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捡了福星闺女后,全村都旺了(254)

作者: 久l久 阅读记录

很快到了腊月,姜三郎等人做完役工回来,就发现自家屋里堆满洁白棉布,足足有数百匹之多。

而家里偏房与堂屋各放两台织布机,一共有六台,每台都有一位织娘在织布。

另有几人在屋檐下纺纱,有本村的媳妇子,也有外村的。

“怎么回事?”姜三郎问妻子。

春娘笑眯眯道:“我请了几个织娘帮咱家纺纱织布,家里棉花已经快织完了,你瞧瞧这些棉布多好,回头给你做几身衣裳穿。”

“我不是问这个。”姜三郎指着家里的织布机问:“这些都是哪来的?”

“请人打的呗。”

春娘嗔怪地瞪一眼丈夫,去灶房给他烧水洗漱。“周茂给咱家捎来两架织布机,闺女想回本,就去请人打了二十台部件,拿回来自己组装的。”

姜三郎跟着妻子走进灶房:“二十台?其余的呢?”

他看家里不过六台,难道其它的都卖了?

春娘往锅里舀水:“其余都放着呢,宝儿说等你回来再出售。”

姜三郎坐到灶台后头,帮忙点火烧灶,不时探头询问:“周茂给咱家多少钱一台?”

“两台二百三十两。”春娘盖上锅盖,说:“所以闺女想将这笔钱赚回来。”

姜三郎点点头,给灶膛添草,“宝儿说的对,回头我去问问谁想要,就五十两一台吧。”

春娘噗哧一笑,“你父女两个还真想到一块儿去了。你也不用去问,我都登记了呢。”

“咱们村有十户想买,西村那边有三户,连别的村子也有人过来预订,我已经盘算过了,一共二十八户人家要买这种织机,她们已经给了定金。”

“二十八户?”姜三郎简直惊呆:“那,那咱们能赚多少?”

春娘神秘一笑,并不言语。

自家分别在几个地方定制机器组件,若组装起来,一台织机的成本才十两银子左右。

假设按照闺女定的价格,一台五十两,那么自家一次就能赚一千一百多两。

一千多两啊,这辈子她想都不敢想的数目。

有了这么多钱,即便以后挣不到银子了,自家就是妥妥的富裕之家。

但这事儿还得丈夫定夺,男人有男人的考量,自己与闺女可不敢胡乱做这个主。

“既然有二十八户定了织机,家里这些肯定不够,你们准备怎么做……”

姜三郎还没说完,春娘就道:“我与宝儿又定了三十台部件,等过几日就去取回来。”

这次订制织机的零部件,用的都是别人给的定金,所以春娘根本不担心东西拉回来没人要。

等赚到这笔钱,自家就在村里盖一处纺织堂,再雇几个织娘,专门纺织棉布。

反正整个乡都开始种植棉花,以后棉花只会越来越多。

到时候棉花卖不出价,她就纺织成布匹出售。

第二百一十二章:殴打

若按照一匹布四百文算,自家准备十台织机,一个月最少可以织四百匹布,就是一百六十两银。

刨除棉花成本与人工费,怎么也能赚到八九十两。

一个月赚八九十两,闺女说比县令大官人挣的还多呢。

关键是,这事儿自己一个人就能操持。

春娘越想越美,内心憧憬。

到时候家里的田地就雇人去种,自家也能轻省点儿。

烧好热水,春娘拿来澡盆,在灶房帮丈夫洗头。

洗完头脸,姜三郎换上妻子拿来的衣裳。

“这件衣裳穿身上都宽松了,我怎么瞧你比上个月清减不少。”

春娘问:“是不是做役工很受罪?”

姜三郎摇头:“不过就是干活重点儿,谁在那儿都一样,有啥受不受罪的。”

春娘心疼地捏捏丈夫胳膊,叹口气,自草篓子里取几个鸡蛋,打在面盆里。

又舀几勺面粉进去,准备擀鸡蛋面给丈夫吃。

正在这时,樱宝与弟弟姜武从外头跑进来,见到老爹便扑过来。

“爹!我就知道你回来了。”樱宝将手里一包点心递过去:“这是我与阿奶还有大妮姐姐刚做的栗子糕,你尝尝看。”

这些日子,樱宝带着几个村里孩子,将自家栗子树上所有栗子都打了下来,还将栗子剥壳,分批做成栗子饼栗子糕,只等姜泉回来的时候带去县城售卖。

姜三郎一手揽着儿子姜武,一手拿起一块栗子糕咬一口。

外皮香酥、陷芯甜糯,非常好吃。

“不错不错,栗子这样做确实好吃。”姜三郎夸赞。

樱宝得意道:“这个是我在县城点心铺子偷师学的,搁咱铺子里特别受欢迎。”

其实她泡栗子的水都用的是瞳孔泉,之后和面也是用那水,所以味道特别香甜。

姜三郎几口吃完又拿起一块,问:“铺子最近怎么样?”

“很好。金耳与雪耳也卖的非常好。”

上次卖给周茂的精品金耳只是一部分,其余都让姜泉带去县城放在铺子里出售,定价二十两一匣子,一匣子半斤。

雪耳为十五两一匣子,也是半斤装。

因为现存的金耳雪耳数量很少,樱宝让姜泉别担心卖不掉,马上就要元旦节了,总会有人不嫌贵去购买。

姜三郎:“我瞧家里柿饼子也晒好了,过两天等二泉回来,我跟他一起去县城一趟。”

顺便将妻子在铁匠铺定制的织布机部件取回来。

“我也去。”樱宝:“正好现在没什么事了,大妮姐与二妮姐都要去县城逛逛呢。”

马上要过年,她们都想去县城买点儿好看的钗环与头花,再瞧瞧县城的小娘子们都是怎么妆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