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捡了福星闺女后,全村都旺了(211)

作者: 久l久 阅读记录

这也太不划算。

姜泉垂头丧气离开。

再次找到小堂妹,抱怨道:“不划算,二婶说十斤杏最少要用二斤糖霜,不然不好吃。二斤糖霜就得一百多文,最后只能晒出一斤杏脯,这还咋赚钱啊。”

樱宝问:“那市面上一斤杏脯卖多少钱?”

姜泉眨巴眨巴眼,想了想说:“杏脯没买过,但我买过蜜饯,六个蜜饯一份,要十五文。”

六个红枣蜜饯少说也有二两,就是说二两蜜饯要十五文钱,那么一斤蜜饯就是一百二十文。

而做出一斤果脯就要一百多文的糖,这里还没算杏子的本钱。

怎么看怎么是亏本买卖。

“蜜饯里头带核,肯定打秤,杏脯里头没有核,价格自然要高点。”樱宝道:“要不咱们少做一点试试,不行就自家吃。”

姜泉勉强同意,“好吧,那就先试试。”

第一百七十五章:特产

姜泉去镇上买了十斤糖霜,又买了几个坛子。

二婶说做好的果脯要放坛子里保存,所以他未雨绸缪先给买回去。

之后便是摘杏。

杏子选那种七八分熟的,熟透生虫的都不能要。

接着清洗去核,用舂成细末的糖霜腌制,腌制的时候还放了一点盐。

待腌了几个时辰后,杏子渗出汁水,这时候直接倒锅里煮开。

不能煮太久,否则杏肉不成型。

及时盛出杏肉与汤汁,搁置一个时辰后,再将杏瓣从汤汁里夹出来,一个个摆放在竹匾子里,之后端去太阳底下暴晒。

晒上两三天后,杏肉就变的像柿饼那样弹牙有嚼劲,颜色黄灿灿,酸酸甜甜非常好吃。

晒好的果脯收进坛子里密封,可以保存很长时间。

而剩下的汤汁浓稠酸甜,不仅小孩子爱喝,连大人也赞不绝口。

樱宝对杏脯没啥兴趣,却很喜欢煮杏剩下的酸甜汁水。

若是再加点冰块,炎热天气喝一口简直爽翻。

樱宝朝满树的杏子瞧了瞧,心里打起主意。

“二哥哥,咱们把树上的杏子都摘了吧。”

樱宝对姜泉道:“熟透的送给村里人家一些,半熟的咱们就做杏脯,那些杏核也不能丢,以后还能磨杏仁粉。”

上辈子她曾喝过杏仁茶,就是用杏仁磨粉加米浆加奶煮开,再搁点儿饴糖,浓香扑鼻。

但有一条,杏仁有毒,特别是杏仁那层表皮有剧毒,处理不好可能会危及生命,孩子更是连碰都不能碰。

可她有瞳孔泉啊,到时候用泉水泡发杏仁,估计能去掉不少毒性。

姜泉睁大眼,“樱宝,好几棵杏树吶,要做多少杏脯啊?万一卖不出去,买糖的钱可就白瞎了。”

“会卖出去的。”樱宝一点都不担心。

大不了少赚点整兑给商贩,也好过这么多杏子白白烂掉。

燕茹在旁道:“不如将杏脯兑给县城的干果蜜饯铺子,虽说赚头少,却也能是个进项。至少糖霜钱能拿上来。”

她的建议跟樱宝不谋而合。

“也行,二哥哥,等杏脯全部做出来,咱们去一趟县城。”樱宝信心满满。

正好樱宝还想去县城瞧瞧自家的新宅子,看看缺点什么,自己也好置办些。

“二伯娘,那些桃子也能做果脯吧?”樱宝问。

燕茹:“是呢,用桃子做果脯跟杏子的工序差不多,倒是可以做一些。”

“那咱们再做点桃脯,桃核也不能丢,桃仁是种药材,到时候卖给药铺。”估计价格不会高,可多少能回点本。

姜泉依旧心里没底:“那得多少糖啊。”

“先这么办吧,咱们买的糖多,可以找店家商谈商谈,价格肯定会降一些。”

上辈子樱宝可是做过买卖的,这里头的弯弯绕绕多少知道一些。

燕茹也点头:“去县城大商铺买糖,买的多确实能省不少钱。”

“好吧。”

姜泉挠挠头,问:“那啥时候去县城?”

树上的果子可不等人,眼看一天天熟烂,看着就心疼。

樱宝没言语,正皱眉思索。

自家这么多果树,眼看苹果与葡萄快成熟,肯定也吃不完,在乡里更是卖不掉,全送人吧又舍不得。

就很愁人。

自己辛辛苦苦种的果树,原以为能赚点钱,没想到却成了负担。

要不,就让二堂哥去县城开个铺子,专门售卖果子果脯。

自己手里还有三百多两银,买个铺面应该不成问题。

有了铺子,自家这些果脯与果子就不用低价兑给别人,以后等稀罕的葡萄与苹果上市,铺子还有可能成为县城焦点。

即便果子罢市,还有金耳雪耳,再不济二伯娘燕茹还会制作香粉胭脂,到时候都放在店铺里出售。

樱宝已经在洞府褐色土地上撒了不少花种,像什么月季、木丹、牡丹、芍药、金银花、凤仙花、苏方木、红蓝花等,她还在池水边撒了一些莲子,这会儿已长出小小圆圆的荷叶。

可难题是,自家铺子该怎么定位?

别人家的铺子都是专一经营,像什么盛德糕点、丰润粮铺、锦绣布庄、钱记金银玉器铺等等,就连篾器铺子都专卖竹制篾器。

自家铺子卖的货物繁杂,却不能叫杂货铺。

忽然,她脑中灵光一闪。

要不就叫地方特产吧。

琴川县虽然是个下县,来往客旅却不少,自家挂个地方特产的名头,想必那些走亲访友的都愿意买点儿带走。

因为别的地方都有特产,像什么榔桥木梳,峘阳黄梨,齐柿,燕栗,巫山朱橘,南中茶子等等,客旅走到当地,不买点都说不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