捡了福星闺女后,全村都旺了(321)
楚楚直接将门锁了,朝楚太婆行个礼,拉着樱宝转身就走。
孙二娘与楚嫚简直气坏了,跺着脚道:“看看她这什么态度!真是个白眼狼!刚嫁人就六亲不认了,连咱们也不放在眼里。”
楚太婆脸色也不好,想了想,对小孙氏道:“你是楚楚继母,女儿临产,必定留下来帮忙,嫚儿就跟你一起吧。”
小孙氏虽不大乐意,但又不敢忤逆姑婆,只好点头。
就这样,楚太婆与孙二娘走了,留下小孙氏与楚嫚两个坐在楚楚家门口。
当张猛一回来,就瞧见家门被锁上,门口坐着楚楚的继母与一个不认识的姑娘。
“伯母,您怎么来了?”张猛上前见礼。
小孙氏连忙站起身,支吾道:“我…我来照顾楚楚坐月子。”
张猛瞧一眼门上的锁,说:“楚楚生产还早着呢,不用麻烦,您还是回去吧。”
小孙氏只垂头不语,似乎赖定这里了。
楚嫚则旁若无人地在四周闲逛,拿起门口晾晒的金耳看来看去,百无聊奈。
张猛见两人如此,终于明白自家的门为啥锁上了。
耐住性子又说了一遍,“楚楚不用你们照顾,我瞧天色不早,你们赶紧回去吧。”
见二人无动于衷,张猛皱起眉,说:“今晚楚楚有事不回来,我一个男人不方便招待你们。”
说着,开始收拾竹匾里的金耳。
将金耳都装进笆斗里,搬去灶房,又把灶房门锁上,直接走了。
楚嫚与小孙氏见状慌了,在门口站了一会儿,只好灰溜溜往回走。
经过学堂门口时,楚嫚忽然站住,眼睛直勾勾望向院子里。
小孙氏顺着她的目光朝里头一看,就见一个二十来岁的青袍书生正与两个小童说话。
“他就是秀才公吧?”楚嫚含羞带怯地问一句。
小孙氏连忙道:“二姑说的不是他,这个人是从外地来的,不在当地娶妻。”
楚嫚皱起眉,“那说的是谁?这里还有第二个秀才公吗?”
“那个······他叫陈昌平,就住此处不远。”
小孙氏与楚楚爹来过东陈村两次,所以知道一些情况。
楚嫚不高兴道:“陈昌平是谁?”
小孙氏嗫嚅几声,不知该怎么说。
正在这时,一个身形颀长的男子从远处走过来,迈步往学堂而去。
小孙氏眼睛一亮,悄悄拉了拉楚嫚,努努嘴:“就是他。”
楚嫚也瞧见了,瞬间眼睛发直。
只见这男子也是一身崭新青袍,头戴黑纱幞头,面如冠玉,五官俊秀的不像话,比起院子里的年轻秀才,显得成熟许多,举手投足一派风流倜傥。
楚嫚脸腾地更红,心里忽地升起遐思。
“真的是他?”她有点不敢置信。
小孙氏点头:“嗯,是他。”
这位新晋秀才公谁不认识?他是整个镇子出了名的美男子。
也就楚嫚这种脑子缺根筋的年轻女孩儿不知道罢了。
楚嫚忽然忸怩起来,“那,那咱们怎么跟他搭上话啊?”
总不能贸贸然上去自我介绍吧。
这次楚太婆与孙二娘处心积虑将楚嫚送到楚楚这里,就是存了让楚嫚有机会多多与陈昌平接触的心。
这男女间接触多了,自然而然就会产生情愫,到时候水到渠成,婚事便由不得陈家不同意。
哪知楚楚不肯接纳楚嫚,这就让人犯了难。
小孙氏叹口气,对楚嫚道:“咱们先回去,等楚楚生了孩子再来吧。”
再怎么想让两人多接触,那也得先找好落脚点才行,楚楚这边不肯收留楚嫚,只能回去另想办法了。
楚嫚不情不愿跟着小孙氏往回走,不时回头瞧一眼学堂院子内。
两个秀才公互相见礼,在院子里的石凳上坐下,似乎在谈论什么。
小孙氏与楚嫚搭上一辆驴车,慢慢下了坡。
樱宝站在自家院墙上,目睹这一切,再联想陈招的话,心里已然猜到怎么回事。
这楚家真够厚脸皮的,连这种事都能干出来。
她们根本不是来照顾楚楚,而是来钓金龟婿的。
从高墙上下来,楚楚连忙问:“樱宝,她们走了吗?”
“走了。”估计还会再来。
后面这话还是不要告诉楚楚了,免得她忧思过度。
楚楚松口气,叹道:“我真是怕了楚太婆她们。”
那楚太婆也姓孙,与楚嫚的母亲孙氏是亲姑侄关系,又与继母小孙氏是同族,她与楚族长一样,为了家族利益什么都能做出来,甚至连脸面都不顾。
当初他们威逼利诱楚楚与她爹,让一个无辜女孩子成为家族的踏脚石,完全不管楚楚以后该怎么办。
事隔两三年,她们竟然还要拿她再当一遍踏脚石,为楚嫚铺路。
她楚嫚想钓男人,却要自己给她准备地方。
这事儿说好听点是成人之美,说难听的就是拉皮条。
楚楚自己马上也是做母亲的人,怎能为一个外人沾上这种名头?
所以这次无论谁来,她都不会妥协。
第二百六十九章:生产
十月初六中午,楚楚忽然发动。
张猛见状赶紧到姜家借了一辆马车,去镇上请张医婆来接生。
樱宝与春娘过来帮忙,先烧了一大锅开水,又将家里的大小盆都烫洗一遍,再把产褥子给楚楚铺上。
樱宝见楚楚肚子疼的厉害,怕她晕厥,便给她喝了一碗加了五鼎芝的果汁。
春娘煮了碗红糖荷包蛋,逼着楚楚吃了两个,免得她生孩子时虚脱。
张医婆终于来了,见啥都准备妥当,也不迟疑,立刻给楚楚接生。