,今日还想勒索我一百两银子,不给的话就要毁我儿女姻缘。”
“你说断亲就断亲?”冷大还在叫嚣,“我和我姐还没死!”
廖先生冷冷看向冷大,转头问孙里正:“孙翁,你们乡间都出这种刁民吗?堂而皇之的敲诈勒索竟也没人管?”
孙里正被问的脑门上汗都下来了,辩解道:“我也是第一次碰到这种事。”
说着转身吩咐乡丁:“将她们几个都捆起来,送去乡堂等候审理。”
七八个乡丁一哄而上,将曹婆子母子三个掀翻在地,抽出随身携带的绳索就将她们捆起来。
冷氏与曹婆子吓得尖声叫喊:“我是姜二郎的亲眷,里正你为啥绑人。”
乡丁不等里正发话,扯下冷大的汗衫,撕吧撕吧塞进冷氏母女嘴里,将她们拖远,免得吵到县里来人。
第一百二十六章:老鼠屎
廖先生这才满意,与孙里正一道去姜家在南坡的棉花地查看。
这会儿棉花已经长得老高,有的开始打花骨朵。
但田地里杂草较多,还需要及时锄草。
“明府让我等过来看看棉花的生长情况,是否需要额外施肥。”廖麒麟虽然秀才出身,但他家里也是种地的,对农桑之事也了解一些。
姜三郎道:“肯定要施肥的,像我家这片田地是下等田,之前就撒了塘泥还有草木沤的水肥,预计亩产能达到五六百斤,若是不施肥,下等田的亩产只有二三百斤。”
廖麒麟点点头,示意他继续说。
“不仅要施肥,等打花骨朵的时候还要将棉花叶片间掉一些,一是让花朵开的多,二是要给棉苞足够光照。”
姜三郎道:“我也是跟别的老农学的,但凡开花结果的庄稼叶片都不能太繁茂,那样会抢夺果实的养料。”
“嗯,有理。”
几人边走边观看棉花地情况,廖先生忽然问:“姜兄弟,我听说你们村家家都会种植金耳,收益还不错,可是如此?”
姜三郎含糊道:“就是贴补点家用罢了,之前咱们村好多人家连饭都吃不上,总要想点法子赚点钱,不然大家都像隔壁乡那样,青黄不接时都得出去讨饭。”
廖麒麟笑笑:“姜兄弟别多心,我也就随口问问,不知你们金耳的种子从何而来?”
“先是我闺女在山林里捡到的,后来慢慢就种起来,现在的种菌都是自家留的,每次也就够自家种点儿。”姜三郎道。
这事是瞒不住的,与其让廖先生从别人口中误听误信,不如由他自己说。
廖麒麟笑道:“实不相瞒,我家乡那边的日子也不好过,如果他们也能像你们村一样搞点其他收入,也不至于拖家带口地逃田了。”
姜三郎竟不好接话了。
孙里正笑呵呵解围:“咱们乡也不是每家都种金耳,好多农户也都食不果腹呢。三郎他们的金耳种菌有限,大家都排着队等他们能匀点儿出来。”
姜三郎看一眼孙里正,没有接话。
确实,最近有不少外村人上门求购金耳种菌,但自家的种菌不能给别人,所以他暂时没答应。
至于村里其他人卖没卖,他就管不着了。
周茂管事曾经说过,他们收购金耳也看供需,如果供大于求,一是要压价,二是暂停收购。
这点他都跟村里人说过,所以村里人也护食的很,很少有将金耳种菌卖给外村人。
但万事不能绝对,家家都有外村的亲戚,保不齐他们偷偷送点儿给亲近的亲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