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捡了福星闺女后,全村都旺了(159)

作者: 久l久 阅读记录

下晌,温舒带着樱宝坐马车回南坡,顺便将书籍与一些豫州的特产送去姜三郎家。

夜晚,温舒没有回去,与樱宝住在一处,两人躺床上说话。

“三伯母那人最是较真,以后她说什么你若觉得不对就不用理睬。”

其实三伯母不仅爱较真,还特别小心眼,温舒担心以后樱宝会吃她的亏。

樱宝疑惑:“你三伯母为何会来咱们这种小地方?”

今日她可算看出来,那位林夫人不仅爱摆谱,还特别的瞧不起人,这样的人又怎么甘愿来乡下待着?

若没点好处,她能带着她两个如花似玉的闺女来贫穷地方生活?

温舒皱眉思索一会儿,轻声道:“樱宝,实话跟你说吧,温家就是为了你家的秘方才在这里办学。”

樱宝点点头:“我也猜到一些。”

温舒抱了抱樱宝,声音低落:“对不住樱宝,我们不该一直欺瞒你。”

樱宝:“我一直都知道啊,你们不算欺瞒。”

她还知道有个贵人吃了温家的药然后嗝屁了,但自己不能说。

“所以三伯母若想套你的话,你不用理她。”温舒说出这句话,心里略微舒畅一些。

“好。”樱宝拽拽温舒:“跟我说说豫州的事情呗,还有你家为何要买我家金耳啊?”

温舒咬咬牙,便将家里事情一五一十都说了。

“我大伯得罪了贵人被贬回豫州,那个贵人家的孩子病重,差点就牵连到我温家。多亏了你家的金耳才保住那贵人孩子性命,咱温家才得以脱险。”

樱宝点点头:“原来是这样。”

看样子,上辈子温家就是因为那贵人的孩子死了才覆灭的。

温舒低声道:“樱宝,无论如何我们都是最好最好的好朋友,一辈子不能变。”

“嗯。”樱宝依偎在温姐姐怀里,就像上辈子一样。“咱们是一辈子的好朋友,永远都不变。”

第二天起床,樱宝与温舒梳洗,吃了二伯娘做的早饭,跑去果林子里摘了一篮子熟透的葡萄,还有一篮子黄鸭梨与几个桃子。

“这些带给温夫人尝尝。”樱宝将果篮子放在温家马车上。

温舒本不想这么早回去,但姜家人都忙着捡拾棉花,自己留在这里帮不上什么忙,反而有点碍事。

“等你家这阵子忙完,你就赶紧去学堂。”温舒道:“我娘还要考考你这几月的学习情况呢。”

“知道了。”

送走温舒,樱宝这才有空翻看温夫人给的书。

《诸病源候论》,《唐本草》,《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四部医典》等,都是本地买不到的医学典籍。

第一百三十三章:大驾光临(求月票推荐票啦)

姜家的棉花终于采收完。

赵大的孩子也彻底好了,姜三郎对赵大的帮工很满意,送给他一把葫芦种子,问他是否愿意继续留下干活,毕竟数千斤棉花还要剥棉籽,事儿比较多。

赵大本意是想留下的,但现在是农忙时节,家里的豆子与水稻都要收割,收割完还得翻地种麦,种完麦卖了粮交完赋税后,他才有空闲再做其他。

姜三郎知道他的为难,并没有强求。

接下来日子,姜家大人小孩齐上阵,开始剥棉籽。

春娘与两个妯娌则用纺车纺线,准备冬日里织布。

没多久,县令吴轼便来了。

与他随行的有廖先生、两个书吏及十几个衙役。

县令的大驾光临,让整个东西陈村都轰动了,孙里正与陈族长陈三友及周围几个村的村正更是全程陪同。

其中最激动的非樱宝莫属。

“吴伯伯,你总算来啦,快来看我给你留的大葫芦。”

樱宝拽着吴轼的袖子将他带到自家堂屋,只见靠墙两个大框里垒着三个奇大无比的葫芦。

吴轼也很惊讶。

说实话,他还从没有见过如此巨大的葫芦。

可惊讶归惊讶,自己好像没跟这小妮子说过喜欢葫芦吧。

也不知这小妮子从哪里得知自己喜欢这玩意儿,一个劲儿地非要送他,唉,真是无奈。

樱宝得意道:“吴伯伯你看我种的葫芦,等你回去的时候就带两个回去吧。”

吴轼失笑,“我怎好白拿你的东西,不如开个价,我出钱买。”

“不用不用,这个不值钱。”樱宝违心说出这话时,就瞥见躲在后头的姜泉直嘬牙花子。

陈族长也笑呵呵附和:“这种葫芦在咱们村多的是,明府您就别推辞了,就是小孩子的一点心意。”

站他旁边的孙里正瞅他一眼,心里琢磨陈族长这话是不是真的,他在县城做生意的儿子早就想要个葫芦王做招牌了。

“呵呵,那就恭敬不如从命了。”吴轼只要了一只巨葫芦,让仆役扛了送去马车上,但樱宝又抱了一只稍微给小的送上车。

之后吴轼又去瞧姜家收获的大堆棉花。

雪白的棉花还没去籽,全部堆在一间屋里,将屋子塞的满满当当。

吴轼抓起一团棉花看了看,感叹一声:“这棉花确实不错,姜三郎,你能否将棉花种子售卖给县衙?”

姜三郎还没说话,孙里正急了,上前道:“明府,咱们乡里有很多村户都等着买棉籽呢,您不能……”都买走啊。

其他几个村村正也一脸焦急,但他们不敢插话。

吴轼笑道:“我不过想将棉籽收购后统一发放,孙翁你不必忧心。”

“呵呵呵,原来如此。”孙里正尴尬笑笑。

姜三郎:“我家大哥二哥也收了不少棉花,咱村其他人家也都种了,他们也应该有不少棉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