捡了福星闺女后,全村都旺了(249)
樱宝在荣济药铺买了不少治疗外伤的药材,又买了一点儿参须,这才跟老爹回家。
姜三郎见闺女治好那个萧家公子,很是高兴。
自家闺女终于崭露头角了。
连府城郎中都治不好的病症,结果被他闺女给治愈,真是意想不到啊。
姜三郎得意洋洋,感觉自己的腰板都比旁人挺直,走路带风,遇到熟人,打招呼的声音都高亢几分。
回家后,樱宝第一件事就是配药。
为了节约成本,让利益最大化,她还去野外挖了不少草药,全部加到药材里头。
在她看来,这些草药的功效不比药铺那些昂贵药材差,可城里的贵人们偏偏相信价格高的药材才最好。
殊不知,这些最普通的野草野花野菜,才是治病良药。
几天后,萧陌亲自带人来取药。
看着摆在桌上一溜儿的五个粗糙大瓷瓶,不禁嘴角抽搐。
三两银子一颗的药丸子,这小妮子就用这么糙的瓶子盛装,还一瓶装了二十颗。
之前他明明瞧见小娃娃手里拿出的小瓷瓶很精致,只装五颗药丸,到了他这里,一切从简了是吧。
拿起一只瓷瓶,拔开塞子倒出一颗。
味道很是清香,让人沉醉。
收起药丸,萧陌让崔先生将五个大瓷瓶收起来,然后叫人端来一个沉重木匣子,放在桌上。
“这是药丸子的钱,请小郎中查收。”
樱宝笑得眉眼弯弯,不客气地打开木匣盖子,仔细数了一遍。
十两一个的银锭子,闪着银亮光泽,整齐码在匣子里,一共三十个。
“不错,正好三百两,一百颗药丸子的钱。”
樱宝摸摸银子,不住拿眼瞅着萧陌,一副欲言又止。
她的诊金呢?
她给萧承隽吃的那些药丸的钱呢?
为啥这厮不提了?
萧陌端坐在椅子上,仿佛没瞧见小娃娃的眉眼官司,自顾自跟姜三郎说话。
“听说姜村正家种了不少金耳,可否让萧某一观?”
姜三郎:“可以,咱们正在采收,萧官人可随我一同去菌棚。”
“那好,还请姜村正前面带路。”萧陌站起身。
几人出了堂屋去菌棚了,樱宝挠挠脑袋,见四下无人,赶紧收起银匣子里的银锭子,再把空匣子抱回自己屋里,锁进箱子。
一下子进账三百两,这下子自己又是个小富婆啦。
不过,诊金也不能算了。
先前乍一收到这么多银子,没好意思开口,回头就跟萧陌提提这事儿。
樱宝欢快地跑去自己的菌棚采收金耳。
她这次种了六百朵金耳,六百朵雪耳,个大饱满,全都是精品。
晒干的话,估计能得到十八斤金耳与同等数量的雪耳。
这批金耳雪耳的营养基,全被她用瞳孔泉泡过,个头比以前的大许多,因此这次收获的重量肯定比往常要多。
等明年种植菌菇时,自己也给老爹与大伯二伯的菌基用瞳孔泉泡泡,把他们的种菌也提升一下。
以后种植金耳雪耳的营养基,她不准备再用五鼎芝,反正瞳孔泉的功效也不差,不如就用它浸泡。
一整个下午,樱宝都在菌棚里忙碌,忙起来就忘了时间。
等她将所有菌菇采收完毕,天都快黑了。
阿娘从外头的菌棚干完活回来做饭,见到小闺女便招呼她过来说话。
“那位萧官人走了,说过几天来买金耳。”春娘边和面边说:“还说欠你的诊金与药钱下回一并带来。”
原来不是赖账啊。
樱宝松口气。
也不知他会给多少诊金,唉,下次出诊,一定先把诊金预先谈好,省的不清不楚。
第二百零八章:洪水猛兽
收完菌菇后就是晾晒了,可最近天气不太好,太阳仿佛蒙着一层雾,一直不阴不阳。
姜三郎见状,赶紧让村民烧炉,烘干家里所有的金耳。
再耽搁,恐怕收下来的金耳就要霉变。
一旦发霉变黑,福瑞丰商行肯定不会收。
若福瑞丰商行不收,他们辛辛苦苦种的这些菌菇岂不滞留手里了。
时间一长,再保存不当,一个月的期盼都成空。
同姜三郎一样想法的不少,所以很多村民紧锣密鼓开始烧炉,烘干菌菇。
但也有一部分人满不在乎,认为姜三郎承不住事,遇到点啥就大惊小怪。
这些村民仍将金耳放置在外头吹晾,并没有开炉烘烤。
这些人里就有陈银的大哥与四弟,还有族长陈富的大儿子与二儿子。
陈富的大儿陈家兴与二儿子陈家珍仍然住在老村,陈富则跟着小儿子陈柱住南坡新家。
陈富见南坡家家户户开始烧炉烘烤金耳,便与弟弟陈三友晃晃悠悠去了老村,看看大儿家烘没烘。
结果到家一看,大儿家的三百朵金耳与二儿家的都晾在外头。
大儿媳孙氏坐在屋檐下纺线,二儿媳韩妙娘与西村陈昌平的妻子韩氏在另一侧唠嗑。
“老大呢?”陈富问大儿媳。
孙氏见公公回来,立马站起来道:“他带大郎去镇上看诊了。”
自己大儿子陈伯元自从被温家小娘子害的伤了腿,走路就不太利索,经常要去看看诊,抓点药回来吃。
“去镇上看诊?”陈富不悦道:“不都跟你们说过多少回,让伯元去南坡找樱宝看看,她连柱儿那样的都治好了,还治不好伯元?”
孙氏垂头不语。
不是她不愿,而是夫君根本不相信那个几岁孩子能给人看病。
陈富见大儿媳又是这般,也懒得与她废话,又问二儿媳韩妙娘:“老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